周碧蕓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細菌檢驗情況及抗菌對策。 方法 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符合條件的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尿液樣本進行培養細菌檢驗,根據患者的檢驗結果中致病菌性質的不同分為細菌陽性組和細菌陰性組,依據致病菌性質和種類的不同分別對其進行分階段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各階段治療時間的情況。 結果 通過尿液樣本細菌檢驗發現,87例尿液樣本中有32例的致病菌性質呈現陽性,所占比例為36.78%;其余55例尿液樣本的致病菌性質均顯示為陰性,所占比例是63.22%。治療后,細菌陽性組的總有效率為93.75%,而細菌陰性組的總有效率為94.55%,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細菌陽性組中痊愈的患者的總療程為(42.31±9.88)周,細菌陰性組中痊愈的患者的總療程為(44.85±11.17)周。從兩組患者各階段的治療時間上看,細菌陽性組各個階段的治療時間均略低于細菌陰性組,但兩組數據比較沒有顯著差異,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通過對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進行細菌檢驗,是醫護人員對患者致病菌的性質和種類有了明確的了解。根據其致病菌的種類和性質的不同分別采用對應的抗生素進行分階段治療能夠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細菌檢驗;抗菌對策
[中圖分類號] R69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1-12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statitis complicat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inspection and antibacterial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87 cases patients of eligible prostatitis complicat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the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to all patients urine samples were cultured bacteria inspection, different bacteria due to natur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test results for bacterial positive group and negativ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bacteria,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acteria were treatment by stag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stage of treatment time of the. Results Through the urine sample bacteria examination found 87 cases of urine samples, 32 cases of pathogenic properties were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36.78%; the remaining 55 cases urine samples of pathogenic properties showed negative, the proportion is 63.22%. After treatment, the bacteria positive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93.75%, and the bacteria negative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5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ect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course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ealed positive group in bacteria as (42.31±9.88) weeks, the total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cured bacteria negative group of (44.85±11.17) weeks. From each stag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time, the bacterial positive group in various stages of treatment time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negative group,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data,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prostatitis complicat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examination, the medical staff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types of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species and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the corresponding antibiotics respectively by stages treatment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use.endprint
[Key words] Prostatitis; Complicat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Bacteria test; Antibacterial countermeasures
前列腺炎為成年男性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絕大多數前列腺患者均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況存在,在臨床上多表現為尿路感染,病情反復無常,需要長時間使用藥物進行控制和治療,且難以徹底治愈[1]。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療,而長時間的抗生素治療往往會造成不良反應以及耐藥性的情況發生[2]。為此,本研究治療前通過對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樣本進行細菌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分期療程治療,臨床效果顯著,現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尿路感染病史均>2年,患者年齡在34~68歲,平均(56.4±7.6)歲。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期應用中成藥、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療,短時間內尿路感染進行治療后超過2周沒有明顯改觀,排除了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肝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細菌檢驗 明確告知所有患者在檢測前72h內不得服用任何藥物或接受其他治療。采集所有入選患者的尿液樣本,采用全自動細菌檢測儀對其進行檢測分析。將采集來的所有尿液樣本在60min內全部接種在血瓊脂培養基上,并放置于35~38℃的環境下培養24h。觀察記錄菌落分布情況,并采用革蘭染色法對取出的菌落涂片進行檢測鑒定,根據檢測結果中致病菌性質的不同將其分為細菌陽性組和細菌陰性組。
1.2.2 治療對策 本研究根據患者致病菌性質和種類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療對策,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分期療程治療,治療階段給予患者相應劑量的抗生素和中成藥,抗生素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有效、不良反應較小的藥物,待患者的尿常規恢復正常水平后進入下一階段;進入鞏固階段后,患者的臨床用藥量應根據具體情況逐步減少,待尿常規水平正常維持5周后則進入下一階段,否則返回上一階段;進入維持階段之后,抗生素和中成藥的臨床用藥量進一步減少,待尿常規水平持續4個月保證正常后可以停藥,若出現反復情況則需要重新返回鞏固階段進行治療;停藥后對患者持續觀察半年,若在期間出現病情復發,則需要將患者重新移入鞏固階段進行治療,若沒有出現復發情況,則可以認為患者痊愈。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樣本進行細菌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將患者分為細菌陽性組和細菌陰性組。根據其致病菌性質和種類的不同采用分階段對其進行治療,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在各個治療階段的治療時間,并根據相應的臨床療效評判標準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對比。具體的療效評定標準如下(1)痊愈:患者尿路癥狀消失,尿樣本細菌培養結果顯示為陰性,停藥后患者尿常規檢查正常,且在半年內沒有出現復發情況;(2)有效:患者尿路癥狀基本消失,尿樣本細菌培養結果顯示為陰性,尿常規檢查結果基本回歸正常;(3)無效:分階段治療期間患者出現發作性的尿路感染,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者尿白細胞存在異常[3]。總有效=痊愈+有效。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8.0對出現的各項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使用()表示在研究中出現的各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對其進行比較;而計數資料的比較則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所有患者的細菌檢驗分析情況及臨床治療效果情況
治療前通過對所有入選患者的尿液樣本進行尿細菌檢驗發現,87例尿液樣本中有32例的致病菌性質呈現陽性,將其作為細菌陽性組,其致病菌主要包括鏈球菌屬、腸球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糖菌屬,所占比例為36.78%;其余55例的致病菌性質呈現為陰性,將其作為細菌陰性組。其致病菌主要為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陰溝腸桿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等,所占比例是63.22%。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細菌陽性組的總有效率為93.75%,細菌陰性組的總有效率為94.55%,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各階段治療時間情況比較
細菌陽性組中痊愈的患者的總療程為(42.31±9.88)周,細菌陰性組中痊愈的患者的總療程為(44.85±11.17)周,細菌陽性組各個階段的治療時間均略低于細菌陰性組,但兩組數據比較不存在明顯差異,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2所示。
3 討論
尿路感染作為前列腺炎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通常情況下病情比較復雜且容易反復發生[4]。臨床上難以對病情進行有效控制,徹底根治比較困難。當下對于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多以長時間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為主[5-6],而患者在臨床治療上長時間服用抗生素,往往有較大的不良反應情況出現,而隨著抗生素的長期使用,患者的耐藥性增加,這些情況對于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的治療是極為不利的[7]。
針對上述情況,我院通過在治療前采集患者的尿液樣本,對尿液樣本進行培養后,采用革蘭染色法明確了患者致病菌的性質和種類。尿樣本細菌檢驗結果顯示,所有87例患者中有32例的致病菌性質呈現陽性,所占比例為36.78%;其余55例的致病菌性質均顯示為陰性,所占比例是63.22%。不同類型的致病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革蘭陰性菌對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第三代頭孢菌素等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較高,隨著第三代頭孢菌素的大量使用,造成革蘭陽性菌過度生長,同時由于人們整體免疫水平的下滑,基礎性疾病增加,也隨之對抗菌藥物的敏感度降低[8]。而革蘭氏陽性菌則對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菌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已逐漸形成交叉耐藥、多重耐藥的趨勢[9]。因此在臨床上首先用明確患者致病菌的性質和種類,根據藥敏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藥物,以采取分期治療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用藥治療,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療的前提下,降低了機體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同時有效減少了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避免了抗生素藥物的過度使用[9]。本研究根據患者致病菌性質和種類的不同采取不同對策,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分期療程治療之后,細菌陽性組的總有效率為93.75%,細菌陰性組的總有效率為94.55%,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無明顯差異。而細菌陽性組中痊愈的患者的總療程為(42.31±9.88)周,細菌陰性組中痊愈的患者的總療程為(44.85±11.17)周。細菌陽性組各個階段的治療時間均略低于細菌陰性組,但兩組數據之間比較并不存在明顯差異。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論證了在治療前列腺炎伴尿路感染上,首先要做好對患者致病菌的相關檢測工作[11],為醫護人員在臨床上的準確用藥提供科學指導,避免在臨床上出現抗生素藥物過度濫用的現象,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2-13]。endprint
綜上所述,通過采集前列腺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樣本進行細菌檢驗,明確了患者致病菌的性質和種類,根據其致病菌的種類和性質的不同采用對應的抗生素進行分階段治療,有效地避免了抗生素藥物的過度使用,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彭文清,謝志強.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種類及耐藥性[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5):1201-1203.
[2] 張凱,王曉峰.中國前列腺炎研究和診治現狀[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3,19(2):99-101.
[3] 姜善玲,曲永娟,趙泉,等.我院2011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藥房,2013,24(2):136-138.
[4] 張逸,陳光耀,許新民,等.前列腺切除術后發生尿路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355-2356,2366.
[5] 李玉萍,安從娟,黎建英,等.中藥煎劑對留置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7):1680-1681.
[6] 江瑋,蔣海平.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5):3793-3794.
[7] 劉榮華,鄒江波,李晶晶,等.手術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和耐藥率評價[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4,39(10):769-774.
[8] 都青,張有忠.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藥性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487-2488.
[9] 姜善玲,曲永娟,趙泉,等.我院2011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藥房,2013,24(2):136-138.
[10] 余靈芳,楊青,王德選,等.小兒尿路感染病原菌8年變遷及耐藥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28(9):707-710.
[11] 徐光琴,潘春玲,楊懷.黔南州地區預防婦科手術后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52-53.
[12] 汪益民,屈維龍,尤志新,等.復雜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藥物應用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7):4310-4311.
[13] 趙東明.復發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細菌檢驗與藥敏情況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157-158.
(收稿日期:2015-0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