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園
十八大提出我國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而商會組織作為重要的新經濟組織,我們必須要更好地發揮他們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協同作用。
一、商會組織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重要作用
商會組織作為一種重要的非營利性中介組織,以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有效地彌補了市場失靈,在社會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商會組織是社會管理的重要支柱
商會組織是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有效橋梁。通過商會組織可以使市場各主體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相互溝通、妥協、尋求利益平衡,避免出現矛盾、沖突、利益紛爭。
2、商會組織是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會組織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自然產生。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商會組織在消除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商會組織可以充分發揮其職能,有效地受理矛盾和糾紛。同時,商會組織還可以提前預防,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盡量使矛盾不出商會組織,有效減少社會矛盾。
二、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的商會組織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現狀參差不齊,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商會組織的功能發揮跟不上形勢的變化,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全市非公經濟迅猛發展的形勢不適應。主要表現在:
1、商會組織主動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主動性還不強
商會組織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主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商會組織本身對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認知度還不夠高,參與社會管理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有效途徑不多。商會組織由于認識方面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真正融入社會管理中。一方面在自身的定位上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全能型”的政府,政府管理一切社會事務。政府缺乏對商會組織的信任,尤其是那些體制外生成的自制組織,因此很多應轉移的職能卻沒有轉給相應的商會組織。
2、商會不完全具備能夠解決對會員企業需要解決的社會管理中的問題的能力
商會組織在我國發展時間短,成長空間有限,因此很多商會組織建設不完善,管理不規范,不能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不能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不能更好的發揮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
3、會員企業依托商會幫助解決社會管理中問題的意識還不夠強烈
社會管理的主體是多元的,商會作為經濟領域內的重要組織,在社會管理創新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慣式,企業習慣于“找市長,而不是找市場”,總是希望通過政府解決在社會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商會組織的行政性比較強。在轉型期,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的很多商會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行政色彩,并與行政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發成立的商會比較少,因而導致企業對于商會組織缺乏信任。
三、商會組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路徑分析
創新社會管理,必須發揮各類社會主體的作用,如何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中,以促進社會管理主體多樣化,社會公共政策公平化和社會參與方式多樣化。
(一)正確認識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重要作用
為消除對商會組織工作存在的偏見和誤會,充分發揮商會組織社會管理的協同作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是首任。充分調動媒體力量,加大輿論宣傳,為商會組織的發展造勢,讓全社會都認識到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重要作用。
(二)增強商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積極性
新形勢下,商會組織在協調勞動關系、參與社會管理中具有獨特作用和天然優勢,充分調動商會組織的積極性,發揮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1、明確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職責
在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過程中,應專門出臺一部關于社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各種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職責,尤其是商會組織在非公經濟領域、社會管理創新領域的職責。同時理順商會組織與社會管理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規范他們的職能權限,建立健全各管理部門和商會組織相互支持、緊密配合、共同促進社會各項事務管理的綜合管理新體制,努力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
2、樹立典型,加強宣傳
輿論是社會行動的導向,加強典型宣傳,可以達到宣傳一個典型帶動一片的效果,因此,應營造一種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具有重要職責的氛圍,掀起商會組織爭前恐后為社會管理創新添彩的熱潮。
3、建立相應的獎懲措施
商會組織本屬于社會組織,是否參與社會管理以自愿為主。因此在對商會組織獎懲時應以獎勵為主,通過一定的物質獎勵及精神激勵,調動商會組織其主動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而懲罰措施主要針對那些破壞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的法律法規,在社會中影響比較壞的部分社會組織。
(三)提升商會組織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能力
1、建立政策扶持機制
為了更好的提高商會組織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我們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投資貸款、基金計劃、金融刺激以及其他合適的法律法規。
2、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在經費上予以支持
政府應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明確的將商會組織納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對象范圍,將商會組織放在與政府部門同等的地位。在強化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同時,應加大政府向商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力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購買資金利用在不必要的吃拿卡要。特別是現階段,不斷調整有財政支持的政府主辦服務單位、事業單位與完全市場化運營的商會組織在地位上的不平等,為商會組織參與政府購買提供更公平的政策環境。
3、通過系統培訓,增加商會專職人員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
由于社會管理創新是一個比較新的命題,商會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對其任務、目標、責任等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因此,難以承擔起社會管理創新的要求,而要提高商會組織的社會管理創新能力,必須要通過專業的培訓。
(四)加強會員企業依托商會組織解決社會管理中問題的意識
當前,商會組織幫助會員企業解決社會管理難題還沒有形成共識,會員企業大多持觀望、等待態度。僅僅被動的等待會員企業上門還難以破解這個難題,因此,商會組織要提高服務意識,主動上門服務。商會組織要經常和會員企業保持溝通,放低身段,主動解決會員企業碰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