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金和的流寓詩及其價值

2015-07-28 11:16:54周錄祥
中國文學研究 2015年3期

周錄祥

(韓山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廣東 潮州 521041)

一、“身經湖海狂名重”:金和及其流寓生涯

金和(1818—1885),字弓叔,一字亞匏,江蘇上元(今南京)人。道光十八年,以高材生入惜陰書院肄業,受知于胡培翚、王煜、馮桂芬、吳存義等碩學大儒,“遂能自立,以學行聞于時,尤長詩古文辭,操筆立成,不加點,時藝才氣壯盛,不拘拘一格,長篇滔滔千余言,短或寥寥三數百言。終不求合程序,用是擯斥終其身”(束允泰《金文學小傳》,僅為增生。科場不利,金和便縱情聲色,“狎妓縱酒,一飲輒數斗”(束允泰《金文學小傳》,時常與諸好友詩酒唱和為樂,與同學壽昌、蔡琳、孫文川合稱“白門四雋”。

咸豐三年癸丑(1853)春,太平軍攻占金陵,金和全家身陷重城。一年之中,“家凡九人,死者四人,出者亦四人”(《來云閣文鈔·上吳和甫師》),可謂家破人亡。他只得逃至全椒外家(即吳敬梓同宗)暫時避難,直至次年春。這一年,成了金和人生的轉折點,他未能像少數幸運者在亂中趁時而出,青云直上,飛黃騰達,反而被卷進了動蕩不堪的生活,經歷了十幾年乃至一生的顛沛流離。全椒避難為其第一段流寓生涯,如驚弓之鳥,僅求保命而已。這段時期,金和根據耳聞目見,創作了大量紀事性詩歌(具載其《椒雨集》上下),真實記錄了太平軍進攻南京城的經過、戰爭中百姓的痛苦生活,尤為重要的是,也如實記錄了清軍將領優柔寡斷、怯懦腐敗、諸軍間的勾心斗角、士兵乘火打劫殘害人民的罪惡行徑,奠定了他亂中詩歌堪稱“詩史”的地位。前賢、內子胡露《秋蟪吟館詩鈔·前言》及拙文《淺論金和太平天國時期詩作的思想內容》等已有較多論述,本文不再重復。

“已賃桃源住,饑驅更出來。”(《殘冷集·寄全椒汪赤城代柬兼示諸君子四首》其二“出門猶得飽,行路敢言難?”(《晚經江浦西郊墦間作》咸豐四年,金和將伺機從城中逃出的妻子安頓于全椒后,出館泰州。前任兩江總督陸建瀛次子陸鍾江正依岳父史佩玱避亂居姜堰,史曾執教惜陰書院,與金和有師弟之誼,金和與其子史寶恬亦交誼甚厚,金和因館于陸家,師徒甚為相得。次年,又館于清河陸鍾江諸弟處。咸豐六年,金和經江蘇糧臺高長紳薦,館于松江馮氏,然不受禮重,一至松江便有去意。此年冬,便應史保悠之聘,佐厘捐局于東壩,事繁位卑,“事在簿書、錢谷之間,日與駔儈、吏胥為伍”,辛酸痛楚,無時不在。至咸豐十年,金陵大營潰敗,太平軍占領江南幾遍,金和舉家避居江北,窮困潦倒,正如《南棲集·將之粵東留別江南諸友》所云“十日九飯常不飽,妻子瘦削成群豺。老夫壯心既灰死,更苦秋病痔癘痎。”此為其第二段流寓生涯,蓋殘杯冷炙,糊口而已,所撰詩歌編為《殘冷集》、《壹弦集》。

正好陸鍾江知廣東高明縣,得其境況,便招往佐幕。咸豐十一年(1861)金和到達廣州,次年抵高明,但時間未久,同治二年(1863),陸鍾江便病故了。幸經蔡琳薦,入惠潮嘉分巡道鳳安幕。鳳安待以國士,故雖“凡若簿書期會之煩、刑獄榷算之瑣、椎埋烽燧之警、侏離責讓之擾,俱于幕府焉責之”,但金和“感在知己,所不敢辭,則日已昃而未食,雞數鳴而后寢者,蓋往往有焉”(《南棲集自序》。至同治六年(1867),鳳安病卒,金和無所依靠,而此時太平天國失敗,南京已先恢復,金和才舉家北返。此為其第三段流寓生涯,雖遠離故土,且事務繁瑣,但陸、鳳二人皆能以禮相待,故較為優裕,所撰詩歌較少飄零孤獨之感,編為《南棲集》。

綜金和一生,漂泊東南天地外,窮老郁郁不得志,所謂“袌負卓犖,足以濟一世之變,而才與命妨,連蹇不偶”(馮煦《秋蟪吟館詩鈔序》。年輕時,才氣過人,但困厄于功名,只得詩酒狂放,“與蔡(琳)、馬(壽齡)、楊(后)、周(葆濂)跌宕文史、放浪山澤”(馮煦《秋蟪吟館詩鈔序》)。金陵城陷后,有奇策干軍門,“吾舌能令金馬泣,軍心只似木雞馴”(《椒雨集·初六將辭諸營而去》,最終不見信用,怏怏而退。亂中依人,流離乞食,直至終老,“無真知亞匏者,足以盡其所蘊”(馮煦《秋蟪吟館詩鈔序》。因此金和經歷了“危苦而不死”的境遇,深知“出門猶得飽,行路敢言難?”(《晚經江浦西郊墦間作》所以其詩中有“一種沈痛慘淡陰黑氣象”(陳衍《秋蟪吟館詩鈔跋》,這正是其流寓詩給人的印象。

二、“略向歧途訴不平”:金和流寓詩的思想內容

金和長期漂零在外,面對家國的重大轉折,盡力抗爭,最終雖未能改變前途,但已盡了自己的努力。同時,他以悲涼的詩筆,敘寫流寓的苦楚,留下鮮活而生動的記載,詩作較多,內容亦較豐富,其流寓詩較有價值者,一在于充分展示了下層知識分子飄零四方的悲苦、茍且偷生的無奈,以及身不由己的痛苦與矛盾,二是時時直接或間接反映當時政治軍事形勢與亂中社會各階層的命運。

1. 金和部分流寓詩充分展示了下層知識分子飄零四方的悲苦、茍且偷生的無奈,以及身不由己的痛苦與矛盾。

金和向來自視甚高,主要有兩點:一是緣于出身,對于金和而言,祖上曾是所謂六世名族,其先世曾任副將(六世祖)、知府(高祖金漢元)、州將(曾祖),詳見拙文《金和先世小考》,其詩文中多次提及,念念不忘,亦暗暗以重光門楣為己任;二是緣于其才氣,他曾是惜陰書院高材生,號為“白門四雋”之一,而其同學壽昌、蔡琳等,皆先后高中進士。但事實上,家庭早年的名族往事其實早已不堪回首,父親即橐筆四方、兄長亦作客朱門,而自己性格疏放,運蹇不偶,早年聲名,未能改變其生活。他不得不四處賣文養母,懷往念今,睹物思己,詩人時常會發出善價待沽卻無人知遇的感慨,在早期的《然灰集》中即有反映,如《樸園有老樹不名方秋作花甚冷而艷詩以慰之》:“浮生豈獨甘埋沒,聲價憑誰為品題?”以樹自喻,不甘湮沒塵世,期盼高人品題,頗有振拔之慨。而《雪后與慶子元吳次山飲村店放歌》詩云:“萬人冷眼看塵寰,天空地闊無援攀。報恩閑殺珠與環,愁城有劍憑誰刪?”也感慨自己有心上進,卻攀援無計,伯樂難遇,一腔熱血癡心,便只有傾向酒壇。

即使在奔命茍活的生活中,金和詩中也時有一些激奮之語,如《東壩三官廟神簽詞一百首》其七十六,云:“要作人間孫伯樂,不如留意到鹽車。”《別后寄張耕農四首》其三“鹽車況路歧,良驥可勝悲?”皆不忘自比良馬,呼喚伯樂,滿心皆是無人知遇的悲哀。其《六十自述用五十自述元韻》其四“獨我登龍舊聲價,如今萍綠竟全非”,仍念念不忘自己年輕所獲的老輩期許,一面感慨有負舊日聲名,一面感慨老天不公,其實有所作為的渴望,一直貫穿其生命始終。

但另一方面,經歷了太多失望,詩中也自然流露時而激越慷慨,時而沉淪悲涼的情緒。如《正月二十九日作》云:“韶光雖九十,一月太匆遽。頗似我平生,少壯愁中去”,本當昂揚向上的少壯年華,詩人心中便有窮愁如此,亦是命途多舛之兆。

而經歷金陵癸丑之變,背井離鄉后,金和有不少詩作更是感嘆自己命運不濟,淪落飄零,求食四方,有違初心。如《題銘東屏太守丐趣圖》中在述寫了群丐為乞討求生的各種表演后,寫道:

本屆園博會以“生態宜居 園林圓夢”為主題,國內44個城市、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9個城市參展,是第一次在少數民族地區舉辦的園博會。本屆園博會會期半年,閉幕后園博園將作為城市公園永久保留,成為廣大市民群眾日常休閑、游憩、健身的活動場所。

我家建康城,東南大都會。當其全盛年,日習見此輩。市井所不齒,流品下下最。夙稱九儒名,畢竟壓十丐。士雖長貧賤,何至乞自戒?一從亂離來,十萬戶破敗。驚禽各求棲,或不得蕭艾。頗聞錦衣兒,往往餓難耐。聽鐘趁寺齋,不暇問形穢。吳楚千里間,流民詎勝繪?況我鮮親知,一物咄咄怪。今雖寄人籬,糊口仗粗糲。男兒重家室,英氣已先退。但余求活心,豈有名可愛?一朝泣路歧,寒趣漸無賴。轉磨與擔水,力難從負戴。窮鬼撫掌笑,教以媚墦態。聊復救身命,庶幾死暫貸。平生狂者病,到此應始瘥。尚有愁中愁,癡呆向誰賣。吹簫夫何辭,不解吳儂話。

由乞丐的表演,回憶起早年承平時的生活,再聯想亂起后自己、其他知識分子、廣大流民的遭遇,往日桀驁不馴的狂者,如今卻為了茍活,不但要從事不習慣的體力勞動,更要學習“媚墦”之態、“吹簫”之術,豈止是斯文掃地,真是悲從中來。《解嘲》一詩說:“君不見仲孺屈意請蚡宴,正平猶聞媚表詞,其他忍淚事可知。廁中胯下非難處,只要饑寒失路時。”昔日灌夫、禰衡,何等疏狂憤激,如今限于時勢,只得屈意向權貴、違心寫媚表,實在是一件慘痛透骨的事。

亂世漂零,金和往日的志向與抱負都化為烏有,只是酒后高歌,奮筆疾書,無限感慨俱在詩中。寄人籬下,度日的辛酸自不必言說,其字里行間,亦滿是苦楚。其《秋蟪吟館詩鈔》卷四題為《殘冷集》,有序云:“此三年中,乞食則同也,而殘杯冷炙,今年為甚。”“殘杯冷炙”,語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千古詩人無奈干謁的痛苦,并無二致。金和早年的《盂蘭盆會歌》中即有“人生窮餓酸辛年,殘杯冷炙宜受憐。誰知死尚饑驅走,夜臺亦自難糊口”,自比為饑所驅的孤魂野鬼,后來《述病》詩中亦云:“入門況畜傷心淚,別自殘杯冷炙來。”殘冷二字,可謂貫穿其流寓生涯,亦是其流寓詩的基調。甚至有“廁中胯下非難處,只要饑寒失路時”、“寒極不羞錢癖重,愁真盡放綺懷空”等憤激之語,凡此種種,不難看出窮困潦倒的生活給詩人帶來多少凄苦與辛酸,多少消沉和無奈,所謂“男兒不是饑寒累,鐵骨何由寸寸磨?”(《壹弦集·渡江口號》,亂世中普通知識分子的最終命運大抵如此,讀來真令人慘然不歡。前人將金和與江湜并稱,也多是緣于此。

曾經一身傲骨“平生狂”的詩人,在生活所迫下,只得放下讀書人的清高,可以想見這一巨大思想轉變中,他內心的痛苦。他年輕時所作《正月十五日慶子元自含山使來招飲余適有所侍不得赴悵然賦此》,曾說:“可憐雞黍平生約,不敵朱門乞食心。”彼時為謀生,只得暫時放棄新雨把盞之樂,甘受乞食朱門之辱。中年漂蕩所作《出淮關》云:“貧賤何時更酬答,余生處處負初心。”《將之松江子岷以詩送行作此酬之四首》其四,亦云“孤負平生志”。光緒三年(1877),金和六十歲生日,所作《六十自述用五十自述元韻》其三,總結一生經歷,說:“天風吹我甬東行,贏得江湖落魄名。白發賣文尤齒冷,朱門乞食要心平。雞鳴豈不憂當世,鶴性終能累此生。身后未應常寂寂,摩挲詩卷昔為情。”雖然強調“朱門乞食要心平”,但內心的不平與憤激是顯而易見的。可見于其出處之際,三致意焉,念茲在茲,痛心不已。

清高自持的詩人,被迫阿世取容,可謂斯文掃地,這真是時代的悲哀。不過,雖然面對命運低頭,為養家,過著不得已的生活,金和并非完全屈服。他在詩中高呼:“昂頭呼青天,我是鐵煉骨。”(《十七夜見月有懷》)在潮州作幕時所作的《夢月夜重游筆架山歌》,亦云:

我心默默方然疑,忽聞侍從傳語山靈知。近來吳剛老病疲,其屬八萬四千戶,斤斧往往乖常儀。一去蓬萊十日不復返,聞其爛醉蒲桃新酒無醒時。頃間同游下方客,落落冰玉無俗姿。吳剛修月不稱職,今后其以客代之。山靈賀我促我頓首謝,我有我志請畢今夕話。我之學儒僅僅知謳吟,我之學農僅僅習耕稼。其它一切愚過移山公,而況生平懶同嵇叔夜。塵世不愿受羈勒,天府何堪任驅駕?

詩人寫夢中天帝傳語,令其代替吳剛月中司職,詩人以疏懶無能,婉言謝絕,且云:“塵世不愿受羈勒,天府何堪任驅駕?”顯然是借夢言志,現實中他缺乏知遇識拔,屢受挫折,只能屈身求活,但夢中卻毅然拒絕天帝委任,此夢實際上是其心靈的真實表現,與其說是為了顯示無意功名富貴,但求自由不羈的心志,不如說這是詩人蔑視威權、盡力抗爭命運的一個生動的例子。

2. 金和流寓詩直接或間接反映當時政治軍事形勢,也展現了亂中社會各階層的命運與生活。

除卷二、卷三《椒雨集》上下諸多詩歌集中反映太平軍圍城時期雙方軍事形勢外,自卷四《殘冷集》起,亦有一些詩歌(包括原注),客觀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后期各地的軍事形勢,或是提供了一些史書無法詳載的細節,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例如:

《過揚州》:“月色照人從此少,劍塵埋地問誰收?”注:“賊去后,書籍寶玉遺棄滿道,中頗有希世之珍,而為不知者所得,賣之既無善價,遂往往損失。”《過丹陽時聞賊陷江浦已趨而西馳急足至全椒迎眷屬同往松江》:“出門何處棲荊榛,荒城賊縱哀憐頻。”注:“癸丑四月,賊北犯時,過全椒未入境。”又如《南棲集·將避兵之江北感賦》:“皇天雪何意”注:“閨三月十五日立夏,大雨雪以風,鐘山大營炮火皆反擊,遂立潰。”三詩及注,可以補充方志及相關史書未及記載的一些鮮活的細節,或有助于相關的研究。再如《南棲集·和鳳五林觀察潮州民團報成閱伍元韻二首》,反映了惠潮嘉兵備道鳳安在潮州組建地方武裝民團,以防御太平軍的相關情況,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有一些詩,則表達了金和對各級將領、官員的評價,亦可藉以考察當時普通知識分子對相關政治軍事人物的態度。如《奇零集·上湘鄉曾侯六十韻即送移節畿輔》,詳述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之經過,盛贊“大老生名世,中興佐圣君。鳳池標峻望,麟閣樹奇勛”的豐功偉績。《讀胡文忠公遺集題后十韻》,頌美胡林翼在“狂寇滔天甚,時流束手同”之時,能夠挺身而出,如中流砥柱,“楚吳匯全局,智勇奮群雄”。《送曾襲侯出使》詩中“許國無回顧,彌天此壯游”等句,評價曾紀澤出洋考察各國形勢之功,亦恰如其分,郭則沄在《十朝詩乘》中認為“惠敏(曾紀澤謚號)當之無愧”。又《奇零集·向忠武榮張忠武國梁二公祠堂題壁》詩并序,向榮(曾官廣西、湖南提督、欽差大臣,建江南大營)、張國梁(?-1860,曾官總兵,幫辦江南大營軍務)二人先后死于太平軍亂中,雖同謚“忠武”,而性格、治軍迥異,詩人頌贊之外,又以詩序略加褒貶,其實也代表了當時許多人的看法。亦有贊美普通官吏的詩,如《奇零集·鄭千總死事詩》,以柏梁體,寫千總鄭鴻謨殺敵死難事,其中“丈夫許國寧酸辛”一句,不啻金和自己的心聲。《丹陽魏冠山州倅占鰲暨其仲子樸甫明經純死事詩》,則盛贊魏氏父子“殺賊固無計,罵賊猶有詞”,最終父子一起殉難。凡此種種,金和詩中差不多勾勒出當時從上而下的一組官吏群像,形象鮮明而豐滿,詩人所持的態度及折射出的普通士人價值觀,值得研究者重視。

此外,金和還有不少詩,還述寫了普通文人、民眾、女子在太平天國亂中各不相同的命運。如《奇零集·題甕芳錄為高君渭川死事作》寫“高君渭川及其二子一婦三女孫”在南京城破后,投甕中而死之慘烈。《奇零集·斷指生歌》寫善書滁州書生因拒絕為都督寫字竟被割去指頭,“筆鋒不畏刀鋒多,刀乎刀乎奈筆何!”軍人的武力與文人的傲骨之爭,終是文人傲骨完勝,這是何等的氣概!《奇零集·蘭陵女兒行》寫蘭陵民女被清軍將領強搶逼婚,竟突出奇招,將其劫持,然后義正辭嚴,痛斥其非,最終完身而去,頗具傳奇色彩。以上數人,金和為之大書特書,加以表彰,正是出于他們皆能不為強權低頭,以卑微之性命,作高貴的反抗,乃至殞身傷命,亦在所不惜。

三、“蘭成哀怨動江關”:金和流寓詩的價值

正是因為金和的流寓詩內容豐富而復雜,真切而生動地展示了太平天國這一特殊時代浪潮中個人與國家的命運,故不啻具有“詩史”的價值,即一方面提供了歷史的真實,可以彌補史之闕失,或顯現史實之細節,另一方面,金和的流寓詩,在反映歷史事實、述寫個人遭遇時,飽含深情,浸入血淚,故極富感染力,正如孫文川《金亞匏和久客淮上迄未得其書賦此卻寄》所說的:“蘭成哀怨動江關,賦罷懸知涕淚潸”,呈現出鮮明的藝術特色,具體表現即善于聯想、善于創造意象,借物喻人,同時還貢獻了極其出色的幾首長篇歌行,此皆史書所不具備的特質。

1. 史實價值

史書或方志不少記載,往往或限于篇幅,或疏于考證,對一些事件只能舉其大概,于詳細內容則付之闕如,而同時代文人的詩文創作,則往往不厭其煩,大書特書,纖毫悉載,由此保存了不少細節。金和流寓詩也不例外,尤具史實價值。如其《南棲集·乙丑十二月二十一日左恪靖伯誅發逆偽康王汪海洋于嘉應州城下收復郡城發逆至是始滅鐃歌四首》,寫的是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在嘉應州誅殺太平天國將領汪海洋,太平天國最終徹底覆滅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其三“此日程鄉一星火,居然降將是元功”,有注:“是日汪逆單騎出嘉應城,有降人丁某識之,走報大帥。帥命萬人隨丁所指,合圍而槍擊之,良久始殪。”詳細交代了汪海洋被殺之情節:降卒丁某舉報,合圍槍擊而卒。而光緒《嘉應州志》卷三十一《寇變》“發逆汪海洋之變”條,記載太平天國將領汪海洋從起事至余黨被剿滅前后經過,共一千二百余字,其中云:“劉典、王德榜、黃少春聯絡諸軍,合力酣戰,賊黨死傷甚夥,血漬滿蹊徑,澗水盡赤,汪逆中槍墜馬氣絕。”于汪海洋之死僅“中槍墜馬氣絕”數字而已,殊為簡略,故金和此詩的記載,可補充相關的闕失,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又如,光緒《續纂江寧府志》卷十四《人物·列女·烈女·上元》載有“黃淑華金眉姑兩烈女”條,云:“淑華字婉梨,上元人,咸豐三年,粵寇陷金陵,淑華方五歲,從兩兄學,聰穎能詩。同治三年,官軍克江寧,有寶慶勇申姓,掠淑華去,母與弟嫂俱被殺,淑華憤詈求速死,申笑曰:‘吾不殺爾也。’遂系于其居,尋遷諸舟,溯長江而上,屢欲犯之,淑華以死拒,遍紉上下衣。同舟女伴有金眉(壽)〔姑〕者,淑華舊識也,一卒欲污之,眉姑弗從,乘間躍江死,申由是不敢相逼。舟抵長沙,申知其不從己,將以屬媒氏,未果,亡何,遇一扶姓者,與申偕行,道出湘鄉之潭市,淑華題十絕句于逆旅,自序被掠情狀甚苦。越日,關王橋客舍有男子二,一中毒死,一絕吭死,一女子自縊于其旁,周身衣服皆縫紉無隙。訊之主人,曰:‘昨兩男子偕一女過此,而夜半猶飲酒歌笑喧甚。既聞格拒聲,未幾寂然。旦視之,皆死矣,而女懸于梁。’詳察情形,淑華以酒醉二卒,因而鴆之,其死后加刃者,必申也。”記載烈女黃婉梨手刃強敵之事,雖較為具體,然語言平實,缺乏文采。而金和《奇零集·烈女行紀黃婉梨事》,則詳細敘寫黃婉梨一家被湘軍殺害,自己被遠擄湘潭,隱忍數日,終于手刃二名仇人,自縊而死的前后過程,如:“一男中鴆死,口鼻皆青紅;一男毒較輕,白刃洞在胸;一女掛羅巾,偏身窮挎窮。細讀壁間詩,了了陳始終。乃知女所為,辣手真從容。萬口嘖噴稱女雄,此女毋乃人中龍。”可與志書相參證,同時又提供了更多的細節。且詩中人物的語言逼肖其口吻,用語簡潔曉暢,不拘于韻,句子長短錯落,賦予詩歌一種自然節奏。同時善用頂針句法,給詩歌平添了古意。詩人能夠繼承樂府古詩的傳統,以寫實的手法,敘述了一個哀婉動人的故事,再間以議論,較之方志的平鋪直敘,提供了更廣闊、更具體,也更生動的生活畫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比冷冰冰的志書更能夠感染眾多讀者。諸如此類,皆有類似“詩史”之功。

2. 藝術價值

(1)善于聯想

(2)善于創造意象,借物喻人

在述寫身世的詩作中,金和常常創造特別的意象,或營造凄涼哀感的氣氛,或以物喻己,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如《聞落葉聲有感》“飄零自分無歸日,略向歧途訴不平。”《歲暮》“經秋僵蟪羞遲死,盼曉饑烏悔失群。”《送瑾山移居花山》:“自有桃花供嘯傲,可憐萍梗只浮沉。”《八月十五夜作》:“如今一葉命,九命魂余驚。依人等肬贅,血淚從誰傾。”落葉、秋蟪、萍梗、肬贅、饑烏,這些古典詩詞中屢見不鮮的意象,正是詩人心境和身世的最好寫照。其詩集取名“秋蟪吟館詩鈔”,亦本于此。

較之以上幾個意象,金和詩中一些比喻更加凄涼悲苦,給人貧窮老瘦之感。如《內子至》:“焦薪近火魂先奪,散藻隨波力易遷。”《夜坐》:“滿地干戈遲去雁,殘生妻女重浮鷗。”《壹弦集·別后寄內》:“畏人常作廁中鼠,寄地如看塞上羊”幾個生動的比喻,更將自己可憐的形象寫得活靈活現,也更令讀者倍感心酸。此外,《甲寅元旦聞鴉》:“俗耳無針砭,每為惡聲惱”,以眾人厭聞鴉聲,喻自己的忠言逆耳,“九閽夜沉時,啞鳳知多少?”又以啞鳳來比較無能的言官,兩相對比,自己的赤膽忠心自現。類似用法,亦多有之。

(3)極具藝術特色的長篇歌行

除多用聯想和比喻外,金和流寓期間創作的幾首長篇歌行,《蘭陵女兒行》、《烈女行紀黃婉梨事》、《斷指生歌》,也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一直為人津津稱道。這些長篇敘事樂府,受小說、筆記的影響,往往以散體章法行文,前起后承,一線貫穿,情節富于戲劇性和小說性,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傳統敘事詩的內容。如《蘭陵女兒行》,通過富有節奏變化和個性色彩的獨白、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在敘事技巧上,善用戲劇化的情節和小說式的形象描寫,給讀者深刻的印象,馬群認為此詩“截取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橫斷面,集中描寫,而且主要是通過對話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評價此詩敘事小說化的價值。《斷指生歌》亦全詩場面具體,對話生動,具有較強的小說意味,人物形象生動,錚錚鐵骨,躍然紙上,讀來令人蕩氣回腸。這三首詩的時代背景都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詩中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藝術形象,深刻揭露抨擊了靠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而發跡的將軍和官兵,也代表了金和后期詩歌以及思想認識上的最高成就。《烈女行紀黃婉梨事》前文已述,此不再贅舉。

〔1〕(清)金和著,胡露整理.秋蟪吟館詩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清)蔣國榜.荻華堂詩存跋〔A〕.蔡琳.荻華堂詩存〔A〕.叢書集成續編(142)〔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

〔3〕周錄祥.淺論金和太平天國時期詩作的思想內容〔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5).

〔4〕周錄祥.金和先世小考〔J〕,江海學刊,2010,(3).

〔5〕(清)郭則沄纂,卞孝萱,姚松點校.十朝詩乘〔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6〕(清)吳宗焯修,溫仲和纂.嘉應州志〔M〕.光緒二十四年刊本//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7〕(清)蔣啟勛等修,汪士鐸等纂.續纂江寧府志〔M〕.光緒六年刊本//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8〕王忠琪等譯.法國作家論文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9〕馬群.略論金和的諷刺詩及其《蘭陵女兒行》〔J〕.人文雜志,198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久久鬼|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夜夜操狠狠操|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二区三区| 五月综合色婷婷| 国内精品免费|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噜噜噜久久| 在线播放91| 超碰色了色|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综合久久五月天|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页亚洲|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天天摸夜夜操| 色悠久久综合|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特级毛片| 另类综合视频|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91| 国产男人的天堂|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产 日韩 欧美 第二页|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免费jizz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天射|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国产午夜不卡|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亚洲三级成人| 日本三级精品| 找国产毛片看|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影院| 青青操国产| 日韩欧美色综合|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午夜综合网|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无码人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网2014| 全部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