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孜力克孜·阿布都克熱木 阿里木·帕塔爾 斯皮熱古麗·阿布都卡地
1.新疆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醫科大學中心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由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1]。由于HIV直接損壞人體免疫系統,艾滋病患者會逐漸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和營養不良事件。目前艾滋病的治療方法主要為高效抗病毒(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療為主,由于HAART的服藥時間長、藥物副作用強、容易發生耐藥以及免疫功能不完全重建等局限性,僅僅依靠HAART療法很難實現AIDS患者長期穩定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甚至最終治愈疾病的目的[2]。查木古爾(語音恰瑪古,植物名為蕪菁)是一種藥食兼用、無毒副作用的植物,富含各種營養素,在新疆已經有2000多年的食用歷史[3]。《本草綱目》[4]、《中華本草維吾爾藥卷》[5]等藥典中對查木古爾的藥理作用、功能主治等都有詳細的記載:查木古爾,無毒、生濕生熱、營養全身、肥體強身、潤肺止咳、增強食欲、健胃消食、軟便利尿、填精壯陽、清肝明目、性溫歸胃經、提高機體免疫、提神等,其功甚偉。因查木古爾具此諸多對人體有益的功效,且食用簡便,功能強大,被維吾爾人譽為“小人參”。查木古爾片劑是以查木古爾為主要成分制成的,本次研究為了解查木古爾片劑對艾滋病患者的影響和藥物不良反應的作用,對艾滋病患者進行了查木古爾片劑聯合抗病毒治療的干預方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伊寧市某衛生院定期隨診的符合入選標準的艾滋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納入102例,采用完全隨機的方法分組。排除不配合及失訪等患者后,最終納入干預組57例,男33例,女 24例;平均年齡(39.91±6.58)歲;維吾爾族 37例(64.9%),回族 19 例(33.3%),其他 1 例(1.8%);感染途徑中因靜脈吸毒感染24例(42.1%),性接觸感染22例(38.6%),因輸血感染2例(3.5%),不明原因9例(15.8%)。對照組45例,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齡(42.71±8.29)歲;維吾爾族 30 例(66.7%),回族 13 例(28.9%),漢族1例(2.2%),其他1例(2.2%);感染途徑中因靜脈吸毒感染11例(24.4%),性接觸感染22例(48.9%),不明原因6例(13.3%),其他6例(13.3%)。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20~60歲,男女不限,意識清楚、言語正常,能做輕度或中度體力活動,正在服用抗病毒藥物且治療時間都在2個月以上,6個月內無重大精神創傷事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配合研究。
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合并有重癥、惡性腫瘤、嚴重肝、腎及造血系統疾病、精神病及溝通障礙者,發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不能自主活動,需要他人照顧,不能配合醫護人員監控及正使用毒品者,過敏體質者。
此次研究病例的診斷均符合2011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制訂的《艾滋病診療指南》[6]。
研究對象入組時對所有患者進行營養指導,講解合理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囑患者注意營養均衡,不能停用抗病毒藥物,保證睡眠,避免焦慮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等健康教育。兩組患者均進行HARRT治療,干預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查木古爾片劑3個月,30片/d,分3~5次食用。本試驗所用的查木古爾片劑,統一委托新疆柯坪縣圣泉實業保健品有限公司研制(批號:2015-5D-2P);執行標準:新B6500/10712-2008;規格:850 mg/片×90 片/瓶。
本項目由新疆醫科大學組成課題小組負責。采用統一的病例調查表,調查員選取本課題組的研究生及工作人員,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嚴格培訓。調查過程中調查員及時做好記錄,收回病歷表后及時核對并進行補填修正,排除無效病例,計算病歷表的有效率。體格檢測和實驗室檢測均采用統一儀器與試劑。收集資料采用Epidata 3.1進行雙份錄入,最后對錄入的數據進行一致性檢驗,及時糾正錄入出現的錯誤。
1.5.1 癥狀體征的判定 采用自行設計的病例調查表,記錄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有關病情變化,并填寫癥狀體征和卡諾夫斯基積分表,以不良癥狀體征主癥(發熱、咳嗽、乏力、納呆、腹瀉、嘔吐)、次癥(氣短、自汗、盜汗、脫發、頭疼、胸疼、腹脹、關節疼、皮膚瘙癢、月經失調等)、體征(皮疹、黏膜潰瘍、口靡、皰疹、卡波西肉瘤、淋巴結腫大等)的不同分別進行評分,按照輕重程度的不同對于主癥和體征分別賦值為“0、2、4、6”;次癥則為“0、1、2、3”,癥狀體征積分越大,說明病情越重。
1.5.2 一般體檢項目 采用統一測量方法與標準,專人負責,用固定測量儀器干預前后測定患者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1.5.3 血常規和血生化的檢測 干預前后分別取空腹靜脈血2 mL和3 mL于EDTA抗凝管和普通采血管中,采用深圳邁瑞公司生產的BC-5100型三分類血球計數儀和BS-4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血常規主要觀察白細胞數(WBC)、紅細胞數(RBC)和血紅蛋白濃度等;血生化主要觀察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白蛋白(ALB)、尿素等。
1.5.4 T淋巴細胞亞群測定 用EDTA抗凝管分別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2 mL,混勻,24 h內上流式細胞儀(FACs Calibur) 進行 CD3+、CD4+、CD8+T 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干預前后指標的比較采用配對設計的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后組內比較,干預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次要癥狀積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間比較,主要癥狀、次要癥狀、卡諾夫斯基積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積分的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主要癥狀 次要癥狀 主要體征 卡諾夫斯基積分干預組(n=57)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對照組(n=45)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10.12±5.15 4.11±2.78*9.08<0.01 8.30±4.48 3.82±2.77*8.55<0.01 4.81±3.58 2.12±2.39 5.72<0.01 80.09±5.86 89.65±5.25*11.61<0.01 8.93±5.01 7.11±4.62 1.79 0.79 7.40±4.52 5.18±3.46 2.71 0.01 4.18±3.95 3.24±3.55 1.23 0.23 81.22±5.76 82.78±4.71 1.35 0.19
兩組干預前后組內比較,干預組體重、BMI、白蛋白含量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干預后兩組間比較白蛋白含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干預前后組內比較,干預組CD4+指標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干預后兩組間比較,CD4+、CD4+/CD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營養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營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BMI:體重指數
組別 體重(kg) BMI(kg/m2) 白蛋白(g/L) 血紅蛋白(g/L)干預組(n=57)干預前干預后t值 P值58.88±8.77 61.84±8.56 10.19<0.01 21.44±2.59 22.53±2.57 10.35<0.01 34.98±4.85 42.62±6.34*8.24<0.01 133.94±35.36 141.16±27.63 1.67 0.10對照組(n=45)干預前干預后t值 P值58.44±9.33 58.93±9.17 1.82 0.07 21.59±3.10 21.77±3.05 1.79 0.08 36.88±4.89 38.76±4.60 1.78 0.82 135.67±33.01 139.69±21.76 0.70 0.49
表3 兩組患者細胞免疫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細胞免疫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CD4+(/mm3) CD8+(/mm3) CD4+/CD8+ CD3+(/mm3)干預組(n=57)干預前干預后t值 P值419.09±201.21 517.58±211.53*3.16 0.00 1041.04±495.60 1108.96±409.94 1.11 0.27 0.45±0.22 0.55±0.39*1.74 0.09 1563.49±661.76 1645.25±547.74 0.99 0.33對照組(n=45)干預前干預后t值 P值423.91±171.79 429.84±208.18 0.19 0.85 1053.00±379.87 1129.18±442.05 0.83 0.41 0.47±0.25 0.41±0.19 1.36 0.18 1537.82±501.89 1582.07±667.83 0.31 0.76
兩組干預前后組內比較,干預組ALT、AST、WBC、RBC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間比較,RB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液指標比較()

表4 兩組患者血液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WBC:白細胞計數;RBC:紅細胞計數
組別 ALT(U/L)AST(U/L)尿素(mmol/L)WBC(×109/L)RBC(×1012/L)干預組(n=57)干預前干預后t值 P值69.22±53.86 52.50±35.59 2.13 0.03 59.38±46.80 45.29±30.16 2.49 0.02 6.25±3.96 5.68±1.12 1.08 0.29 5.63±2.38 6.54±2.44 2.59 0.01 4.23±1.34 4.96±0.74*4.04<0.01對照組(n=45)干預前干預后t值 P值65.89±42.90 59.02±47.94 0.69 0.49 56.79±33.89 52.09±45.55 0.55 0.59 5.94±1.01 6.29±3.46 0.74 0.47 6.03±2.14 5.77±2.39 0.52 0.61 4.11±1.40 4.34±1.41 0.89 0.40
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與患者身體的病毒載量、營養狀況等有著密切的關系[7]。AIDS通過降低免疫力,直接干擾營養素的攝入和利用,間接地影響營養狀況,增加了機會性感染的發生。而免疫力的高低對于AIDS的發生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紊亂多表現為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其中,CD4+T淋巴細胞計數能夠直接反映人體免疫功能,是提供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免疫系統損害狀況最明確的指標[8]。大量研究證明,人體在感染HIV后病毒侵襲患者全身免疫系統,感染宿主的多種組織和細胞,會發生代謝異常,同時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9],會嚴重影響食物的攝入、吸收和利用,導致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營養不良,其可進一步擾亂機體其他的生理功能,使機體逐步喪失免疫抵抗能力[10],從而不能抵御各種病原體的入侵,導致患者病情惡化,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日常活動的能力,嚴重縮短其生存時間。目前,HAART治療方法廣泛應用于艾滋病的治療領域,但其毒副反應較多見,常有消化道反應、外周神經炎、肝功能損害、脂肪代謝異常等[11],大大影響艾滋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和治療效果。
有文獻報道[12],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代謝發生變化,同時產生的一些腹瀉、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影響AIDS患者對必需營養成分的攝入、吸收和利用,藥療和化療常常又雪上加霜,導致胃腸功能的不良反應,引起患者食欲下降,從而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況。本研究發現,干預組患者癥狀體征積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干預組干預后的卡諾夫斯基積分比干預前明顯升高,對照組和干預組營養指標均發生改變,干預組的改善程度更明顯。這說明對AIDS患者進行營養教育,能部分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消化道存在的問題。膳食的改善可以改變患者的某些身體狀況,但改變的程度遠遠低于干預組的改善效果。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是,查木古爾內富含的硫化葡萄糖苷物質,水解后可產生芥子油,其具有增進食欲、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稀釋毒素等作用[13],此有效成分改善患者的消化道功能,降低藥物引起的毒副作用,降低患者不良反應出現頻率,促進體內吸收營養物質的功能,使得患者營養狀況發生改善的趨向。此外,查木古爾富含鈣、磷、鐵等元素,本身也有入胃、肝、腎三經,開胸順氣、健胃消食、解毒等藥理作用,可調節人體電解質平衡,具有調節免疫的功效[14]。
HIV感染人體后,首先受攻擊的是淋巴細胞,其中T淋巴細胞是體內重要的免疫活性細胞,在體內細胞免疫功能、免疫檢測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AIDS患者的免疫病理主要表現為CD4+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和功能障礙、異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等,其中,免疫系統異常激活的表現主要為CD4+、CD8+T淋巴細胞表達的CD69、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標志物水平異常的升高有相關性[15]。因此,T淋巴細胞亞群的免疫調節作用主要通過CD4+、CD8+相互調節完成,CD4+/CD8+比值可代表機體的免疫狀態,比值越低,細胞對病毒的免疫應答能力越低[16]。本研究實驗室檢測結果發現,干預組患者CD4+指標發生明顯的提升,此結果與肖春霞等[16]報道的結果相一致,這提示查木古爾片劑通過調整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血液中CD4+細胞水平,使得AIDS患者血清中的CD4+/CD8+比值趨于正常,增加T淋巴細胞亞群的活性,改善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起到正向免疫調節作用,從而改善患者的體能狀況。
HIV感染者發生肝臟功能損害并非少見,是由于其發病過程相對較長,且肝病癥狀不突出而被忽視[17]。HIV感染者發生肝損害的常見原因包括:HIV和肝炎病毒共同感染、藥物性肝損害以及合并肝臟腫瘤等[18]。ALT、AST是與氨基酸代謝有關的細胞內酶,在肝腎濃度最高,可于組織損傷時釋放,特別是肝損傷時。張春迎等[19]報道結果顯示,HAART治療的AIDS患者實驗室檢測指標中ALT和WBC發生異常較多見。本研究病例中,雖然兩組患者WBC指標始終保持正常范圍,但干預后干預組患者ALT和AST指標發生明顯的下降,這提示,查木古爾富含的各種營養成分及食物纖維,增強患者胃腸活力,促進毒素稀釋,發揮排毒作用,從而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肝臟功能[14],值得艾滋病治療領域中推廣應用。
[1]王昆華,郭世奎,龔昆梅,等.艾滋病患者腸內營養的研究進展[C]//2011全國腸外腸內營養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300-302.
[2]許天齊,劉潔瑋,耿凱文,等.艾滋病中醫藥治療及其相關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4):22-23.
[3]李玲,高新天.新疆人參恰瑪古[J].新疆人文地理,2012,(3):110-111.
[4]王麗萍,王航宇,譚勇,等.維藥恰瑪古的研究進展[J].農墾醫學,2012,34(6):525-529.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維吾爾藥卷[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61-162.
[6]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艾滋病診療指南(2011 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10):629-640.
[7]趙文義,蔣旭東,劉文彬,等.艾滋病患者保健營養及其防控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4):128.
[8]房高麗,張羅,王成碩,等.艾滋病患者咽部潰瘍性病變特點分析[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49(2):125-129.
[9]張勇湛,馬萍,周建峰,等.營養風險篩查2002在100例艾滋病患者營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學,2013,42(20):2313-2317.
[10]夏銘鋒.河南沈丘縣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營養狀況調查[D].鄭州:鄭州大學,2012.
[11]李金葉.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兩年的效果和副作用[J].醫學信息,2015,28(17):198.
[12]張標.艾滋病的飲食與營養治療策略[J].醫學信息,2014,27(6):586-587.
[13]田代華.實用中藥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60.
[14]雷君,何文婷,張洪亮.恰瑪古膠囊干預大腸癌FOLFIRI方案所致腹瀉的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0):12-14.
[15]楊玉琪,方路,賀錚錚,等.淺析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免疫研究的意義[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1,32(10):74-76.
[16]肖春霞,張洪亮.恰瑪古膏影響中晚期大腸癌化療相關指標的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0,6(12):30-31.
[17]強占榮,易彩霞,林中,等.消化科就診的艾滋病患者血液學檢驗異常的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8):1929-1931.
[18]盧桂香.艾滋病患者在消化科就診所進行的血液學檢驗異常分析[J],肝臟,2013,11(13):214-215.
[19]張春迎,陳軍,鄭煜煌,等.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兩年的效果和副作用[J].中華內科雜志,2006,45(6):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