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國熙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四中學(xué) 733211)
為何要錯,錯在哪里
雷國熙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四中學(xué) 733211)
常言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庇绣e是難免的,不過還是可以避免的。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黃金階段,思想波動性大,思維不健全,模仿能力強,自主性較差,精力不集中,對所學(xué)知識不精心推敲,一知半解。因此,導(dǎo)致在做題時總要出現(xiàn)錯誤。而錯誤的原因是、錯在哪里卻不清楚。
筆者撰此拙文,以敦促有如此情形的學(xué)生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精益求精,不恥下問,多看書,多做多練,多動腦思考。首先,認真研究數(shù)學(xué)概念的嚴密性,在做題時認真讀題,細心揣摸題意,分清諸條件的真正用意以及與結(jié)論之間的直接或間接關(guān)系。其次,認清題中的結(jié)論及要求,達此目的需要什么條件,怎樣達到,需與條件掛鉤。如果沒有直接或間接條件者,需挖掘隱含條件。這就是所謂的做題思路。
下面特舉幾例,以便讀者斟酌之。
隱含條件,題目中未明確表達,但客觀存在,需充分挖掘,才能利用。
例1: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1=0有兩個實數(shù)根,則k的取值范圍是______
誤解:∵方程有兩個實根,
∴Δ=[])(12-+k2—4k2≥0
簡析:“誤解”中忽視了一個隱含條件,是二次項系數(shù)非零,k2≠0 。
正解:由題意得k2≠0 且Δ≥0,
例2:已知a、b為方程x2+5x+2=0的兩根,求的值。
誤解:∵a+b=﹣5,ab=2。
簡析:∵ab=2>0
∴a、b同號
又∵a+b=﹣5<0
∴a<0,b<0,即為隱含條件,“誤解”中沒有挖掘,而導(dǎo)致結(jié)果錯誤。
正解:∵a+b=﹣5<0,ab=2>0
∴a<0,b<0
這類題要求學(xué)生平時養(yǎng)成仔細審題、周密思考的習(xí)慣,不被題設(shè)“陷進”所迷惑。
例3:下面是某學(xué)生在一次考試中解答的填空題:
(1)若x2=a2,則x=a。
(2)方程2x(x-1)=x-1的解為x=0。
(3)若直角三角形有兩邊長分別為3和4,則第三邊的長為5。
簡析:“陷阱”只對于粗心者而言,謹慎者本來就不存在“陷阱”,所以“陷阱”是相對的。(1)求的是平方根,而該學(xué)生把平方根和算術(shù)平方根混淆。正確答案應(yīng)為x=±a。(2)方程兩邊不能簡單地除以(x-1),因為(x-1)還有是零的可能,應(yīng)采取分解因式法求解,方程的解應(yīng)為x=0或x=1。(3)條件中“兩邊長分別為3和4”,是直角邊還是斜邊,并不明確。因此,應(yīng)有兩種可能存在;第一種可能是“兩直角邊分別是3和4”,第三邊長應(yīng)為5;第二種可能是“3和4是一條直角邊和斜邊”,則第三邊應(yīng)為
誤解:∵ abc≠0
∴a、b、c均不為零。
由等比性質(zhì):
,則k=____
簡析:此題運用等比性質(zhì),必須有a+b+c≠0,而題中只有abc≠0,因此分a+b+c≠0和a+b+c=0要分別討論。
不少學(xué)生審題不細,考慮問題不周全或因長期養(yǎng)成的思維定勢等原因,導(dǎo)致解題出錯。
例5。已知二次函數(shù)y=ax2+4x+a-1的最大值為2,求a的值。
誤解:∵函數(shù)y=ax2+4x+a-1的最大值為2
簡析:本題忽視了函數(shù)有最大值的條件a<0。
正解:∵二次函數(shù)y=ax2+4x+a-1有最大值
∴a<0
又∵函數(shù)y=ax2+4x+a-1的最大值為2
∴a=4或a=-1
∴a=-1
例6。已知拋物線y=x2-(k-1)x-3k-2與x軸交于A(m,0),B(n,0)兩點,且m2+n2=17,求k的值。
誤解:∵m+n=k-1,mn=-3k-2
∴m2+n2=(m+n)2-2mn=(k-1)2+2(3k+2)=17
即k2+4k-12=0∴k=-6,k=2
簡析:“錯解”中忽視了方程x2-(k-1)x-3k-2=0有兩不等根的條件△>0
正解:∵拋物線y=x2-(k-1)x-3k-2與x軸交于A,B兩點
∴△=(k-1)2+4(3k+2)=k2+10k+9>0,解得k<-9或k>-1
又由題意得m+n=k-1,mn=-3k-2
∴m2+n2=(m+n)2-2mn=(k-1)2+2(3k+2)=17
解得k=-6或k=2
∴k=2
(責(zé)編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