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衛
去海南逸龍灣前,我并未見過逸龍灣的圖文資料,只是相信了出版社資深美編程明飛的推薦——更多地是相信他的審美判斷。
我是骨病患者,因為害怕貴陽冬天低溫、陰冷天氣,每年都到海南三亞過冬,而這次去了海南逸龍灣。逸龍灣在文昌市清瀾鎮高隆大道中段,距文昌城區約八九公里,距逸龍灣海灘約六七分鐘。
逸龍灣其實是一個海濱社區,占地約5萬平方米,經典的苑林花園 ?!耙只▓@”、“椰風海韻”是居者(業主)體驗后的評價,而我認為更像是“皇家林苑”。小區內椰樹林立,古木蓊郁,奇花異木;公寓中央區域,有一占地約千余平米的橢圓形游泳池,水質清瀅,澄澈見底;園中道路,相互連接,平坦整潔,四通八達,甚至通往公寓翼門的路徑,都是直達電梯入口的;小區內臺階很少,有臺階的地方,都在臺階旁邊加修了老年人乘坐輪椅的通道。
我特別喜歡逸龍灣的道路,那些曲徑通幽般寬寬窄窄蜿蜒曲折的道路,他們幾乎可通達小區內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比如泳池,比如海灘,比如海上棧橋。從逸龍灣最遠的樓宇,比如我下榻的19號樓和明飛下榻的20號樓,到海灘上也就是幾分鐘,執杖的老人和坐輪椅的老人,也不過十幾分鐘。
逸龍灣可謂老年人頤養天年,惠享余生的居所;其次是作家、畫家、藝術家、影視作者的創作天堂。
逸龍灣優雅安靜深摯,其生態環境,可以讓長者身心愉悅,讓創作者產生靈感和激情,甚至可涵養心性,讓情緒浮躁者、名利追逐者淡泊下來。
上海社科院學者型作家趙鑫珊教授在贈送我的一本書中說:“建筑是凝固的藝術。詩意化美學化人性化的建筑,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安頓人的靈魂?!辈谎远?,逸龍灣是給了我這三種品質觸動的。在讀到趙教授這段文字前,我就對一位同在小區散步的杭州朋友說,“逸龍灣簡直美學化人性化了,那么美,那么令人眷念。”
逸龍灣的設計思維與建筑理念,以人為本,心心牽念,生動體現了對人生命本質的關懷。
此外,逸龍灣還給我一個感覺:有一條隱喻的主軸路線通往海灘通往大海通往遼闊的世界;而那條隱喻的路線亦是神喻——如趙鑫珊教授所說“提升精神,安頓靈魂”。
貴州省社科院王路平教授從海南回貴陽后,給我發了一條感慨萬千的短信:“這次海南逸龍灣之旅,讓我深切感覺到生命體驗之快樂;可惜人生太短,這樣的體驗是愈來愈少了…”
我回短信:“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身心兩安。在逸龍灣,我也有同樣的體驗…”
“龍駿家園”或是慧眼識中這處養身養心養神的風水寶地,在逸龍灣租賃公寓建立了一個候鳥式養生基地。他們的宗旨是:“替天下兒女盡孝,為天下父母分憂”。選址逸龍灣,確實動態體現了這一理念。
“龍駿家園”無疑順應和把握了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這一“大勢”,率先為老人們策劃運籌踐行了一處處養身基地。繼廣西巴馬、河南養子溝、蘇州太湖、云南大理、海南瓊海后,又籌建運營了逸龍灣基地。
我與明飛,便是以龍駿家園“家人”(會員)的身份入住逸龍灣龍駿家園公寓的。緊隨其后,貴州社科院研究員王路平、聶秀麗,也相繼成為“龍駿家人”。與我們一樣,他們也是沖了逸龍灣經典園林、椰風海韻和得天獨厚的溫暖氣候來的。
逸龍灣公寓堪稱建筑杰作,歐式風格,環境生態空間弘大,樓宇之間距離,多達數十甚至上百米。公寓造型獨特如起伏的海浪和綠色生態中的郵輪。樓宇基調為桔黃色,像冬日的陽光,且與海灘沙粒顏色相近,非常協調,一種大美大環境的協調。
海景房是寸土寸金,把這樣大面積的生存空間和綠化環境讓給居者,足見建房者的寬厚仁愛之心——當然還有其智慧和遠見卓識。
逸龍灣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諧調,道路、環境生態與樓宇建筑的諧調。在逸龍灣,悅享的不僅是建筑之美、生態之美、環境之美、海灘之美,而是這四者的諧調之大美。
年三十之夜是在逸龍灣過的。晚上,風清月朗,海浪輕盈,海灘上綻放出璀璨的煙花與??招窃峦x,美輪美奐,令人驀然覺得,此刻的世界完全屬于你,讓你擁有了。
也許因為逸龍灣集美之豐沛,所以驅動郭晶晶、撒貝寧、王小丫等名人拎包入住了逸龍灣。
離開逸龍灣前,我幾乎天天獨自一人到海灘上去散步,甚至脫了鞋到海水彌漫過來的淺水沙灘上去,讓溫暖的海沙和清涼的海水,浸潤撫摸我的雙腳,浸潤撫摸我的身心。
——惟我知道是一種什么心境。
我與明飛是元月中旬到逸龍灣的,三月下旬回來時,貴陽已是春光明媚,春暖花開了。噢,真是一個美妙的“對接”——繞開了貴陽陰冷、蕭颯的冬天。
從海南逸龍灣回貴陽已有些時間了,但那座美麗的園林,那片淺黃色的海灘,以及延伸到海中的棧橋和年三十夜海灘上的焰火,還一直揮之不去地悅享在記憶里。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