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而言,周末是難得的休閑時光,而對于李老師來講,最忙不過周末兩天。照理說,作為一個已經從貴州師大附中退休的老教師,應該是閑暇無事樂享清福了,但在周六,李老師兩口子一早便去到菜場買菜,下午開始做菜做飯,等著兒子兒媳帶著孫子來家里吃飯。下午剛放下碗筷,李老師就迫不及待地穿上外套換上鞋準備出門,老伴兒招呼他慢點兒,“來不及了”,李老師的回答夾雜在關門聲中。
李老師急于奔赴的,是位于家附近的體育彩票店,這里有一群和他一樣志同道合的伙伴們。“李老師,拜仁這場您怎么看?”一個小伙子問他,李老師扶了下眼鏡,胸有成竹地說:“還有半個小時就開場了,居然升盤了,加上拜仁陣容不整,我看這場要輸。”隨著議論不斷,彩票店里人聲鼎沸,這熱鬧直到歐洲各國足球聯賽的比賽一一開始才漸漸安靜下來。
李老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資深足球迷,彩票店是他們這幫球迷交流足球的據點。隨著足球彩票發行,大伙兒都聚在這里,對每個周末的足球聯賽評頭論足,有時投注一兩場,更多的是交流足球心得的快樂。歐洲各大足球聯賽大多都在周六、周日兩天踢,開場最早的英超8點鐘就有,最晚的西甲要到凌晨3點,“所以周末是我最忙的兩天”,李老師攤著手說,但語氣中卻沒有無奈,有的反而是一種頗有成就的欣喜。
一個球迷對于足球的喜愛程度,足以證明這項運動的魅力。作為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現代足球發展了近兩個世紀,在世界上各個地區都擁有狂熱的愛好。4年舉辦一次的世界杯,是展示各國足球水平的最高賽事,而這項賽事的影響力與所帶來的經濟效應,能媲美奧運會。中國人對足球的喜愛也是如癡如狂的,“雖說我們國家隊的成績一直不好,但你想啊,中國人口那么多,還有那么多球迷的支持,一旦機會合適,中國足球一定會爆發的。”李老師對中國足球的期望,在最近變得更加強烈,2015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這一舉措,被李老師和像李老師一樣對中國足球報以殷切希望的球迷視為中國足球的救世良方。
中國足球的改革方案,是一個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從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開始,增強群眾基礎;而我們的聯賽也要用更先進和更規范的手段去科學管理,用聯賽的健康發展來推動足球成績的提高,最終實現申辦世界杯、男足打入世界杯、進入奧運會的成果。“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是鄧小平的名言”,李老師說:“其實什么運動項目都一樣,從小培養興趣愛好,從小打基礎,只有更多的小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足球,愿意參與這項運動,才能使足球運動后繼有人。”在貴陽市,實驗二小是一所積極開展足球運動的學校,這里走出過國腳汪嵩、戈騰等人,也曾為國字號少年隊輸送過大批人才。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設了足球課堂,足球這個黑白相間的精靈漸漸融入孩子們的童年生活,在球場上奔跑歡呼,學習著關于足球的各種技巧,也鍛煉著堅韌的意志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家長們對此大多報以支持態度,“課余生活踢足球,健康又陽光,還增強身體素質,這可比孩子們待在家里上網打游戲好太多了。”
與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相比,成年人有更多工作生活的壓力,但對足球的喜愛卻不遑多讓,業余足球比賽是貴陽球迷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約一場球賽踢踢,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他們自發組織著各種比賽,以球會友。到了周末,各大高校和體育館的球場是他們競技的舞臺,每個人湊份子交租賃場地的費用,或者干脆以成敗論英雄,球賽踢輸的一方付租金。他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但在球場上,他們攻守有序,各司其職,有的中年人大腹便便,卻也氣喘吁吁地跟著奔跑。腳步跟不上腦子,打哪兒再指哪兒,這都是業余球賽上頻頻發生的趣事,哈哈一笑,接著再跑。“都是業余的,也沒人較真了,但若是遇到個體育老師之類有一定專業水準的,那肯定是眾人膜拜的對象。”散落在貴陽各個地方的球迷們,就像星星之火一樣,點燃著這個城市對足球的熱情。
群眾基礎是足球運動的基石,對足球的愛會促使他們帶自己的小孩走進足球班,而自己也會不遺余力支持中國足球聯賽,“聯賽是根,必須把聯賽發展好了,才能出成果。”而貴陽也擁有著參與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的一支隊伍“貴州人和茅臺俱樂部”。為了支持中國足球,更支持家鄉的隊伍,李老師買了人和隊一個賽季的套票,周日便和他的球迷朋友們一起驅車前往位于金陽的奧體中心,這里也是貴州人和的主場,為球隊加油助威。“貴陽的球市不錯,上座率算高的,還有專門的球迷組織‘黔鋒會,他們不但每場必到,還會隨球隊去外地打客場比賽,統一服裝,統一口號,挺專業的。”李老師說得激動時,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中國有這么好的球迷,中國隊再踢不好能對得起他們嗎!”
貴州人和茅臺隊的前身是陜西浐灞隊,而追溯到更早之前,是上海中遠隊的班底。那時的中遠隊,擁有范志毅、申思和祁宏這樣的名將,2012年俱樂部遷往貴州后,與貴州茅臺酒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成立了一只新的球隊。對此,李老師有著獨到的見解:“英國在1855年就有職業足球俱樂部了,在之后也不斷演變,貴陽足球的歷史上,也曾經有廣州松日隊落戶,我們一樣把人家當自己的主隊看待。現在的人和隊雖然不是貴州班底,但我們必須愛戴啊,貴州一直不是體育強省,貴陽足球的底子差,但我們也出過黎兵和汪嵩這樣的國腳級球員,所以啊,有頂級聯賽,有俱樂部在貴陽生根發芽,我們的足球水平也一樣會被帶起來的。”
一個城市有了一只參加職業聯賽的隊伍,這個城市的球迷便有了精神寄托。他們隨著球隊的成績或喜或悲,他們在看臺上宣泄著自己對這項運動的喜愛,和對自己家鄉的一種情懷,足球的魅力從來不會因地域而受到阻礙。和北上廣那些大城市相比,貴陽的球迷一樣對足球有著虔誠的信仰,每當有比賽日,金陽奧體中心會變成一片橙色的海洋,貴陽的球迷們用地道的家鄉話為主隊加油,揮舞著與主隊隊服一樣顏色的旗幟,山呼海嘯般淹沒球場。就像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經歷了從甲A到中超一樣,貴陽的球隊也經歷了松日到人和,球迷的熱情從沒降低。像李老師一樣的球迷還很多,雖然他們曾被中國足球傷了心,但沒有拋棄沒有放棄。他們堅信,能在有生之年看見中國足球隊成為亞洲乃至世界上一支強隊,他們等待著中國足球騰飛的那一天所帶給自己巨大的喜悅。1995年,中國足球全面進入職業化;2005年,中國足球跌入低谷;2015年,中國足球重新整裝待發,球迷們正等待著用下一個十年去觸及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