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釗
如果把國際足聯比喻成一個帝國,那么布拉特就是那個頭戴皇冠、手握權杖的君王。在他進入FIFA權力中樞27年、擔任主席17年的時間里,足球界已經習慣于他的在位,即便革命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也無法真正動搖他的統治。曾有段子說只有布拉特自己才能擊敗自己,而這一次,玩笑成真。
“我珍愛FIFA超過一切,我只想做對FIFA和足球最有利的事情”。在瑞士當地時間6月3日凌晨0點44分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布拉特用法語宣讀自己的聲明,“盡管我贏得了FIFA的任期,但我感到自己沒有得到整個足球世界的授權。因此,我決定辭去自己的職務,啟動特殊選舉程序。在重選之前,我將繼續履行FIFA主席的職責”。
再沒有什么消息能比獨裁者交權更轟動了。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立即做出反應,對布拉特的辭職決定表示歡迎:“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但又是一個勇敢和正確的決定。”阿迪達斯和可口可樂等國際足聯重要贊助商也對他的辭職決定表示敬意,同時要求國際足聯實施改革。
關于改革,布拉特在辭職聲明中說:“多年來,我們一直努力進行改革,但目前做得還不夠。我曾為了改革而努力奮戰,但無法獨自完成此任務。現在我們需要時間,找出最適合這個職務的候選人。”簡短的聲明中,他并未細說改革方案,也沒接受記者提問,匆匆離開現場,留給世界無數的問號。如果說沒有得到足夠支持只是一個政客為了顏面而準備的說辭,那么幕后的真相才決定著事件的性質。或許親信瓦爾克被牽連使他感到危機四伏,或許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展開對他涉嫌腐敗的調查,或許真的如他所說只是單純“為足球著想”,所有的猜想目前都還是未知數。
德國《明鏡周刊》評論稱,布拉特的下臺只是一個開始,“國際足聯的危機之深,就算早該下臺的布拉特如今真的走了,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無論美國的政府機構在接下來的數周數月里帶來什么樣的調查結果,為了重拾失去的信任,國際足聯都必須大刀闊斧搞改革,而且力度要強到讓各大洲的足聯都羨慕不已、必須效仿的程度。布拉特的下臺是國際足聯自我清理的第一個機會,也是最后一個”。
《南德意志報》認為,布拉特先是讓自己獲選連任4年,4天后又甩手不干,頗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下一任主席雖然應該強調透明性,但可千萬別公開布拉特過去幾年的工資單,也別打開太多的文件夾”。
《法蘭克福匯報》的評論指出,當布拉特主席終于被迫承認必須為國際足聯爛攤子埋單的時候,足球運動還有一線希望走向光明的未來。“背叛全球數億球迷熱情的行徑必須停止,肆意竊取這一受狂熱崇拜的體育項目資源的做法必須有所收斂”。
“如今,讓國際足聯能夠重獲新生的不是它本身自我治愈的能力,促成這一切的是調查拉美詐騙團伙的美國司法機關,它的觸角已經伸向國際足聯位于蘇黎士的總部。久經考驗,混跡國際足聯40年,擔任17年主席的布拉特原本以為他能像化解歷史上其它危機一樣擺平這次危機。但是這次,慣用的伎倆和聲東擊西的做法都不靈了。美國調查人員究竟發現了什么,迫使79歲的布拉特最后走出這一步,我們拭目以待”。

在早先進行的國際足聯主席投票中,由于競爭對手約旦王子阿里·本·侯賽因在第一輪投票結束后宣布退出,布拉特有驚無險地再次連任,這一次他已不像前幾次那樣風光無限。就在投票前兩天,在美國警方的主導下,瑞士當局于清晨對國際足聯官員下榻的蘇黎世巴爾拉克酒店進行了突襲,7名國際足聯高級官員被逮捕。由于美國法律規定,只要相關案件與美國有任何性質的關聯,美國司法部就有權對境外的外籍人士提出指控,這些在美國策劃和準備,支付也是通過美國銀行的罪行完全符合上述條件。美國司法部隨后正式發布文告,宣布對包括已被捕7人的共計14名相關人員起訴行賄、洗錢等47項罪名,起訴文書長達164頁。
據報道,圍繞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賄選丑聞將成為調查重點,而卡塔爾正是擊敗美國贏得了舉辦權,因此這次的突然行動未嘗不是一種借題發揮,“世界警察”也要在足球領域執法。這無疑是對布拉特在投票前夜的當頭一棒,不只是個人清白受到質疑,國際足聯的公眾形象也遭到破壞。嗅覺最為敏銳的贊助商麥當勞、阿迪達斯和可口可樂在事件發生后紛紛發表聲明,表示嚴重關切。一旦贊助商決定撤出這灘渾水,足球運動將失去活力。
“我們不能監視每個人,如果有人想做壞事,他們會偷偷地干”,就在這樣風雨飄搖的時刻,布拉特依然拒絕為貪腐丑聞負責,也不愿推遲主席大選。憑借拉美和亞非的鼎力支持,布拉特依然可以在競選中勝出,只是這次他很難再贏得信心了。
6月2日,《紐約時報》刊登出了有關一筆1000萬美元巨額資金的爆炸性新聞。美國方面的調查認為,這筆錢是南非方面支付給前國際足聯副主席、前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區足聯主席杰克·華納及其他一些國際足聯官員的2010年世界杯申辦“賄金”,以換取他們對南非申辦的支持。報道稱,正是國際足聯現任秘書長瓦爾克把這筆1000萬美元的資金匯到了華納的賬戶上。當天,國際足聯承認瓦爾克將不會出席即將開始的女足世界杯,這樣的反常行為意味著瓦爾克也已深陷泥潭。
對于布拉特來說,親信瓦爾克被牽連,無異于后院起火,民眾也很難再相信他的清白。當晚10點半,FIFA新聞處突然宣布,將在0點舉行一次新聞發布會。0點到了,發布會一推再推,在場記者們紛紛預感到將有大事件發生。0點44分,布拉特終于現身。3分鐘后,他宣布辭職。
1975年,當布拉特走進蘇黎世一棟不起眼的建筑時,國際足聯不過是一個由11人組成的小機構。如今,FIFA早已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單項體育組織,會員數量“比聯合國還多”。在為FIFA工作的40年里,布拉特從技術官員和市場工作起步,一步步走上秘書長和主席的高位。在他的經營下,青少年足球、女子足球和室內足球蓬勃發展,亞非拉三塊大陸承辦世界杯賽,數以億計的公眾成為足球擁躉。人們今天所認識的現代足球,多半要拜他所賜。
此外,布拉特還高度重視第三世界的足球發展,將大筆資金用于建造落后國家的足球設施甚至足協辦公大樓。正是借此,布拉特得到了來自廣大足球發展中國家的鼎力支持。由于不論大國小國在國際足聯一律平等,主席競選時各協會人手一票,因而他能確保在每次競選當中穩穩勝出。《法蘭克福匯報》對此體制早有微詞:“布拉特在擔任國際足聯主席的17年內,繼承了前任阿維蘭熱留下的一個以把持權力為中心的體制。維持這一體制的方式是一再用美元硬通貨的形式提供足球發展援助,對這些錢究竟通過哪些渠道消失無蹤不管不問。由于國際足聯的209個下屬協會各有一票,斐濟和擁有680萬成員的德國足協都是如此,因此,像布拉特這樣的戰略家很容易做到在數十年時間里確保多數支持。”
1995-1998年,國際足聯的總收入約為3億美元,這個數字在2011-2014年變成了41億美元,巴西世界杯的電視轉播售賣和贊助合約高達60億美元。布拉特治下的世界杯成為全球民眾的嘉年華,世界杯的舉辦權爭奪也愈發激烈。大多數小國缺乏舉辦條件,卻擁有左右投票的權利,加上幾乎不存在的監督體制,再沒有比這更適合權錢交易的條件了。俄羅斯擊敗了英格蘭,卡塔爾戰勝了美國,是否有證據證明賄選的存在,相信不久就會揭曉。
至于布拉特本人,目前不能斷定他是否在其中攫取了巨大財富,但至少他已無力阻止國際足聯“前腐后繼”般的運營怪相。布拉特對于足球運動的貢獻毋庸置疑,而國際足聯的空前丑聞究竟是否由他主導?毀譽參半,也許是對他此生的最好評價。
布拉特辭職了,國際足聯問題依舊,首當其沖的就是未來誰可接手這個看似華麗實則暗礁重重的攤子,領導FIFA走出困境。博彩公司開出的賠率顯示,現任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成為最熱門的人選。在國際足聯丑聞滿天飛的現狀之下,普拉蒂尼作為最大牌的反對派,簡直就是正義的化身。去年6月,布拉特在巴西召開的國際足聯大會上宣布將繼續競選下一任主席,彼時的普拉蒂尼便已經憤怒:“我再也不支持他了,一切都結束了。我在1998年支持過他,但在2014年,一切結束,未來我也不會支持布拉特。作為朋友,我喜歡他,但我不希望他繼續連任了。”一時間,有關普拉蒂尼將要參加主席競選的消息甚囂塵上,但這位聰明的法國人認為時機未到,沒有親自出馬,轉而支持阿里王子。
今年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之初,他更是公開要求布拉特辭職,并暗示如果布拉特再度當選,歐洲球隊都將退出國際足聯的所有比賽。雖然歐足聯最終沒有通過這項兩敗俱傷的抵制計劃,但布拉特越來越失去歐洲的支持。英國首相卡梅倫不斷呼吁布拉特辭職,德國總理默克爾要求國際足聯增加透明度,并且杜絕腐敗現象。足球號稱無關政治,可私底下玩的全是政治。
雖然這些年來普拉蒂尼“反布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兩人在施政理念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尤其是所謂“普世足球”,更是二人分別鞏固自身統治的法寶。布拉特將世界杯帶到了更多的大洲,普拉蒂尼讓更多的小國有機會參與歐冠,都是犧牲大國利益,援助小國足球發展并獲得他們支持的行為。只不過作為世界的一部分,普拉蒂尼的歐足聯在布拉特的陰影下利益一再被瓜分,這才是二人反目的緣由。盡管他們曾是互相最忠實的盟友,但在利益面前,沒有什么友誼是永恒的。
也許,身為歐洲足球代言人的普拉蒂尼是能夠在歐洲中心和世界發展中斡旋的人選,球員時代的驕傲成就也有助于重建足球的信心。至于其他候選人,除非普拉蒂尼選擇繼續觀望,否則都沒有足夠的資本與他抗衡。
這些年,國際足聯沒少挨子彈。2010年,英國調查記者安德魯·詹寧斯就曾多次報道國際足聯涉嫌貪污,其報道還在BBC紀錄片欄目《全景》中播出,取名《國際足聯的骯臟秘密》。有關FIFA內部金錢交易的小道消息更是數不勝數。然而,媒體只能嘴上說說,沒有執法權,加上布拉特的長袖善舞, FIFA總能在違法紅線上化險為夷。此次調查和行動徹底坐實了有關制度性腐敗的猜測,在一個利潤巨大且權力不受監管的體育組織中,洶涌的暗流不可勝數。贊助商和營銷公司投其所好,將賄賂和傭金從潛規則變成明面交易,高水平的賽事背后充斥著骯臟不堪的政治行為,足球陷入愈發展愈腐敗的困境。只有這樣一次借助外力的系統震蕩,才能真正讓人們認識到,在球迷鐘愛的足球運動背后,有著多少被操縱和擺弄的痕跡,而這些行為又給足球運動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前國際足聯安全主管克里斯·厄頓認為,已經披露的貪腐只是國際足聯的冰山一角,“等待國際足聯的不只是布拉特下臺,更是這個龐大組織的聲譽掃地”。如果真是如此,也許人們都要重新認識足球這項運動了。
6月10日,瑞士警方再次突襲了國際足聯總部,大量文件資料被警方帶走,用以調查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申辦過程中是否存在賄賂行為。如果確定這兩屆世界杯舉辦地是通過賄選產生,不排除俄羅斯和卡塔爾的主辦權被剝奪。此外,2026年世界杯的申辦程序受到當前調查影響而延期,國際足聯劇烈的權力震蕩在所難免,足球的未來撲朔迷離。
國際足聯也許可以參考國際奧委會在上世紀90年代陷入鹽湖城丑聞后的做法。剔除受賄分子,采取更嚴格的投標規則和執行更嚴格的委員任期限制后,奧運會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如果以前國際足聯還能找出形形色色的借口,那么,現在真的到了必須改革的緊要關頭,否則,當贊助商和電視轉播商離開足球,足球真的會死。這種改革一定會痛入骨髓,然而,不這樣就無法使球迷重拾足球的快樂。
至于中國,雖然王健林出現在國際足聯代表大會現場,中國在國際足聯的發言權依然約等于零,更何況王老板還是布拉特邀請去的。就算卡塔爾被剝奪世界杯的舉辦權,中國也不是可能的接盤者,挑起爭斗的美國是不會讓別國坐收漁利的。中國足球的政治落后,遠甚于中國足球的競技落后,替補舉辦世界杯,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布拉特在辭職聲明的結尾說:“當這一切塵埃落定之時,足球將成為贏家。”但愿如他所說,當新秩序被建立之時,足球運動是最大的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