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帆
[摘 要] 分析中國版權輸出的困境及其原因,對于近年來一些比較成功的版權輸出戰略發展模式進行解析,進而提出中國版權輸出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 版權輸出 困境 戰略
[中圖分類號] G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5) 03-0061-04
Break the Dilemma of Copyright Licensing Trade
Chen Junfan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s Publishing House Co.,Ltd, Wuhan, 430070)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main dilemma and reasons of Chinese bookscopyright licensing trade and its reason, and interprets some publishing housessuccessful strategic development model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books copyright to licensing trad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pyright licensing trade Dilemma Strategic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文化競爭實力與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經濟實力極不相稱。文化部將“走出去”作為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在這個戰略目標指導下,圖書版權的輸出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之一。
1 版權輸出困境及其原因
縱觀近幾年的圖書出版業,我國在版權貿易領域總體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僅就版權輸出而言,無論數量上還是品種上均迅猛增長。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相對圖書版權輸出貿易額的增幅,我國圖書版權引進的貿易額增幅明顯更快;另一方面,我國版權輸出的受眾范圍僅限于西方社會的小眾市場,與引進外版書涉及文化、教育、生活等眾多社科領域,并常常成為暢銷的大眾讀物,引發巨大的轟動效應相比,其“含金量”明顯不足。
我國版權輸出困難的眾多因素,可歸納為歷史原因、語言因素和自身原因三個方面。關于歷史原因,是歐美西方國家在長期政治和經濟殖民下,憑借文化話語霸權使東方文化邊緣化;大力輸出西方中心主義的流行文化和文化價值觀念,擴大其版權貿易,導致我國在圖書版權貿易中持續出現“引進西方熱”,使中國版權貿易長期處于失衡的弱勢地位。而國外傳播渠道的局限使得輸出平臺受到限制,這是語言障礙的因素。與歷史原因、語言因素相比,自身原因是導致版權輸出難的重要內因,主要體現為以下六點:其一,從出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地位以及在國際出版業的地位來講,我國還不是出版強國,尚未形成強勢出版;其二,版權輸出圖書的內容單一,市場競爭力較差;第三,版權貿易的相關人才較為匱乏;第四,語言本土化不夠,不符合國外讀者的閱讀習慣,缺乏專業的外語翻譯人才;第五,獲取國外最新商業信息的通道不暢通,中國出版商對外國市場了解太少,難以及時獲取相關商業信息;第六,還沒有摸索出主動的長期盈利模式。
2 當前版權輸出戰略發展成功模式解析
中國的出版社如何走出去,需要根據自己的出版特色和出版優勢,制定出版社國際化發展規劃,實施科學的“走出去”戰略,自主發展。下文分析了國內近年成功版權輸出的幾種戰略和模式。
2.1 “造船出海”與“借船出海”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漢語熱”在全球漸漸興起。順應這種海外需求,漢語教材的版權輸出成為中國圖書版權輸出的一個重要方向,漢語熱帶動漢語教材出版熱和圖書版權輸出熱。這為語言類圖書版權的輸出找到了海外發展的方向。
2005年,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下文簡稱北語社)輸出版權149種。2006年,北語社向歐美、韓日、東南亞等12個國家輸出版權236種。2011年,北語社向歐美、韓日、東南亞等國家輸出版權154種。2012年,北語社輸出版權190種,版權輸出數位列全國單體社第一。 2013年,北語社輸出版權150種。截至2013年底,北語社向海外輸出版權共計1638種。版權輸出的國家有美國、匈牙利、墨西哥、韓國、日本、蒙古、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
2011年3月,北語社在美國紐約注冊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美分社,旨在推動圖書產品銷售,本土化教材研發,漢語水平考試與漢語教師培訓和版權貿易,打造本土化漢語教材研發平臺、立體化出版營銷平臺、海外教育培訓平臺,成為專業型、立體化的中國文化產品出版基地。
目前,北語社已與哈佛大學、波特蘭州立大學建立合作出版關系;完成本土化教材選題研發,構建了本土化產品線;代理經銷商已經覆蓋美國15個州40余個城市,本版新書可在一周內在主要地區展示銷售;與亞馬遜、SHOP.COM、易貝等網絡發行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北語社全品種圖書在全美主流網絡平臺一級頁面在線銷售;2012年6月,發布門戶網站和臉書、推特、領英等主題門戶;與全美最大實體書店——巴諾書店達成合作,北語社圖書產品打入了美國主流經銷渠道。北語社“造船出海”——建立北語社北美分社的戰略已粗現規模和成效。
與北語社出版內容類似的外研社稱他們的版權輸出是“借船出海”。 2012年,外研社和麥克米倫公司、培生教育集團簽署了一項 “漢語國際推廣”的合作項目。與國外頂級的出版集團合作,將外研社的圖書產品推向海外,利用國外頂級出版集團在海外的出版優勢,是他們“走出去”的有效途徑。還有專門為海外市場策劃的一些現當代圖書,由外研社推出英文版,湯姆遜公司負責海外銷售。此外,外研社從湯姆遜公司引進版的學習教材,經過加工改編在國內出版,后來版權方覺得形式有所創新,又將改編后的版權買回,并輸出到新馬泰等地。
創建北語社北美分社“造船出海”和外研社創建合資公司“借船出海”的模式都初步顯示出成效。語言類出版社在版權輸出方面先天具有資源優勢,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版權輸出方面先行一步。
2.2 把版權輸出上升到發展戰略的高度,有效利用政府資助,發展外向型圖書,打造精品圖書
爭取對外推廣資助項目,借助國家支持,增強圖書走向海外市場的競爭力,不斷研發、出版符合海外市場需求的具有針對性的產品,創建出版社品牌,是安徽時代出版集團的版權輸出思路。
由于出版業自身的獨特性,許多國家運用各種手段加強管理,以推動本國的文化發展;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強本土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國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動出版“走出去”。“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和“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實施,采用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旨在調動國內外出版企業在國際市場出版中國圖書的積極性。
2011年,由安徽出版集團控股的時代—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在波蘭成立。除了大量引進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旅游類圖書,安徽出版集團還以服務外包和文化裝備的形式向當地輸出文化產品,這些產品在波蘭本土市場受到歡迎和追捧。
2012年,安徽出版集團版權輸出達801項。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安徽出版集團連續5年蟬聯版權輸出第一,成為“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中表現突出的出版集團之一,而后又被商務部列為重點扶持的“走出去”文化企業。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王亞非是這樣判斷的:“今后,國家會進一步加大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對優質的輸出項目將給予重點扶持。我們要緊抓這一機遇,爭取在國外辦更多的實體,加強對外的圖書銷售、版權合作等,利用一切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延伸出版產業鏈條,多渠道、大踏步‘走出去。” 2013年安徽出版集團獲得國家各類資金的支持達1個多億。
安徽出版集團將這些 “走出去”專項扶持資金,用于打造外向型精品圖書,專門針對海外圖書市場,策劃有海外市場需求的圖書產品。他們選擇那些體現中國文化精髓的經典圖書,例如昆劇《曹操與楊修》、《孫子兵法》和漫畫版《三國演義》、京劇《大鬧天宮》等。在制作這些外文圖書時,特別強調“打造精品”的概念。每本書稿都是請中國翻譯先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再請2—3名英美國家的人來讀,來修改,把中文內容用外國人能接受的表達方式表達出來,盡最大可能克服語言障礙和誤解,做到精品出版,才能做到“有效”輸出。
2.3 暢銷書的圖書輸出:借助國外代理公司,采取市場的方式
近年來,我國的暢銷書越來越受到國外圖書市場的青睞,越來越多的暢銷書與國外版權機構或者國外大型出版社合作,一些成功案例不斷涌現。
中華書局2008年3月與英國麥克米倫公司簽訂了《于丹〈論語〉心得》全球英文版版權銷售協議,預付版稅為10萬英鎊。截至目前,該書共輸出版權達21個語種、27個版本,海外銷售總量36萬冊,版稅收益達200多萬元。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山楂樹之戀》輸出到挪威、瑞典、韓國、泰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等17個國家和地區。
《狼圖騰》自2004 年4 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后,總銷量已突破100 萬冊。2005年9月《狼圖騰》全球英文版權以10%的版稅收入、10萬美元的預付款轉讓給企鵝出版集團。截至目前,版稅收入多達110萬美元,22種文字版權,全球銷量達15萬冊。該小說的電影改編權被派拉蒙公司獲得,由法國著名電影導演讓·雅克·阿諾導演,已在中國上映,并將在歐洲及北美同步上映,代表中國影片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接力出版社與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合作出版楊紅櫻暢銷少兒小說系列《淘氣包馬小跳》英文版。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與美國知名圖書出版社巴倫出版社(BARRONS)聯合出版《漢語會話301句》英文版,已于2008年出版,并一次性銷售8000套。
遼寧教育出版社的《中國讀本》成功走進歐洲。《中國讀本》扼要介紹了中國的自然概貌、民族繁衍、文化形成、發明創造、科技典藏、哲學思想、經濟影響、藝術成就、生活習俗等諸多方面的知識,是了解中國的經典讀本。
從近年來的暢銷書輸出版權的案例來看,暢銷書的版權輸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與國外大型出版社或國外大型版權代理機構合作所取得。歐美的圖書市場大部分版權是由版權代理公司控制的,出版社常常是通過版權代理人獲得作者的圖書出版授權。版權代理公司代表作者方利益,向出版社推廣作者的作品。版權代理了解國外各個出版社的出版方向,他們能夠多渠道將圖書推薦給適合的出版社。他們在同各大出版社聯系的過程中,溝通順暢,運作規范,這種模式已經發展成為一套成熟的運營模式,在國際圖書貿易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尋找國際上一些大的版權代理商來運作有海外市場的中國圖書,能夠達到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國圖書版權的“走出去”要符合國際出版慣例的操作模式。
我國的經營管理體制與國際出版企業有很大差別,在國際市場運作過程中會遇到不適。英國出版公司國際出版顧問兼董事長保羅·理查德森曾說過,無論采取什么方式登陸市場,按照市場機制運作是最基本的。我們要去發現市場需求,去研究怎樣迎合市場需求。可喜的是,國內出版社也正在逐漸了解和適應這種差異,越來越熟悉國外的運作方式。
3 中國版權輸出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
3.1 急需專業版權代理經紀人,培養版權輸出人才隊伍
國內版權輸出急需這些既熟悉作家作品又熟悉國內外圖書出版市場的專業版權代理人才。文學要“走出去”,就必須有一個暢通的信息通道,而專業版權代理人在二者之間起著不可忽視的紐帶聯結作用。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版權代理和經紀人制度都已經高度成熟,我國版權經紀制度還剛剛起步,對于我國的專業版權代理人也相應地有著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有較高的語言溝通能力,同時必須具有處理業務談判的能力和運營技巧。
莫言曾說:“早期我和一些國外代理公司簽合同,沒有時間的期限,也不確定地域范圍。和國外出版機構合作,合同的談判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真的需要專業化的人才幫忙。”在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其作品的版權問題受到媒體的熱切關注。一時間國內多家出版社聲稱擁有其作品的出版權,莫言作品的海外版權代理情況則更加復雜化,不同的語種、不同作品的權利分散。目前,國際知名的版權代理公司懷利公司(Wylie)已經簽下了莫言作品的大部分版權。
如果我國擁有一批專業的版權代理經紀人或版權代理公司,通過他們來厘清目前國內作家復雜的版權情況和版權歸屬,就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談版權的海外輸出。
這方面的人才隊伍構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業務水平高、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編輯隊伍;二是具有語言優勢和豐富國際合作經驗的海外拓展隊伍;三是優秀的海內外語言專家和作者隊伍。要鼓勵版權貿易人員積極參加各種國際書展與國際出版界的活動,加強與國外出版社的交流與合作,不斷積累實戰經驗,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國際化的出版運作。要安排編輯走入市場,真正了解市場需求,創造條件讓編輯參加國內外專業學術討論會,掌握學科領域發展的最新動態,不斷提高專業水平,為作者策劃選題,發現、培養新作者。
3.2 出版方式創新帶來的機遇
數字出版將使得圖書“走出去”的距離縮短、時間縮短,信息傳遞更加及時、交易更加便宜、成本明顯降低。出版社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和優勢資源,積極開展數字出版,形成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相互促進的格局。
中國出版業要憑借盈利模式和技術等各方面的成熟,在出版內容合作之外,嘗試開展其他出版形式的多種合作。隨著中國數字化出版的發展,網絡出版不僅成為可能,而且具有非常可觀的潛能。盛大文學就曾憑借網絡出版優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受到一批著名國際出版機構的青睞。
3.3 從圖書到多元化的合作
出版業永遠不只是滿足于單純的紙質出版物的開發和推廣,出版衍生物出現國際化合作的端倪。長江文藝出版社《狼圖騰》小說的電影改編權被派拉蒙公司獲得,并計劃作為他們的重點項目,2015年代表中國影片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跨媒體的合作將影響更多的受眾,起到文化傳播的作用,反過來又推動圖書在國外市場的銷售。
總之,要實現版權的有效輸出,我們需要廣渠道多模式、深層次多層面地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尋找多方共贏、各方獲利的商業運作模式。實時關注市場運行方向,針對市場需求有效開展版權輸出工作,開展網上版權貿易,建立版權貿易管理系統,強化版權貿易管理。
參考文獻
[1]安波舜.解密《狼圖騰》版權輸出神話[OL].[2014-05-20].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9-09/06/content_18471231.htm
[2]孟超. 版權輸出要做出自己的特色[J].出版參考,2013(7)(上旬):39-40
[3]鄒韌. 《大國崛起》版權輸出背后的故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03-08
[4]魏本貌, 魏薇. 企鵝購買《北妹》等版權中國作家將被世界接受[N].人民日報,2011-05-03
[5]陳歆耕. 葛浩文的“無效勞動” [N] . 羊城晚報,2011-07-03
[6]安波舜. 當我獨自面對世界:《狼圖騰》版權輸出過程[J].出版參考,2006(9):5-6
[7]夏仲翼. 著名翻譯家傾談“文化走出去” [J] . 上海采風,2010(3):16-29
[8]李巖.于丹《〈論語〉心得》中文版權輸出的啟示[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06-04
[9]竇新穎. 莫言獲獎炒熱中國作品版權輸出[N]. 中國知識產權報,2012-10-19
[10]外籍翻譯家將莫言帶入諾獎殿堂[J].國際人才交流,2012(12)
(收稿日期: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