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發+李少級
豐順鳳坪村,群山半是茶;春雷攜絲雨,催起枝上芽。春分節氣剛過,鳳坪畬族山村就逐日熱鬧了起來——四面八方應聘而來的采茶妹、采茶姐、采茶嫂子,逾千之眾,在清明前10天左右,陸續聚集在這個總人口800人的小村落。從此時開始,前后約共30天時間,鳳坪村搶收萬畝春茶的大舞臺,就此正式拉開了帷幕。
這是山村一年之中最為壯觀的日子。操著不同地方語言的采茶女,穿得花花綠綠,整潔大方,成了山村的一道亮麗風景。山外的蔬菜商、豬肉商、百貨商、茶葉商,聞風而至,為村子增添了不少的熱鬧氣氛。
鳳坪村,地處粵東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群山之間。村北的高山海拔達1409米,是少數民族畬族同胞聚居地,全村152戶,800多人口。獨特的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茶葉獨特的品質。在各級政府的支持鼓勵下,至2014年,全村茶園面積達到11000畝,其中可采面積超過了6000畝,年產量達30多萬斤,年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
優質茶葉對采摘的季節時間要求十分嚴格,早采了沒產量,遲采了沒質量。因此,每年清明前后,鳳坪村就對外招聘成百上千的采茶女工,搶收春茶。由于村里早在去年秋冬就著手了招聘工作,同時開出了優惠條件,因此今年全村外請的女工超過了1400多人。
這天,春光明媚,記者一行來到了鳳坪村的西邊茶山,領略了逾千茶女秀茶園的喜人景觀。只見群山鋪翠,一簇簇的采茶人,散落在漫山遍野的茶林叢中,陣陣歡聲笑語隱隱約約從四面八方飄傳過來。茶園山邊已經鋪設水泥的公路上,一臺臺滿載剛剛采摘下來的茶葉車輛,趕回村里散開晾曬。眼前,真是一幅無限春光采茶圖啊!
“大姐,你們是哪里人?”記者來到一處山坡上,與正在那里采茶的大姐搭話。“你問我們呀,在這座山頭采茶的,除了帶領我們的老板娘外,全是外地人。”大姐大大方方地告訴我們。通過交談得知,這位大姐姓王,來自50公里外的豐良鎮,她們村共有40多人應聘來到這里當了為期一個月的季節采茶工。她告訴記者,春節剛過,鳳坪村的采茶經紀人就上門招工,給出了包接送來回、包吃包住、包日工資百元以上等條件,于是她們就串聯結伴,一個星期前來到了這里,當了采茶工。
“習慣嗎,辛苦嗎?”記者問。
“我們干農活出身,這些都沒有什么。”大姐邊采茶邊回答。
這時,旁邊的另一位大姐插話說:“吃的比家里好,伴又多,又有工錢,習慣,習慣。”話語一落,引得周邊的大嫂大媽發出陣陣笑聲。看來,她們采茶,也是其樂融融。
采茶時節無閑人。村中的空地上,到處都晾滿了剛采下的鮮嫩茶葉,不少人在上面擺擺弄弄,看樣子是盡量讓茶葉晾曬均勻。記者揪住機會,來到一農戶家里采訪。主人叫藍亦輝,60多歲了,正在家中焙茶。他說,今年他家聘請了15名采茶工,不算多,多的有30多人。今年他家春茶可以達到5000斤以上,價格按等級,每斤從100元至500元不等。最多的可達千元以上。
據了解,鳳坪村茶產業的發展,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巨大實惠。現在,全村有九成五以上的農戶告別了磚瓦房,住上了鋼筋水泥新樓房;全村共有小汽車60多輛、摩托車300多輛。特別令人興奮的是,鳳坪村茶葉產業這棵“梧桐”樹,引得千里彩鳳紛至沓來。全村有17位小伙將原來在外地打工認識的姑娘帶回村中,結成佳偶。這些姑娘來自廣西、湖南、江西等地。以茶為媒的姻緣佳話,傳遍了周邊地方,成為美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