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娣
膝關節鏡手術中巡回護士護理與配合措施分析
王紅娣
目的 觀察巡回護士針對性護理配合模式對接受膝關節鏡治療的患者在術中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接受膝關節鏡治療的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采用常規手術配合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術中護理;采用巡回護士針對性護理配合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術中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膝關節鏡手術操作總時間(72.06±3.95)min和膝關節手術后住院治療時間(5.07±1.24)d明顯短于對照組(94.67±3.64)min、(7.13±1.58 d)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膝關節手術圍術期不良反應發生例數(1例)明顯少于對照組(7例)(P<0.05);對膝關節鏡手術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滿意度(97.6%)明顯高于對照組(81.0%)(P<0.05)。結論 應用巡回護士針對性護理配合模式對接受膝關節鏡治療的患者在術中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巡回護士;針對性護理配合;膝關節鏡
微創手術治療技術是現代臨床外科手術模式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膝關節鏡手術在實際臨床應用中發現主要具有造成創傷小、疼痛程度輕、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目前已經成為臨床對膝關節創傷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此手術的實施不僅僅需要操作者具有精湛的技術,還要求手術室的相關護理人員必須對儀器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步驟有熟練的掌握,護理配合保證做到準確而細致,這是決定手術成敗的一個關鍵性問題[1]。本研究對接受膝關節鏡治療的患者應用巡回護士針對性護理配合模式實施術中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的接受膝關節鏡治療的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19~84歲,平均(43.6±1.3)歲;膝關節疾病史1~19個月,平均病史(4.6±0.7)個月。觀察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18~86歲,平均(43.7±1.2)歲;膝關節疾病史1~17個月,平均(4.5±0.8)個月。2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規手術配合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術中護理;采用巡回護士針對性護理配合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術中護理,主要措施為:(1)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根據具體的標識,對患者及需要進行手術的部位進行認真的核對,保證正確無誤之后,根據具體醫囑建立靜脈通道并保持暢通,麻醉后幫助患者取平臥位,將上肢外展,將患腿平放。在患者患側大腿的1/3位置將充氣止血帶纏于襯墊上,松緊程度應該保證適宜,通常控制在1指左右,保證處于平整無皺折狀態。使負極板與患者肌肉分布豐富的位置保持緊貼狀態,并使患者的體表部位不要與任何金屬物體發生接觸,以防止發生灼傷。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用正性的暗示性的語言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2)準備好需要的灌洗液,并使壓力水平保持適宜,液面與手術部位的距離應該控制在1 m左右。在關節腔充盈的狀態下實施關節鏡手術操作,巡回護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確保灌注液處于通暢狀態。(3)按下肢手術操作的常規要求進行鋪單后,對各種線路及管道進行正確鏈接,保證其處于可正常工作狀態,調節好相關的儀器。做好各項測試工作。將患者的患肢抬高之后,可以采用驅血帶從遠一心端逐步向近心端進行纏繞驅血處理,對氣壓止血帶的壓力水平及時間進行調整并記錄。當進水管已經從患者的膝前內上入口插入,進入關節鏡操作后,可以將手術的無影燈關掉,保證屏幕清晰。對手術的進展情況進行觀察,充分保障臺上需要,使手術間始終處于安靜、整潔的狀態[2-3]。
1.3 滿意度評價方法 在患者接受術后恢復治療期間,利用術后病房訪視的機會,以不記名打分形式對膝關節鏡手術期間的巡回護士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了解。100分為滿分,80分以上為滿意,80分以下為基本滿意,不足60分為不滿意[4]。
1.4 觀察指標 記錄2組膝關節鏡手術操作總時間和膝關節手術后住院治療時間、膝關節手術圍術期不良反應、對膝關節鏡手術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滿意度等作為觀察指標。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膝關節鏡手術操作總時間和膝關節手術后住院治療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膝關節鏡手術共計操作(94.67±3.64)min,膝關節手術后共住院接受恢復治療(7.13±1.58)d;觀察組患者膝關節鏡手術共計操作(72.06±3.95)min,膝關節手術后共住院接受恢復治療(5.07±1.24)d。2項指標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6.9427,P1=0.026;t2=13.6690,P2=0.045)。
2.2 2組對膝關節鏡手術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滿意度比較對照組患者對膝關節鏡手術操作期間護理滿意度達到81.0%;觀察組患者對膝關節鏡手術操作期間護理滿意度達到97.6%;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6,P=0.033)。見表1。

表1 2組患者對膝關節鏡手術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滿意度比較[n(%)]
2.3 2組膝關節手術圍術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在膝關節手術圍術期有7例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在膝關節手術圍術期有1例出現不良反應;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3,P=0.042)。
目前膝關節鏡技術已經成為臨床對膝關節創傷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此手術的實施不僅僅需要操作者具有精湛的技術,還要求手術室的相關護理人員必須對儀器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步驟有熟練的掌握,護理配合保證做到準確而細致。膝關節鏡手術操作的實施主要依賴于相關的儀器和設備,相關設備和儀器工作狀態的好壞,會對手術治療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巡回護士在手術開始前就必須將將所需的所有設備安置到位,對各儀器的實際性能進行詳細的檢查,以確保其能夠處于良好運轉狀態。巡回護士還應該對各儀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步驟、具體連接方式和操作注意事項有全面的掌握,除此之外很應該對簡單故障的排除方法有所了解,以確保手術操作能夠順利的進行,避免不必要醫療糾紛[5-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膝關節鏡手術治療過程中,應用巡回護士護理模式實施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達到97.6%,明顯高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的81.0%,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在膝關節鏡手術的圍術期應用巡回護士護理模式的重要性。
總之,在膝關節鏡手術的圍術期應用巡回護士護理模式實施護理,可以保證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
[1] 孫捷,吳陽.關節鏡治療中老年膝關節骨關節炎[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9(18):733-734.
[2] 丁健,楊家輝,程義權,等.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13):299-300.
[3] 史晨輝,王永明,孫吉華,等.關節鏡下分型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J].中國矯形外科,2010,17(17):1124-1125.
[4] 曾華云,陳陽霞.醫用石膏襯墊在氣壓止血帶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4(2):77-78.
[5] 沈春玲,李秋潔.正性暗示效應在有機磷農藥自殺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3,23(17):1631-1532.
[6] 陸萍,高慧榮.膝關節鏡的手術配合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5(8):58-59.
[7] 儲旭東,朱建平,蔡福金,等.脛骨平臺后外側髁骨折腓骨小頭上入路設計及臨床應用[J].中華骨科雜志,2012,32(12):1149-1150.
[8] 盧柳霞,劉卓紅.持續性護理干預對老年人髖部骨折術后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2,33(23):3672-36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69
江西 330003 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王紅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