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蘭 龔霞玲 吳淑琴
心理護理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與研究
周云蘭 龔霞玲 吳淑琴
目的 分析心理護理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婦產科收治的140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常規護理+心理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每組70例,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與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VAS(視覺模擬評分)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VAS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護理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心理護理;婦科手術;應用;效果
為了研究心理護理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選取本院收治的14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聯合心理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人民醫院婦科收治的140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70例,對照組70例。觀察組年齡20~60歲,平均(39.5±2.7)歲。對照組年齡21~58歲,平均(39.7±2.3)歲。本次所有研究對象均在知情狀態下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患者臨床資料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日常基礎護理、飲食護理以及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系統的心理護理,內容如下。
1.2.1 恐懼焦慮心理 術前需耐心為患者解答心中疑慮,加強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優勢及手術必要性。并且可利用典型成功案例來提高患者治療信心,緩解其術前恐懼、焦慮心理。并在手術中需盡量減少手術器械產生的碰擊聲,以免增加患者的恐懼心理。護理人員要沉著冷靜的對待意外事件,以免加重患者恐懼心理;術后給予語言鼓勵與支持。
1.2.2 悲觀猜疑心理 進行子宮切除患者,因缺乏對疾病知識的科學認知,擔心術后影響夫妻生活,繼而對夫妻感情造成影響,導致家庭破裂;并且部分患者認為該項女性特征失去后,會提前進入更年期,或出現男性變化,因此出現嚴重的悲觀、絕望心理。護理人員需積極向患者講解術后月經不再來潮,但對夫妻性生活無影響。一般術后2~3個月,陰道殘端愈合后可進行正常性生活。對于卵巢切除患者,須告知一側卵巢切除后,另一側卵巢仍具有正常的排卵功能,女性特征及性生活無明顯影響。
1.2.3 羞怯心理 對于有羞怯心理患者需給予理解,并可適當提供一些女性生理解剖知識,提高患者該方面認知,了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及優勢;并積極對其丈夫進行心理指導護理,消除夫妻隔閡。在護理工作中加強隱私保護,由男醫生對其進行必要檢查時,作為同性護理人員需主動陪伴在其身邊。
1.2.4 過度擔憂術中疼痛 因女性痛閾值低于男性,因此對疼痛感敏感性更強,且耐受性也更差,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其對疼痛的心理護理,告知麻醉的效果,可讓患者在無痛狀態下接受手術。并告知其不同手術選取不同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較高,消除其心中疑慮。
1.2.5 擔心手術切口不美觀 該類心理問題在年輕女性中表現的尤為突出,術后因過度擔憂腹部疤痕而出現抑郁心理。對于該類患者,護理人員需告知其婦產科手術一般在盆腔操作,且現階段在內鏡支持下,手術切口較小,符合微創治療特點。并且術中可采用改良筋膜橫切口、皮內美容縫合法,術后無明顯瘢痕,并且可被腹壁褶皺遮蓋,對美觀無明顯影響。
1.3 觀察指標 (1)SAS焦慮量表中,輕度焦慮為50~59分;中度焦慮為60~69分;重度焦慮>69分[1]。(2)SDS抑郁量表中,輕度抑郁為53~62分;中度抑郁為63~72分;重度抑郁>72分[2]。(3)VAS疼痛評分:0分:無痛;1~3分:輕度疼痛,可忍受;4~6分:中度疼痛,有明顯疼痛感,對睡眠造成影響,但可忍受;7~10分:重度疼痛,患者疼痛感劇烈,嚴重影響睡眠及食欲[3]。(4)VAS滿意度評分。采用有10個刻度的游離標尺測量。0表示不滿意,100表示十分滿意。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好[4]。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選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及VAS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VAS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手術是多種婦科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手術作為一種巨大應激源,圍手術期可導致患者生理及心理產生巨大應激反應,生理上巨大的創傷及心理產生的恐懼感、焦慮感,可對患者正常心理活動直接產生不利影響[5-6]。并且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護理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VAS疼痛評分及VAS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心理護理在婦產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顯著。

表1 2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況、疼痛狀況及護理滿意度評分(x±s)
心理護理符合現代“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理念,主要目的在于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護理,找出手術應激源造成患者產生的主要心理問題,通過心理護理來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心理護理以對“人、健康、環境、護理”等內容的獨特見解,將護理連同關愛、治療融為一體,使心理護理以其閃亮新穎的內容融入到護理工作[7-8]。心理護理要求護士在進行常規手術配合時,還需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掌握患者具體心理狀況、護理需求,隨后運用已掌握的心理學知識以及護理技術來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及護理支持,最大程度滿足患者各方面護理需求,解決其心理問題,提高患者及其家屬適應能力,并提高其配合治療及護理的積極性,保證手術安全性[9]。
[1] 武艷華.婦科手術病人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A]//中華護理學會第14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護理學會,2010:2.
[2] 陳竹梅,高敏.宮頸癌圍手術期心理干預的體會[J].實用臨床醫學,2009,10(11):127-128.
[3] 李燕萍.婦科術后疼痛的影響因素及臨床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3):546-547.
[4] 龐雯.婦科手術術前焦慮的預見性護理[J].醫學美學美容,2015,24(1):386.
[5] 劉艷玲.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改善婦科手術患者負性情緒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106-107.
[6] 金云峰.術前預見性護理對婦科手術患者的身心調節作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8):2632-2634.
[7] 劉丹.婦科術前開展心理護理對患者焦慮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14(15):248.
[8] 曹雪輝,周麗娟,謝玉香,等.人性化護理在婦科急腹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21):110-111.
[9] 尤潔芳,鐘慧卿,胡婉笑.醫患溝通在婦科手術患者護理中的體會[J].當代醫學,2013,19(19):130-1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59
撫州市第二批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201415第24項)
江西 344000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人民醫院 (周云蘭 龔霞玲 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