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源 浮習凱 尚麗 丁淑亞
自體骨髓干細胞經肝動脈灌注治療1例肝硬化的隨訪觀察
劉林源 浮習凱 尚麗 丁淑亞
目的 評價體外分離的自體骨髓干細胞經肝動脈灌注途徑治療乙肝后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療效。方法 對1例肝硬化患者行自體骨髓干細胞經肝動脈灌注治療,進行隨訪性的觀察,了解腹痛、腹脹、納差等癥狀的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對比分析患者在術后1、3、9周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彩超的變化情況。結果 肝動脈灌注過程順利,無不良事件發生;術后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肝臟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能力提高,癥狀也逐漸消失,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結論 自體骨髓干細胞經肝動脈灌注治療肝硬化安全有效,其長期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自體骨髓干細胞;介入灌注;肝硬化
現階段,難治性肝病的治療困局有望被打破,隨著干細胞移植的研究日益進步與發展,國內外多項體外研究與臨床資料均證實了骨髓干細胞在活體內、外均能夠分化為具有肝細胞功能的細胞[1],通過不同途徑的移植治療,改善難治性肝病特別是肝硬化的預后成為現實,這種治療新方法獲得了初步的肯定與近期的效果。武警河南總隊醫院近年來成功開展自體骨髓干細胞經肝動脈介入灌注治療肝硬化,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將其中1例的診療資料及隨訪結果總結如下,擬初步了解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對肝硬化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患者,男,28歲,主因“腹脹、腹痛9天,加重2天”入院。患者入院前9天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呈持續性發作,進食后明顯,伴有腹痛,上腹部明顯,無發熱、惡心、嘔吐,入院前2天自感上述癥狀加重,為求診治而來武警河南總隊醫院,門診查腹部彩超提示肝硬化并腹水;大便化驗提示隱血試驗陽性,遂以“肝硬化并腹水”收入科。患者兒童時期患有“黃疸型肝炎”,曾輾轉多家醫院診治,后好轉。排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等病史,排除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無家族性、遺傳性疾病史。
1.2 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采用右側髂前上棘為穿刺點,局部消毒麻醉,使用18號骨髓穿刺針穿刺,抽取抗凝骨髓血約
200 mL,然后采用專門的試劑盒,經離心、分離制成細胞懸液,然后進行骨髓干細胞的分離、純化,生理鹽水調節細胞密度,計數后冰箱待存備用。然后開始移植,常規術前備皮,術前禁食
6 h,術前lh行碘過敏實驗。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下,采用Seldinger技術,局麻下穿刺右側股動脈,置入5 F動脈鞘,引入5 F R-H肝動脈導管,超選擇插管至肝固有動脈,造影了解血管分布,排除肝內占位性病變。首先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
2.5 mg,其次在15 min之內緩慢灌注已分離好的骨髓干細胞懸液10 mL,最后用l 0mL生理鹽水沖洗管腔。術后拔出動脈鞘,加壓包扎穿刺部位,右下肢制動6 h,平臥24 h,常規對癥處理。
1.3 療效觀察指標 隨訪觀察患者術前、術后以下指標評估療效:(1)臨床癥狀(食欲、精神、腹脹)、體征(體質量、腹圍);(2)實驗室指標:肝功能(ALT、AST、TBIL、ALB)、凝血功能(PT、FIB);(3)影像學檢查:腹部彩超。
肝動脈灌注過程順利,無不良事件發生;術后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肝臟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能力提高,癥狀也逐漸消失,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干細胞灌注治療前后患者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對比
肝硬化是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引起的肝臟慢性、進行性、彌漫性病變,病理發展在于肝細胞廣泛變性和壞死基礎上產生肝臟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結節和假小葉,導致肝小葉正常結構和血管解剖的破壞[2-3]。病變早期(肝功能代償期),患者癥狀和體征輕微,肝功能檢查僅有輕度異常;晚期可進展至肝功能衰竭、門靜脈高壓并伴發多種并發癥,死亡率較高。臨床上首先以內科對癥治療為主,但效果平平,再次是原位肝移植,卻因肝源缺乏、免疫排斥反應及費用高昂難以普遍推廣[4]。如今,干細胞移植提供了新的臨床治療思路,骨髓干細胞進行體內移植后,可成功定植于肝纖維化組織內,在細胞因子誘導下向肝細胞分化,并通過分化成為功能性肝細胞,從而參與肝結構和功能的修復和重構[5-6],在一定程度上逆轉肝硬化病變。
宋向奎等[7]報道30例經肝動脈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ALB、PA顯著升高,APTT顯著縮短,部分指標改善不明顯,3例肝性腦病患者未再出現肝性腦病癥狀,合并腹水22例均減輕或消失,大多數臨床癥狀納差、乏力、腹脹得到明顯緩解。劉新能等[8]研究提示,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后,患者肝臟的蛋白合成及修復功能改善顯著,這些變化特別是血清白蛋白的升高是一般護肝治療不可能達到的。有研究證實,骨髓干細胞移植使大多數患者在短期內ALB升高、TBIL下降、凝血功能改善,同期納差、乏力等癥狀消失、腹水消退[9]。這也說明骨髓干細胞移植能有效改善損傷的肝組織,有望使患者長期獲益。
本例病患由乙型病毒性肝炎發展所致,主要表現為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且并發了上消化道癥狀。在進行干細胞移植之前,考慮到干細胞懸液經推注后,隨血流可以彌散到整個肝臟組織,還可從肝動脈與門脈小支間多條交通支的供血中獲得營養成分促進其成活生長,所以選擇了經肝動脈介入途徑。通過隨訪觀察,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肝臟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能力提高,癥狀也逐漸消失,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生活質量相應提高。
本研究表明,自體骨髓干細胞經肝動脈灌注治療從目前來講是安全有效的,但在臨床應用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如骨髓干細胞的目標用量、介入路徑、靶器官的選擇、適應癥與禁忌癥、遠期療效等,仍需要長遠的臨床探索。
[1] 張善紅,姜春萌,李榮寬,等.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2,6(4):165-167.
[2] Jung YL,Ryu KH,Cho SJ,et al.Syngenic bone marrow cells restore hepatic function i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mouse liver injury[J]. Stem Cells Dev,2011,15(5):687-695.
[3] Yagi K,Kojima M,Oyagi S,et al.Applic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liver regenerative medicine[J].Yakugaku Zasshi,2012,128(1):3-9.
[4] Benjamin M,Stutchfield,Stuart J,et al.Prospects for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disease[J].Liver Transplantati on,2010,16(7):827-836.
[5] 姚鵬,胡大榮,王帥,等.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肝衰竭研究[J].肝臟,2013,10(3):171-172.
[6] 朱康順,單鴻,何可可,等.自體骨髓干細胞肝內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初步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3(12):1863-1865.
[7] 宋向奎,劉健,曹名波,等.經肝動脈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30例[J].中國實用醫刊,2010,37(13):72-73.
[8] 劉新能,劉紅梅,朱大磊,等.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介入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臨床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2,29(1):180-181,186.
[9] 馬代全,陳楊,黃茂濤,等.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4 O例療效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1):120-1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8.039
河南 450052 武警河南總隊醫院消化內科 (劉林源 浮習凱尚麗 丁淑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