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繼勇 李龍 蘇亦明
微創穿刺術在大量自發性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觀察
凌繼勇 李龍 蘇亦明
目的 觀察微創穿刺術在治療自發性腦出血中的療效。方法 選取80例大量自發性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n=40),治療組進行微創穿刺治療,對照組實行保守治療,均治療1個月,觀察臨床癥狀改善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死亡率分別為22.5%,57.5%,2組間死亡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無明顯差異。結論 微創穿刺術對大量自發性腦出血患者療效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微創穿刺術;腦出血;療效
大量自發性腦出血起病危急且病情危重,預后差,致殘率及病死率高,是神經外科的重要及難治性疾病,內科保守治療及開顱手術療效不令人滿意[1]。近年來微創手術得到廣泛開展,在治療腦出血疾病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2]。為了解微創穿刺術在改善大量腦出血患者狀況中的應用價值,現選取80例患者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廣東省茂名石化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齡35~62歲,顱腦CT證實為腦出血且發病72 h以內,出血量≥50 mL,伴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除外腫瘤性及外傷性出血、合并顱內感染或嚴重心、肺、肝、腎及血液系統疾病。且在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條件下進行本研究。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n=40),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42.3±5.8)歲;對照組(n=40),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41.8±6.1)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通暢氣道、穩定血壓、營養支持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護理,給予甘露醇與呋塞米進行降低顱內壓治療,同時采取相應措施預防感染。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實行微創穿刺手術治療,手術時間選擇在發病后6~72 h或者血腫擴大后6 h以內。確定穿刺點:根據患者的顱腦CT確定血腫最大層面,測出血腫中心點至前額(Xmm)及OM線(Ymm)的距離,中心點至頭皮的深度(Zmm),以OM線作為基線,向上平移Ymm做平行線,在距離前額Xmm處確定穿刺點,進針深度控制在Zmm,操作時注意避開周圍的大血管及重要功能區域。操作步驟:常規鋪無菌巾消毒,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選擇適宜長度的YL-1型穿刺針,聯合電鉆鉆透顱骨及硬腦膜,退出針芯換為圓頭針芯,刺入血腫腔內,隨后退出針芯,側管接引流管,使用注射器緩慢抽吸,得到部分血腫液體。首次抽取血腫液體不得超過1/2,將抽得的液體置于血腫粉碎器內,注入液化劑,關閉引流管,待4~5 h之后開放引流,每天重復操作1~2次。術后3~5 d復查顱腦CT,血腫殘余量在術前20%以下時拔針。
1.3 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神經功能缺損程度[3]來判定療效:痊愈(評分為0分)、顯著改善(1≤評分≤5分,且評分較治療前下降超過50%)、改善(6≤評分≤15分,且評分較治療前下降未超過50%),患者神經功能缺失程度無改善或死亡則為無效。總有效=痊愈+顯著改善+改善。記錄2組患者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40例患者總有效率為82.5%,治療組40例患者總有效率92.5%。2組相比,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2組患者死亡率比較 治療組累計死亡9例,死亡率為22.5%,其中自動出院死于院外4例,5例患者出血量≥80 mL;對照組累計死亡23例,死亡率為57.5%,其中8例自動出院死于院外,9例出血量≥80 mL。2組患者死亡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2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治療組2例再出血,3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3例尿路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2.5%;對照組中3例再出血,2例肺部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2例尿路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5%,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腦出血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之一,其發病危急、病死率高、預后易復發且治療困難,是臨床上的難治性疾病[4-5]。大量自發性腦出血病情更加嚴重,病死率相對較高,如果發生中線移位或腦室受壓變形,死亡率會大大增加,大量自發性腦出血的治療目前仍是神經外科的一大難題[6]。
腦出血形成的血腫具有占位性效應,可壓迫神經,引起癱瘓,如壓迫視神經還可導致失明。此外,血腫導致的腦組織水腫會造成顱內壓增高,進而導致腦組織的原發性損傷,隨著機體凝血酶、血紅蛋白的釋放及補體系統的激活使得神經不良反應增強,會導致繼發性神經損傷,后者不利于患者的預后[7]。單純的內科保守治療無法迅速清除血腫,臨床療效不令人滿意。傳統的開顱手術創傷大且需全麻,對腦組織損傷大,患者耐受性差。而微創穿刺術能迅速去除血腫,手術創傷小,患者耐受性好[8]。
本研究中對照組行內科保守治療,治療組行微創穿刺術治療,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5%,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2.5%(P<0.05),說明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自發性腦出血較傳統保守治療的療效更佳。對2組患者患者死亡率進行觀察發現,微創穿刺治療的死亡率為22.5%,明顯低于保守治療的57.5%(P<0.05),說明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自發性腦出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自發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需要臨床進一步研究觀察。
[1] 賴志勇,李光勤.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2,15(3 C):996-998.
[2] 張彬.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自發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J].吉林醫學,2013,34(29):6124.
[3] 楊智勇,溫中華.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自發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3,35(3):464-465.
[4] 武曉芳.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國處方藥,2014,4:81-82.
[5] 張宏光.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自發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J].中國衛生產業,2013,26:184-185.
[6] 陳曉.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4,29(2):102-103.
[7] 楊春.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5):105-106.
[8] 張向紅.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86例小腦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1):78-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28
廣東 525000 廣東省茂名石化醫院(凌繼勇 李龍 蘇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