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銀
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聯合化療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療效觀察
劉煥銀
目的 對比觀察使用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聯合化療治療肌層侵潤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92例MIBC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患者采用TURBT聯合化療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術(radical cystectomy,RC)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對比觀察2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情況較好,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明顯較少,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好且短期復發率較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MIBC患者實施TURBT聯合化療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并明顯降低復發率。
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化療;肌層侵潤性膀胱癌;聯合治療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MIBC是主要膀胱癌類型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隨著年齡增大其發病率也出現進一步升高,男性膀胱癌的發病率更高于女性。隨著近年來人類生活中致癌物質逐漸增多,MIBC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1]。臨床上通常對MIBC患者實施RC手術治療,但手術本身對患者機體亦造成較大創傷,且風險較高、術后可出現多種并發癥,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作者通過對部分MIBC患者實施TURBT聯合化療治療,對比觀察其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聊城市復退軍人醫院2009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92例MIBC患者,所有病例經臨床檢查符合MIBC診斷標準[2],且經病理學檢查均已證實確診,TNM分期均為T 2期,影像學檢查可見瘤體最大徑在0.7~3.8 cm之間。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齡37~82歲,平均(68.31±7.59)歲,其中33例為單發型、13例為多發型;對照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齡39~80歲,平均(69.05±7.14)歲,其中32例為單發型、14例為多發型。對2組患者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學檢驗,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實施TURBT術式聯合化療治療,TURBT術式在患者常規全麻后呈膀胱截石位,使用膀胱鏡等影像學儀器對腫瘤位置進行確定,并仔細檢查腫瘤的具體情況及與周邊組織關系,根據腫瘤情況確定手術方案后開始執行電切手術,術中電切功率設定為120 W、電凝功率設定為70 W,沖洗液使用等張性溶液,始終維持膀胱呈半充盈狀態;注意術中需全層進行切除以確保盡量達到根治效果,其深度可視情況進入脂肪層,通過電切電流將輸尿管開口與壁內段一并切除,如患者膀胱頸部有狹窄或前列腺增生而影響手術操作,則可以部分打開膀胱頸或將前列腺部分切除;手術后實施聯合化療,化療方案為
120 mg/m2奧沙利鉑+75 mg/m2多西他賽,靜脈化療,1次/3周,同時使用20 mg羥喜樹堿進行膀胱灌注。對照組患者實施RC術式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具體術式操作符合臨床標準要求,其中尿路改道實施回腸膀胱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手術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短期(隨訪1年)復發率,并對其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估標準以術后排尿情況作為評價內容,排尿無障礙、無明顯痛感、排尿過程能夠受骨骼肌支配為良好;排尿輕微困難、尿痛及尿失禁等癥狀較輕為一般;排尿明顯困難、尿痛及尿失禁等癥狀較嚴重為較差[3]。使用統計學檢驗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數據。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15.0版本SPSS軟件對所得數據實施統計學檢驗。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實施TURBT術式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實施RC術式的對照組,短期復發率則明顯較低,生活質量明顯較為良好,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2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x±s)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及短期復發率對比[n(%)]
目前RC仍然作為MIBC臨床治療的金標準與首選標準化方案,在臨床上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尤其配合以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能夠有效達到對MIBC的臨床治療[4]。但這種術式對患者機體的創傷較大、干擾較重,術中出血量多、風險高,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且該手術中需要進行尿路改道,不僅對患者機體造成再次創傷,也嚴重降低了其生活質量,部分患者因受到認知因素影響或心理、精神壓力影響可出現對手術治療的抵抗心理,而使治療方案無法及時實施、延誤臨床治療[5]。MIBC患者年齡多偏大,尤其對于高齡患者或機體條件較差而無法耐受RC手術的患者而言,如何能夠有效進行治療成為該病的臨床重難點問題之一。
隨著臨床外科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相關器械的研發、臨床應用,更多的術式操作在臨床上得以展開應用,其中利用電凝、電切器械輔助的TURBT術式已經進入臨床并開始逐步擴展應用,該術式手術時間短、出血少、風險低、干擾輕的特點符合現代外科微創理念,近年來根治性TURBT被臨床醫師應用在MIBC的治療上而受到廣泛的關注[6]。TURBT術式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縮短等特點減少了患者所受的痛苦,也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本文結果中可以看到,實施TURBT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而其生活質量則得到顯著的提高,與應用RC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颊咄纯鄿p少、生活質量提高也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對于手術的耐受性及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而可以使治療方案得以及時、有效的實施,保障臨床療效及預后效果,同時對該病手術治療的臨床適應癥與適應人群也得到擴展,以往排斥手術治療或高齡等不具備手術條件的患者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這使得更多的患者可以因及時的治療而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7-8]。
綜上所述,TURBT術式操作方便、快捷,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風險低,對MIBC患者實施TURBT聯合化療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并明顯降低復發率,其臨床治療效果相比傳統的RC術式更為理想,可以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胡禮炳,雷永虹,他同生,等.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術后不同輔助化療方法的效果比較[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31(5):81-83.
[2] 段俊鋒.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加化療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2):60-61.
[3] 李雙輝,張志宏,徐勇,等.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加化療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療效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2, 33(3):215-218.
[4] 王亮,梁平,楊航,等.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復發性非肌層浸潤性膀胱尿路上皮癌[J].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11,3(3):151-153.
[5] 賴建平,萬旭輝.同期區域灌注加經尿道汽化治療晚期膀胱癌的遠期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09,30(1):53-55
[6] 張保華.淺表性膀胱癌行電切術加膀胱灌注的治療現狀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4,20(24):13-15.
[7] 張海濱.經尿道診斷性膀胱腫瘤電切在膀胱癌準確分期的臨床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3,19(5):113-114.
[8] 陳毅章.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加化療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2013,33(9):50-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34
山東 252000 聊城市復退軍人醫院泌尿外科(劉煥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