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
嗎丁啉、奧美拉唑聯合中藥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80例臨床分析
黃珍
目的 觀察嗎丁啉、奧美拉唑聯合中藥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40),對照組采用西藥嗎丁啉+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藥降逆湯加減治療。比較2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血清胃動素、胃泌素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9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7.5%,觀察組治療后血清胃動素(298.4±30.2)pg/ mL、胃泌素(136.1±40.2)pg/mL顯著高于對照組(205.7±38.4)pg/mL、(114.2±30.5)pg/m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嗎丁啉;奧美拉唑;降逆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腸酸性胃液過多,或膽汁反流進入食管內導致人體食管黏膜出現炎癥、潰瘍、糜爛及纖維化等癥狀,為消化系統常見病[1]。臨床多采用西藥奧美拉唑聯合嗎丁啉治療,但長期使用療效不甚理想,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2]。本研究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效果,與西藥奧美拉唑+嗎丁啉治療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為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醫院內1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入院時均有反酸、燒心、吞咽痛、反胃、呃逆、胸骨后燒灼感等臨床癥狀,經X線鋇餐及胃鏡檢查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4.6±4.3)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44.9±4.8)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方法 根據患者由胃食管反流典型癥狀,上腹疼痛、不適、胸骨后燒灼感、胸痛等癥狀,實驗室輔助檢查可見胃-食管反流、食管狹窄或食管裂孔疝等即可確診。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嗎丁啉聯合奧美拉唑治療。于每日餐前30 min口服嗎丁啉(西安揚森制藥有限公司,規格:10 mg×30片,批號:20110514)10 mg,每天3次。每天早餐前30 min口服奧美拉唑(湖南康普制藥,規格:20 mg×14粒,批號:20120419)20 mg。治療4周為1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西藥用藥及用法同對照組,中藥采用自擬和胃降逆湯加減。方由:甘草、黃連各3 g,陳皮、姜半夏、旋覆花、郁金各10 g,代赭石、烏賊骨、煅瓦楞子各20 g組成。有口臭、反酸明顯者加用竹茹10 g,蒲公英20 g;有泛吐清水者加用干姜10 g,吳茱萸5 g,丁香g;有噯氣者加用降香10 g,沉香3 g;有胸骨后疼痛者加用延胡索15 g,五靈脂10 g;有舌苔膩者加用砂仁4 g,苡仁12 g。水煎服,每天1劑,4周為1療程,連續治療2療程。
1.4 療效評價標準 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胃脘痛的療效標準判定治療效果[3],即:經治療后,患者胃脘痛相關臨床癥狀消失,實驗室輔助檢查X線鋇餐造影及胃鏡檢查恢復正常為顯效;經治療后,患者胃脘痛癥狀緩解,發作次數減少,其它臨床癥狀減輕,實驗室輔助檢查鋇餐造影及胃鏡檢查有好轉為有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實驗室輔助檢查X線鋇餐造影及胃鏡檢查未見明顯變化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效果比較 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1,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2組治療前后血清胃動素、胃泌素情況比較 2組治療前血清胃動素、胃泌素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血清胃動素、胃泌素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血清胃動素、胃泌素變化情況(x±s,pg/mL)
反流性食管炎屬祖國傳統醫學“胃脘痛”、“噎嗝”等病證范疇,病因與情志不暢,飲食失調,勞累過度有關[4]。情志不暢,郁怒而傷肝,肝失疏泄,橫逆犯胃;飲食失調、過度煙酒,損傷脾胃,導致氣機阻滯。本病目前尚缺乏統一的中醫辨證分型方法及標準,常有肝胃郁熱、痰氣郁阻、脾胃濕熱、胃陰不足、肝胃不和、脾胃虛弱6型[5]。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中焦氣機阻滯。臨床治療主要以疏肝和胃,理氣通降為主。
降逆湯為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方,方中黃連瀉心清火,吳茱萸行氣解郁、引熱下行,竹茹清熱降逆,枳殼疏肝理氣,烏賊骨和胃止痛,半夏、陳皮、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陳皮、枳實理氣化痰,白芨止血消腫,諸藥合用共奏降逆解痙,抗炎鎮痛之功效,從而迅速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各項臨床癥狀,恢復食管黏膜組織學性質[6]。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7-8],降逆湯具有抗菌、解痙、調整胃腸平滑肌收縮、健胃、促進食管黏膜修復及潰瘍面愈合等功能。
本組研究中在西藥對癥治療的基礎加用中藥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治療后胃動素、胃泌素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胃動素、胃泌素為反應胃、腸道蠕動,胃酸分泌、胃竇收縮、胃腸道粘膜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對反流性食管炎臨床效果更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慧.和胃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J].求醫問藥,2014,10(7):806-807.
[2] 劉輝華.疏肝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116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3,27(9):598-599.
[3] 姜廣兵,張大偉.奧美拉唑及嗎丁啉聯合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J].求醫問藥,2013,11(2):485-486.
[4] 黃海麗,郭菊清,萬強.和胃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34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9,25(12):786-787.
[5] 楊杰.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流行食管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4,29(3):414-416.
[6] 陳麗華.和胃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18(1):50-51.
[7] 陳欣童,黃曉軍,蘇崢,等.奧美拉唑及嗎丁啉加中藥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對比觀察[J].中山大學學報,2013,25(2):164-168.[8] 陳昱倩,劉萬里,李學良.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150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19(25):2664-26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103
陜西 715600 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醫院內1科(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