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華 劉嘉
摘要:做好水庫安全工作對保障水庫的正常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庫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專家學者和普通大眾的關注,如何做好水庫安全工作,成為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就水庫安全管理做出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水庫;安全管理;策略
水庫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水庫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水庫加強管理,對保障居民生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居民的安全意識逐漸加強,對水庫的安全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水庫安全管理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水庫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水庫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最基本的供水之外,在防洪、灌溉、發電、養殖甚至是旅游等方面水庫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推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保障城鄉居民的生命安全,做好水庫安全的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水庫可以抬高水位、攔蓄水量,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同時水庫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要保障水庫安全就必須確保水庫大壩的安全。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更要加強對水庫大壩的管理工作,一旦水庫大壩失事,那么就會給下游地區的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土地淹沒的同時,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沒法保障。垮壩失事是很常見的,法國、美國、意大利都有曾經有過垮壩失事的經歷,給國家到來巨大的損失和沉重的災難,造成很大的社會影響。在我國垮壩失事的例子也很多,雖然其中以中小型壩為主,但是仍然給我國的經濟帶來很大的損失。
我國的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失事,造成京廣鐵路線的局部沖毀,同時造成大量人員的傷亡,是我國最嚴重的一次潰壩實例。溝后水庫、洞口廟水庫的失事不僅造成大量人員的傷亡,同時給我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隨著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迅速發展,政府對水庫大壩的安全越來越重視,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二、做好基礎工作,保障水庫安全運行
我國水資源分布極為不平衡,為了加強水資源的利用,我國在各個地區展開了筑壩修庫工作,在發揮水庫防洪灌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外,對其安全也給予了廣泛的關住。為了做好水庫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扎實的做好每一項基礎工作,加強對水庫的安全管理,這樣才能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
1、對水庫大壩進行安全鑒定
按照相關規定,做好水庫大壩的安全鑒定工作對加強水庫安全管理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將其擺在重要位置,并認真落實。《水庫大壩安全鑒定辦法》中明確規定,大壩建成之后要定期對大壩進行安全鑒定,一般大壩初次蓄水之后的2~5年之內,要對大壩進行首次安全鑒定,對于運行期間的大壩,一般6~10年就要對大壩進行一次安全鑒定,但是如果在大壩運行期間發生特大洪水、地震、或者是其他異常現象時,要及時的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大壩進行全面的鑒定工作。
大壩安全鑒定的內容主要有六部分:洪水標準復核、質量分析評價、抗震復核、安全綜合分析、運行情況分析、結構穩定和滲流穩定分析[1]。根據水庫大壩的鑒定結果,水庫大壩的主管部門和管理單位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保障水庫大壩的安全,以免發生潰壩等安全事故。
2、落實管理經費
在水庫安全管理中,維護管理經費無法落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未能很好解決的難題,尤其是在小型水庫的管理中,這種問題更加突出,這樣勢必會對水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
在實際情況中,水庫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很多的缺陷,由于維修管理經費沒有落實,在水庫安全管理工作中,通常會出現以下兩個問題。首先管理力量比較薄弱,導致工作不到位,其次有些小型的水庫根本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
目前,大中型水庫的主要收入來源于供水、發電,小型的水庫則靠養魚。在我國,用水大戶灌溉水費普遍較低,且水費長期收繳不到位,這就使水庫的收益偏低,同時水庫承擔著重要的防洪工作,其社會效益沒有得到補償[2]。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利于我國水庫的維修與保養,同時連簡單的再生產工作都無法維系,因此要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就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拓寬籌資渠道,有些水庫承擔著防洪的重要責任,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措施逐步提高灌溉水費,同時保障水費及時收繳。其次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水土資源。水庫管理單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開展養魚、旅游等經營項目,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水庫的工作環境。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籌措,用來做好水庫的加固工作,同時補償水庫承擔的社會效益。
3、健全管理機構
對水庫進行管理時,要對水庫進行分類。可以按照書庫的規模大小和重要程度對已有的水庫進行必要的分類,然后按照不同的分類設置相應的管理人員對水庫進行管理。為了確保水庫的安全,水庫管理人員要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對水庫工程進行定期的檢查觀測,同時做好水庫保養工作。對工程動態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樣才能隨時的了解工程情況,消除工程缺陷。除此之外,對天氣狀況的變化也要進行了解,掌握雨水、雨情。對于需要加固的水庫一定要及時的加固,由于特殊原因未采取加固措施的,一定要制定好保壩應急措施。
4、完善監測設施
造成大壩失事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因為工程原因,可以采用一些適當的方法對工程進行監測,及時的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問題進行處理。大壩安全監測項目分為四類:變形監測、滲流監測、應力、應變及溫度監測或壓力監測、環境監測[3]。通過對這幾個方面的監測,能夠對大壩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及時更新大壩監測儀器,儀器損壞時要及時的更換或者對儀器進行修理。小型水庫也要設置監測設施,加強對大壩的監測工作,真正保障大壩的安全。
結束語: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就要做好水庫除險工作,只有真正的將水庫除險工作落到實處,才能減小水庫的安全隱患,保障水庫安全運營。同時還要實施有效的管理,這是水庫發揮綜合效益的基礎。另外制定相關的法規,為水庫安全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 水利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小型水庫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J].江西政報,2002,13:19-20.
[2] 孫繼昌.中國的水庫大壩安全管理[J].中國水利,2008,20:10-14.
[3] 鄭長進.水庫安全管理的思考與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8,11:906-907.
作者簡介:馬忠華(1981-),男,山東臨邑人,學歷:大學,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