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丙軍 林靖凌 何秀芬


摘要:研究乳油、懸浮劑、水乳劑3種不同劑型對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中殘留消解動態的影響。按高劑量(有效成分濃度187.5 mg/kg)施藥1次后,苯醚甲環唑乳油、懸浮劑、水乳劑3種劑型的消解半衰期分別為13、12、12 d。以高劑量、低劑量(有效成分濃度125.0、187.5 mg/kg)2個濃度分別在香蕉上施用3種不同劑型的苯醚甲環唑,結果表明,乳油、懸浮劑、水乳劑3種劑型的苯醚甲環唑以相同的施藥濃度施用在香蕉上以后,消解規律相似,在香蕉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別為13、12、12 d。乳油、懸浮劑、水乳劑3種劑型對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上的消解動態影響不大。
關鍵詞:農藥劑型;苯醚甲環唑;農藥殘留
中圖分類號: TQ450.2+6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3-0279-02
農藥對于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農產品產量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農藥殘留所帶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農藥消解、殘留也成為當前農業、食品等行業的研究熱點。農藥在使用過程必須加工配制成各種類型的制劑才能使用,目前我國使用最多的劑型包括乳油、懸浮劑、水乳劑、緩釋劑等[1-3]。傳統的農藥殘留研究重點集中在農藥殘留的檢測分析方法、農藥在不同作物中的殘留與消解、農藥殘留對于人體安全性評估等方面,關于農藥劑型及其在作物中的殘留、消解報道較少。苯醚甲環唑(difenoconazole)是一種新型的三唑類低毒殺菌劑,具有高效、廣譜、低毒、用量低等特點。苯醚甲環唑屬于內吸性殺菌劑,主要作用是抑制甾醇脫甲基化,被廣泛應用于果樹、蔬菜等作物,能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點落葉病、白粉病、褐斑病、銹病、條銹病、赤霉病等[4]。已有的文獻報道通常集中在苯醚甲環唑的殘留分析方法[5-9]及其在作物中的殘留消解等方面[10-14],關于苯醚甲環唑不同劑型對其殘留消解的影響目前尚未見報道。本研究以乳油、懸浮劑、水乳劑3種劑型的苯醚甲環唑作為研究對象,以香蕉為材料,研究3種劑型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上的殘留消解動態,以期為香蕉生產中苯醚甲環唑的劑型選擇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5%苯醚甲環唑乳油(江蘇耕耘化學有限公司)、30%苯醚甲環唑懸浮劑(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20%苯醚甲環唑水乳劑(海南正業農藥化工有限公司)。香蕉品種為海南省??谑兄髟云贩N巴西香蕉。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香蕉種植基地進行試驗,土壤有機質含量15.8 g/kg,陽離子代換量15.3 cmol/1 000 g,pH值為6.0。試驗期間平均氣溫26 ℃,降水量390 mm。
1.2 儀器與試劑
Thermo Trace GC ultra氣相色譜儀-氮磷檢測器(GC-NPD)(美國熱電公司);FJ-200型高速分散均質機(上海標本模型廠);WS-16噴霧器(山東衛士植保機械有限公司);R-210旋轉蒸發儀(瑞士Buchi公司)。乙腈、丙酮、正己烷、NaCl均為分析純,其中NaCl在140 ℃下烘烤4 h備用。
1.3 田間試驗
1.3.1 消解動態試驗設計
采用1次施藥、多次取樣的方法進行不同劑型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上的消解試驗。香蕉果穗斷蕾后3~4周,選擇長勢良好、果實生長較為一致的香蕉作為試驗對象,每2株作為1個試驗小區,每小區重復3次。用187.5 mg/kg不同劑型的苯醚甲環唑進行全株噴霧施藥1次,分別于施藥后 2 h、1、3、7、14、21、28、42、60 d采集香蕉果實。同時選擇相同長勢的2株香蕉樹以清水噴霧作為對照。
1.3.2 最終殘留試驗設計
不同劑型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上的殘留試驗采用多次施藥、多次取樣的方法進行。香蕉果穗斷蕾后1周內,選擇長勢一致的香蕉作為試驗對象,每2株作為1個試驗小區,每小區重復3次。用不同劑型的苯醚甲環唑分別以125、187.5 mg/kg進行全株噴霧,施藥次數為3次和4次,施藥間隔為14 d,分別于最后1次施藥后21、35、42 d采集香蕉果實。同時選擇相同長勢的2株香蕉樹以清水噴霧作為對照。
1.3.3 田間試驗方法
選擇風速小于3 m/s的天氣,避免在高溫(高于40 ℃)、雨、霧天氣施藥,先用清水噴對照區,再按照劑量由低到高依次施藥,每株樹用藥液0.4~0.6 L。分別在每株香蕉樹的上中下不同部位采集香蕉果實4 ~6個,每次每小區共采集 12~15個香蕉果實,同時采集對照區香蕉果實。樣品采集后切成小塊,混勻后用四分法縮分保留約 250 g,用組織搗碎機粉碎混勻,裝入封口塑料袋待測,放入 -20 ℃ 冰柜中保存[15]。
1.4 樣品分析
參照前人提出的方法[4]分析香蕉中苯醚甲環唑的殘留量。采用乙腈勻漿提取香蕉中的苯醚甲環唑,加入NaCl后劇烈振蕩,靜置,使乙腈相與水相分層,取上層乙腈相減壓蒸干后使用GC-NPD法進行測定。色譜條件為:色譜柱為 ZB-35 (15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溫為120 ℃保持 0.5 min,隨后以35 ℃/min升溫至280 ℃,保持8 min;進樣口溫度:260 ℃;NPD溫度為300 ℃;載氣:氮氣,純度≥99999%,流速為1.5 mL/min;進樣量:1.0 μL;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
2 結果與分析
2.1 檢測方法
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中的檢出限為0.010 mg/kg,分別在0.02、0.20、1.00 mg/kg 3個濃度進行添加回收率試驗,回收率為85%~107%,說明本方法可以滿足香蕉中苯醚甲環唑殘留的分析需求。
2.2 消解動態endprint
由圖1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延長,3種不同劑型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中的殘留量均逐漸下降。3種不同劑型苯醚甲環唑均遵循相同的指數型消解規律。施藥后2 h苯醚甲環唑乳油在香蕉上的原始沉積量為0.850 mg/kg,消解動態方程為C=0.772 6e-0.053 2x,半衰期為13 d。施藥后2 h苯醚甲環唑懸浮劑在香蕉上的原始沉積量為0.989 mg/kg,消解動態方程為C=0.973 1e-0.055 7x,半衰期為12 d。施藥后2 h苯醚甲環唑水乳劑在香蕉上的原始沉積量為0.901 mg/kg,消解動態方程為C=0.666 3e-0.059 6x,半衰期為12 d。
2.3 最終殘留
在苯醚甲環唑濃度125、187.5 mg/kg下,以14 d為施藥間隔,進行3次和4次施藥處理,分別于最后1次施藥后21、35、42 d采集樣品,測定苯醚甲環唑殘留量(表1)。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3種劑型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中的殘留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受施藥劑量、施藥次數的影響,同一時間采集的香蕉果實中農藥殘留量不同??傮w而言,藥劑施用濃度越高,次數越多,在作物上的殘留量也越高,但并不全部呈正相關關系,可能還受植株個體長勢、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施用農藥后,農藥殘留量受溫度、濕度、pH值、降水量、農藥制劑、施藥濃度、土壤營養狀況、 蔬菜種類等各種因素的影響[16]。本研究表明,乳油、懸浮劑、水乳劑3種劑型的苯醚甲環唑以相同的施藥濃度施用在香蕉上后,不同劑型苯醚甲環唑具有相似的消解規律,在香蕉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別為13、12、12 d。說明本試驗所使用的乳油、懸浮劑、水乳劑3種劑型對于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上的消解動態影響不大,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施藥過程中,均使用水作為溶劑對農藥進行稀釋,劑型對消解半衰期所帶來的差異已經不顯著。施用3種劑型的苯醚甲環唑后,其殘留水平總體規律均為施藥4次的殘留量大于施藥3次,施藥高濃度大于低濃度,這與消解動態試驗結果相符合。 苯醚甲環唑屬于消解較慢的農藥,施用后殘留半衰期通常為3 ~ 12 d[10]。本研究結果表明,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中的殘留消解半衰期為12~13 d。劑型不是影響農藥在作物中的殘留、消解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李偉雄. 農藥劑型懸浮劑及其應用前景[J]. 廣東農業科學,2007(6):63-65.
[2]王以燕,宋俊華,趙永輝,等. 淺談我國農藥劑型名稱和代碼[J]. 農藥,2013,52(10):703-709,716.
[3]馮建國,張小軍,于 遲,等. 我國農藥劑型加工的應用研究概況[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3,18(2):220-226.
[4]張學強,陳 歆,韓丙軍. 氣相色譜法測定香蕉和土壤中苯醚甲環唑殘留[J]. 熱帶農業科學,2011,31(7):60-62,92.
[5]胡瑞蘭,龔道新,劉靈寧,等. 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在水稻中的殘留分析[J]. 農藥,2010,49(3):194-196.
[6]代雪芳,毛 佳,張雪燕,等. 苯醚甲環唑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殘留分析方法研究[J]. 分析實驗室,2010,29(5):66-68.
[7]張新忠,羅逢健,陳宗懋,等.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茶葉、茶湯和土壤中氟環唑、茚蟲威和苯醚甲環唑殘留[J]. 分析化學,2013,41(2):215-222.
[8]沈偉健,楊雯筌,沈崇鈺,等. 氣相色譜-負化學離子源質譜法檢測食品中苯醚甲環唑的殘留量[J]. 色譜,2007,25(3):418-421.
[9]安晶晶,劉新剛,董豐收,等.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土壤、蔬菜及水果中苯醚甲環唑和丙環唑殘留[J]. 農藥,2009,48(7):506-508.
[10]代雪芳,毛 佳,尹可鎖,等. 苯醚甲環唑在香蕉中的殘留及消解動態[J]. 果樹學報,2012,29(3):483-487.
[11]仇 微,王亞南,胡清玉,等. 浸果處理后苯醚甲環唑在貯藏蘋果中的殘留動態[J]. 農藥,2013,52(8):590-592,619.
[12]王 軍,溫家鈞,邊俠玲,等. 柑橘和土壤中苯醚甲環唑殘留動態研究及安全性評價[J]. 西南農業學報,2009,22(3):644-647.
[13]初 春,王志華,秦冬梅,等. 苯醚甲環唑在芹菜及其土壤中的殘留測定和消解動態研究[J]. 中國科學:化學,2011(1):129-135.
[14]安晶晶,劉新剛,董豐收,等. 苯醚甲環唑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殘留動態研究[J]. 環境科學研究,2009,22(7):868-872.
[15]農業部農藥檢定所. 農藥登記殘留田間試驗標準操作規程[M].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16]韓丙軍,謝德芳,呂岱竹,等. 3種農藥在豇豆生產過程中的消解動態[J]. 農藥,2012,51(7):520-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