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莉 楊雙武 楊雙文
2013年1月~2015年1月急診收治25例狗咬傷患者病情分析
姜 莉 楊雙武 楊雙文
目的 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武警8645部隊衛生隊急診收治25例狗咬傷患者病情分析,總結致傷情況及特點,指導日后的臨床工作。方法 通過對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本衛生隊收治的25例狗咬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如患病年齡、就診時間、咬傷部位、急診處理等,并對其進行隨訪,提出日后的防控建議。結果 0~10歲年齡組被狗咬傷情況最為嚴重,11人被咬傷,占44%,這與兒童年齡小,家長看護不周,個人防范意識差有關。被咬傷后<24小時來急診就診人數為14人,占56%。隨訪2個月患者情況良好,其中1例出現傷口丙級愈合。結論防治狂犬病的關鍵是防治狗咬傷,一旦出現狗咬傷,應迅速到醫院救治,并注射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傷口較深者可加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狗咬傷;急診;防治
目前狂犬病仍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一旦感染死亡率為100%。目前的醫學技術尚不能治愈狂犬病,故防治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每年約有2500~3000人因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動物(以狗咬傷最為多見)咬傷、抓傷或動物舔傷口后患狂犬病死亡[1]。我國的狂犬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過去以農村患病者多見,而隨著城市飼養寵物的人增多,城市人口中患狂犬病人數逐年增加,狂犬病從患病到發病死亡,一般在10天~1個月,表現為恐水,怕風,肌肉痙攣,早期會誤診為精神癥狀,晚期迅速死亡。對于狂犬病的救治,預防是重點。故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武警8645部隊衛生隊急診科收治25例狗咬傷患者,總結其致傷情況及特點,指導日后的臨床工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武警8645部隊衛生隊收治的25例狗咬傷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齡5~42歲,平均年齡(20.4±1.5)歲。其中狗咬傷額面部7例,狗咬傷腿部10例(咬傷大腿3例,小腿7例),狗咬傷手指8人。
1.2 治療方法[2]
(1)迅速清洗狗咬傷傷口,盡可能清洗掉狗涎:用3%~5%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沖洗,若傷口較深,注射器伸入傷口內進行灌注多次清洗,務必將傷口沖洗干凈。
(2)酒精消毒:沖洗后立即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碘酒反復擦洗傷口。
(3)暴露狗咬傷傷口:不包扎、不縫合傷口。
(4)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建議患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5)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建議患者在第1個24小時之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6)病毒分離試驗:提取患者的唾液及腦脊液來分離狂犬病病毒病毒,其中唾液的分離率較高。
1.2.2 調查方法 回顧性分析狗咬傷患者的發病年齡、就診時間,統計其例數與構成比及愈后情況。
2.1 25例狗咬傷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 年齡5~42歲,平均年齡(20.4±1.5)歲。其中狗咬傷額面部7例,狗咬傷腿部10例(咬傷大腿3例,小腿7例),狗咬傷手指8例。25例狗咬傷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25例狗咬傷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n)
2.2 25例狗咬傷患者的就診時間 被咬傷后小于24h來急診就診人數為14例,占56%。24~48h來急診就診的人數為8例,占32%;咬傷超過48h后來急診就診人數為3例,占12%。
2.3 25例狗咬傷患者的救治情況 所有25例患者均進行了外科清創手術,傷口清洗充分,17例進行了手術縫合傷口。25例中15例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5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10例在注射了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注射了破傷風抗毒素。5例因個人原因拒絕注射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破傷風抗毒素。
2.4 25例狗咬傷患者的愈后情況 隨訪2個月患者情況良好,均未發生狂犬病,其中只有1例出現傷口丙級愈合,因患者未按規定時間換藥導致,經過引流處理后痊愈。見表2。

表2 25例狗咬傷患者的愈后情況(n)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通過嚙齒類動物傳染給人的一種嚴重的急性傳染病,為乙類傳染病,其致死率為100%。主要為攜帶狂犬病病毒的貓、狗所致。其病發時間的早晚與傷口深淺、病毒的數量及毒力,以及急診清創時的清創不徹底有關。大多數患者有低熱、頭痛等不適表現,繼而出現恐懼表現,如恐水,恐光,恐風等。最后會發生遲緩性癱瘓,病程約6~10d,進展迅速,一般的醫療手段難以控制病情發展,最終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與延髓性麻痹而死亡[3-6]。
本次調查中,0~10歲年齡組被狗咬傷情況最為嚴重,11人被咬傷,占44%,這與孩子年齡小,防范意識差有關。被咬傷后小于24小時來急診就診人數為14人,占56%。被咬傷后<24小時來急診就診人數為14人,占56%,因本衛生隊處于市區,多為寵物犬咬傷,患者大多數能及時就醫。防治狂犬病的關鍵是防治狗咬傷,一旦出現狗咬傷,應迅速到醫院救治,并注射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傷口較深者可加注射破傷風抗毒素[7-8]。而本次調查當中,有5人因個人原因拒絕注射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破傷風抗毒素。考慮與防治狂犬病的知識不足有關。
綜上所述,狂犬病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仍是不治之癥,防治是關鍵,一旦發生狗咬傷,應及時就醫。
[1] 江濤,諸葛毅,俎德玲,等.農村社區狗咬傷的急診處置與狂犬病預防[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874-875.
[2] 劉佃亮,石增麗.2008年臨沂市河東區狂犬病暴露人群資料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09(8):891-892.
[3] 李明琴.農村地區狗咬傷病例急診處理及流行病學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下旬),2013(7):59-6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09年)[EB].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es/ mohjbyfkzj/s3578/200912/45090.him.
[5] 張雁,溫新華,陳志,等.參與式培訓在中學生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9(2):221-222.
[6] 趙永春,張雁,溫新華,等.加快開展公眾規范化急救知識普及培訓活動——評價多媒體急救培訓軟件[J].當代醫學,2005,11(5):50-51.
[7] 錢列民.開放性骨折患者傷口分泌物的細菌培養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5):4834-4835.
[8] 曹珺.清創術中患者病情變化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當代醫學, 2009,15(33):108-109.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January 2013 - January 2015 two years between 8645 Armed Forces emergency medical team treated 25 cases of dog bites patient's condition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y, to guide future clinical work.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 patients with dog bites in January 2013 - January 2015 two years between my health team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such as the prevalence of age, treatment time, the bite sit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its follow-up,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sults From 0 to 10 age group is the most serious dog bites, 11 people were bitten, accounting for 44%, which younger children, the parents care and attention, personal awarenes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 After being bitten by <24 hours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capacity of 14 people, accounting for 56%. 2-month follow-up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s good, 1 case of Class C wound healing. Conclusion The key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abi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og bites, dog bites once, should be promptly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rabies or rabies immune serum globulin, deep wounds may increase injection of tetanus antitoxin.
Dog bites; Emergency; Preven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21
河北 050000 武警8645部隊衛生隊 (姜莉) 066001 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北省軍區秦皇島離職干部休養所 (楊雙武) 071015 中國人民解放軍66105部隊衛生隊(楊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