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卉芹 師貢娟
超聲與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比較
侯卉芹 師貢娟
目的 比較超聲與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哮喘患兒100例,隨機均分為2組(n=50)。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氧氣驅動霧化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比較2組療效。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咳嗽、肺部哮鳴音、喘憋等的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氧驅動霧化吸入相對于超聲吸入治療小兒哮喘,臨床效果好,住院時間短,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超聲霧化吸入;氧驅動吸入;小兒哮喘
小兒哮喘是兒科常見且多發的慢性疾病,發病率占整個兒童疾病的0.5%~3.4%[1]。近年來,小兒哮喘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因具有病因復雜、治愈效果差的特點,嚴重影響了患兒的健康,若治療不及時,易誘發心力衰竭等疾病[2]。以往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治療為主,如給予口服止喘、抗炎及抗過敏藥物等,具有依從性差、治療效果不佳、病程遷延難愈等缺點。霧化吸入治療的引入,改善了臨床效果,具有迅速控制哮喘的目的[3]。本研究對超聲與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河南省永城市中心醫院收治的哮喘患兒100例,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平均分為2組(n=50)。患者均符合全國兒科哮喘協會防治組制定的小兒哮喘的診斷標準[4],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結核及氣管異物等疾病。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8歲,平均年齡(5.2±1.0)歲;病程7~20d,平均病程(17.5±5.0)d;其中輕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1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3~8歲,平均年齡(5.7±1.0)歲;病程6~20d,平均病程(18.0±6.0)d;其中輕度病情22例,中度病情18例,重度病情
10例;2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患兒入院后均給予常規的基礎治療,具體包括吸氧、化痰、止咳、抗感染等,并在此基礎上將布地奈德混懸液(<4歲1mL,4~6歲1.5mL,7~12歲2mL)、硫酸沙丁胺醇0.25mL,并加生理鹽水3mL給予霧化吸入治療。觀察組采用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方法,2次/d,15~20min/次;對照組給予超聲霧化吸入的方法,2次/d,15~20min/次。同時叮囑2組患兒的家屬每次霧化后為患兒進行翻身扣背,以利于痰液的排出。2組患兒均給予1個療程(7d)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兒咳嗽、喘憋、肺部哮鳴音的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 (1)治愈:1個療程后,患兒的咳嗽、喘憋等癥狀消失、氣促<40次/min,心率恢復正常、肺部哮鳴音消失視;(2)好轉:若患兒的咳嗽、喘憋等癥狀明顯減輕、氣促得到緩解,肺部哮鳴音明顯減少;(3)無效:若患兒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5]。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愈30例,好轉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治愈20例,好轉12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64%。觀察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n(%)]
2.2 患兒不同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咳嗽、肺部哮鳴音、喘憋等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不同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2組患兒不同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
哮喘作為小兒的多發病與常見病,有著較為明顯的節律性、可逆性、發作性、季節性等。誘發小兒哮喘的因素主要包括運動、飲食、藥物、氣候、感染、遺傳以及先天性過敏體質等,其主要的病理學改變為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與肥大,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胸悶、咳嗽、氣促、反復性喘息等,其治療原則是預防哮喘復發、控制急性發作與去除發病誘因。霧化治療已經成為WHO推薦的首選治療小兒哮喘的方法,其能使高濃度的藥物直達病變,迅速緩解癥狀[6]。因霧化治療吸入藥物量小,消除速率高,不良反應小,避免了全身給藥產生的不良反應[7]。同時,霧化吸入技術簡便,對患兒的配合要求不高,對咽部刺激小,依從性好,更適用于嬰幼兒哮喘的治療[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咳嗽、肺部哮鳴音、喘憋的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氧驅動霧化吸入相對于超聲吸入治療小兒哮喘、臨床效果好、住院時間短,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艾美蓮,花響嶺,胡新和.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比較[J].當代醫學,2009,15(2):11-13.
[2] 黃全發.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0,16(21):17-18.
[3] 馮葉維.超聲與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1):56-57.
[4] 王海英,夏美華.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護理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312-313.
[5] 陳本輝.氧驅動霧化吸入控制小兒哮喘急性發作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4):170-171.
[6] 張夫玲,楊梅.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4):1818-1819.
[7] 彭暢.氧驅動霧化吸入沐舒坦治療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期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25):52-53.
[8] 宋俊偉,王麗莎.氧驅動霧化治療小兒哮喘急性發作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3(10):1266-12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15
河南 476600 河南省永城市中心醫院 (侯卉芹 師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