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生
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治療小兒鞘膜積液和隱睪癥的臨床療效分析
胡永生
目的 探討基層醫院采用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在小兒鞘膜積液、隱睪癥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并與傳統手術切口進行對比研究。方法 選取小兒鞘膜積液和隱睪癥患兒120例,隨機均分為2組(n=60)。改進組選取采用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治療小兒鞘膜積液和隱睪癥,對照組采用傳統腹股溝斜切口進行治療,并比較2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切口外觀等。結果 改進組患兒切口長度、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改進組術后切口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治療小兒鞘膜積液、隱睪癥具有切口小、易操作、切口美觀無明顯瘢痕、住院時間短、費用低,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
腹橫紋橫形小切口;皮膚拉攏法;鞘膜積液;隱睪癥
小兒鞘膜積液在新生兒中發病率很高,但大部分可自然消退,因此1歲以內小兒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過去認為,小兒鞘膜積液的發病機制是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去平衡形成,其手術方法也參照成人鞘膜積液的術式采用腹股溝斜切口行鞘膜切除翻轉,該術式組織損傷大,術后易出現并發癥,住院時間長。隱睪癥系先天發育異常,發病率為0.7%~0.8%[1]。隱睪惡變程度相比于正常睪丸高出20~40倍,隱睪組織學異常是導致惡變的基礎[2]。目前,臨床上治療隱睪的方法主要為激素和手術治療,多數學者和專家認為激素治療多用于術前[5]或術后的輔助治療[3-4],治療手段仍以手術治療為主。目前,隱睪的治療包括激素治療和手術治療[6]。本研究對收治的120例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遂川縣巾石鄉中心衛生院收治的小兒鞘膜積液和隱睪癥患兒120例,隨機均分為2組(n=60)。120例小兒鞘膜積液、隱睪癥患兒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分為2組。改進組行腹橫紋橫行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對照組行傳統手術。2組患兒在年齡、病程、鞘膜積液體積等基線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小兒家屬均在知情同意下簽署手術同意書,自愿接受手術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見表1。

表1 2組患兒一般資料的比較(x±s)
1.2 手術方法 改進組:取患側恥骨結節上方即外環體表投影處的順皮膚腹橫紋橫形小切口長1.5~2.0cm,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淺筋膜;將切口向外下方牽開,暴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及其外環,鈍性分離精索及提睪肌筋膜和提睪肌,尋找到鞘膜積液處后打開,將鞘膜內容物還納入腹腔,向鞘狀突方向分離至內環口處;在內環處切斷鞘狀突,高位結扎并貫穿縫扎,創面和遠端鞘膜囊嚴密止血;另外隱睪癥手術方法為切口相同,在腹股溝處尋找到隱睪,檢查隱睪無惡變后沿精索及提睪肌筋膜游離至內環處,將睪丸下降至陰囊并固定,徹底止血后將精索及睪丸解剖復位,逐層縫合皮下組織,皮膚用組織鉗對合后用創可貼拉攏,無菌紗布包扎切口。對照組:采用腹股溝斜切口后其余手術方法同上述手術方法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手術情況比較 2組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成功率為100.00%,2組患兒在手術切口長度、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2 2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
2.2 2組患并發癥情況及恢復情況 改進組患兒術后切口感染1例(1.7%),陰囊血腫2例(3.3%),無鞘膜積液復發,切口瘢痕細小如線狀,且與皮紋一致。對照組術后陰囊血腫3例(5.0%),無鞘膜積液復發,切口瘢痕明顯而大,拆線之后切口遺留蜘蛛楊瘢痕。改進組術后切口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歲以內嬰兒鞘膜積液有自行消退的機會,可不急于手術。但如果張力較高,可能影響睪丸血液循環,導致睪丸萎縮,應手術治療。腹股溝斜切口鞘膜囊或疝囊頸高位結扎術是治療小兒交通性鞘膜積液和腹股溝斜疝的傳統方法[7]。恥骨上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手術是目前一種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等優勢,且術者能在肉眼直視下進行手術操作,最大程度避免因手術操作失誤損傷腹股溝,有效地預防術后復發,手術過程中無須將腹外斜肌切開,能有效地避免損傷腹股溝神經,預防復發,同時對精索的刺激輕微,不良反應低[8]。本研究應用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手術治療小兒鞘膜積液、隱睪癥體會如下:(1)組織損傷輕:術中出血量少,在手術中不需要切開腹外斜肌肌腱膜,最大限度避免手術操作損傷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引發的疝復發[9];(2)縮短手術時間: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手術操作步驟更加精簡,極大程度縮短了手術時間,進而可減少麻醉劑的用量,促進手術安全性的提高;(3)住院費用低: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組住院時間短,平均住院總費用較傳統切口組低約46%,在山區及低收入地區具有重要意義;(4)切口愈后好:腹橫紋橫形小切口是沿皮紋切開,切口皮膚采用創可貼拉攏法,術后無需縫合,切口能線狀愈合,切口瘢痕細小如線狀,且與皮紋一致。傳統的手術方法,多采用腹股溝斜切口,有切口大、創傷大、出血多、術后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愈后切口瘢痕大等缺點。
綜上所述,腹橫紋橫形小切口并皮膚拉攏法治療小兒鞘膜積液、隱睪癥切口小且術后無瘢痕,操作簡單,對術者技能要求相對不高,術后患兒恢復快且復發率低,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有效地減輕患者家庭壓力,可在基層醫院廣泛推廣應用。
[1] 李志軍,馬建新.隱睪的研究進展[J].洛陽醫專學報,2001,19(4):36-38.
[2] 劉新福,李歡誠,陳春延,等.隱睪癥睪丸引帶異常的臨床意義[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4):275-276.
[3] Udagawa K,Takeda M,Hosaka M,et al.Recovery of spermatogenesis by high dose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 treatment in rat cryptorchid testis after orchiopexy[J].J Urol,2002,168(3):1279-1283.
[4] Przewratil P,Paduch DA,Kobos J,et al.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in children with undescended testicle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J].J Urol,2004,172(3):1112-1116.
[5] Han WK,Kim JH,Hong CH,et al.Structural evidence against hormonal therapy for cryptorchid testis:abnormal gubernacular attachment[J].J Urol,2004,171(6 Pt 1):2427-2429.
[6] 于啟海,吳榮德,王剛,等.腹腔鏡診治未觸及睪丸的隱睪42例[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5(9):715-716.
[7] 周福金,王夫.經精索近側入路疝囊或鞘突管高位結扎治療小兒斜疝、鞘膜積液[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5(9):717.
[8] 李韶山.針孔式切口治療腹股溝疝108例[J].使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20(1):78-79.
[9] 李勇.小切口治療小兒腹股溝疝47例臨床分析[J].中國廠礦醫學,2001,14(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39
江西 343900 遂川縣婦幼保健院(胡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