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金
動態增強MRI與乳腺鉬靶診斷乳腺癌的價值比較
周禮金
目的 對比分析動態增強MRI(DCE-MRI)與乳腺鉬靶對乳腺癌診斷的價值。方法 選取行乳腺腫塊檢查的患者109例,根據病理活檢結果(病灶128處,良性腫塊79處,乳腺癌49處),對比分析檢出率與準確率。結果 DCE-MRI檢出病灶114處,檢出率89.06%,準確檢出乳腺癌42處,敏感度95.5%,鉬靶檢出病灶120處,檢出率93.75%,準確檢出乳腺癌37處,敏感度80.4%。結論 DCE-MRI病灶檢出率略低于乳腺鉬靶,但敏感度與特異度均較高,適用于進一步診斷及確診;乳腺鉬靶檢出率高,適用于早期診斷及篩查。
動態增強MRI;乳腺鉬靶;乳腺癌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乳房疾病,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男性也可發生乳腺癌,發生率為1%~2%[1]。乳腺鉬靶攝影是乳腺癌檢查的常用方法,早期MRI因設備及軟件限制,診斷率較低。近年來隨著改進與發展,MRI的診斷率明顯提高,DCE-MRI亦作為乳腺癌檢查的重要方法廣泛應用[2]。本研究為更好的指導臨床診斷,對收治的109例乳腺腫塊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行乳腺腫塊檢查的患者109例,其中男4例,女105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41.3±6.8)歲。門診體檢均觸及乳房腫塊,患者同時行DCE-MRI與乳腺鉬靶檢查,病理證實,病灶共128處,腫塊直徑3~40mm;包括良性79處,癌變49處。
1.2 使用設備
1.2.1 X線鉬靶攝影機意大利Gitto全數字化X線鉬靶攝影機,常規用攝軸位及外側斜位,參數自動選擇。
1.2.2 核磁共振掃描儀 SIEMENS ESSENZA1.5T核磁共振掃描儀,專業乳腺雙側線圈,患者俯臥,乳房自然垂入緊貼線圈。行乳腺平掃,矢狀位,常規FSE序列行T1加權(T1WI)及T2加權(T2WI)掃描。動態增強掃描,軸位。增強對比造影劑采用釓-二乙烯五胺乙酸(GD-DPTA),使用劑量為0.3mL/kg,快速推注,注藥前后,及時給予患者掃描各1次。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乳腺鉬靶攝影檢查結果 使用X線鉬靶攝影機共檢出病灶120處。20例腫塊伴有成簇或區域性分布,29例出現針尖樣鈣化影,10例在腫塊邊緣表現毛刺征,3例可見腫大的腋下實心淋巴結,2例腫塊邊緣現模糊影,7例可在腫塊內見血管增粗影,3例可見泥沙樣鈣化灶成片分布。由乳腺鉬靶攝影結果診斷乳腺癌46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30例,導管原位癌7例,小葉原位癌4例,髓樣癌4例,Paget病1例。乳腺良性腫塊74例。對比病理檢查結果,正確診斷乳腺癌37例,敏感度80.4%,正確診斷良性腫塊63例,特異度85.1%,漏診率22.9%。
2.2 DCE-MRI掃描檢查結果 使用DCE-MRI掃描儀共檢出病灶114處,13例腫塊伴有成簇或區域性分布,14例出現針尖樣鈣化影,12例在腫塊邊緣出現較長毛刺,3例發現輻射狀改變,腫塊不規則,5例可見腫塊浸潤周邊組織,7例可見腫大的腋下實心淋巴結,4例腫塊邊緣現模糊影,8例可在腫塊內見血管增粗影,3例可見泥沙樣鈣化灶成片分布。由DCE-MRI掃描檢查結果診斷乳腺癌44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28例,導管原位癌8例,小葉原位癌4例,髓樣癌3例,Paget病1例。乳腺良性腫塊70例。對比病理檢查結果,正確診斷乳腺癌42例,敏感度95.5%,正確診斷良性腫塊67例,特異度95.7%,漏診率6.6%。見表1。

表1 DCE-MRI與乳腺鉬靶檢查對乳腺癌診斷價值比較[n(%)]
乳腺癌初期臨床癥狀是乳房腫塊[3],目前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包括乳腺鉬靶攝影和DCE-MRI。乳腺鉬靶攝影在乳腺癌的篩查與診斷方面占有重要地位[4]:具有良好的對比度,空間分辨率高,對軟組織顯示效果很好,微小病灶、細微結構清晰可見;對鈣化灶非常敏感,對于成簇鈣化灶、針尖樣鈣化灶等有特異性[5],有助于良惡性鑒別;技術較成熟,費用經濟實惠,可以減輕患者負擔。同時,乳腺鉬靶攝影的不足之處也越來越凸顯:對致密組織腺體顯示欠佳,位于深層組織的病灶容易因掩蓋而不能正確判斷,易漏診誤診;某些病例乳腺中重度增生伴發小型乳腺癌,乳腺鉬靶顯示不佳,易漏診誤診[6];胸大肌與腫塊的位置關系顯示不明確;腋窩、內乳部位淋巴結不能充分顯示。
DCE-MRI作為新興技術,優點如下:對難以顯現的致密腺體組織部分顯像良好,有助于判斷乳腺增生是否伴發小乳腺癌;對難以清楚顯示的高位和深層部位的乳腺腫塊能顯像良好,大大減少了漏診率和誤診率;乳腺腫塊與胸大肌關系明確,是否有內乳和腋窩淋巴結轉移也能夠正確的分辨,對于腫塊良惡性判斷以及病情程度大有幫助;三維成像方式,簡潔、直觀,利于綜合判斷乳腺腫塊的周圍情況及良惡性[7];顯像具有動態性,可以良好的顯示病灶內血流灌注情況;采用核磁共振原理,沒有輻射,尤其對行化療患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DCE-MRI也具有不足之處:對鈣化灶敏感度差,乳腺腫塊未明顯成型或較小時有可能漏診[8-9];耗時較長及費用較高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乳腺鉬靶攝影快速、經濟、檢出率高,而DCEMRI具有高精度、多層次、多維度、動態顯像等優勢。因此,可使用乳腺鉬靶攝影做初步檢查,對于難以判斷或存在疑問的應積極采用DCE-MRI,有條件者可首先采用DCE-MRI。
[1] 董欣欣,張國祥.鉬靶X線、超聲與MRI檢查對乳腺癌診斷的價值與限度[J].中園社區醫師,2013,15(8):293-294.
[2] 馬發鵬,任偉,常寶,等.乳腺黏液腺癌鉬靶X線與磁共振成像特點及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3,14(4):273-275.
[3] 梁宏,潘惠儀.動態增強磁共振成像對乳腺癌的診斷[J].當代醫學,2012,18(31):67-68.
[4] 鄧春美,蘇建平,譚建槐,等.超聲及鉬靶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的比較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5):33-35.
[5] 陳志明,肖錚.鉬靶X線、超聲及MRI在乳腺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2013,11(4):416-419.
[6] 王舉,馮愛強.MRI檢查與全數字化鉬靶攝影在乳腺癌臨床診斷方面的對比研究[J].醫藥論壇雜志,2013,34(3):1-5.
[7] 秦偉.鉬靶X線用于乳房腫塊的診斷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13):99-100.
[8] 程丹,陳瑩.常規X線鉬靶攝像與乳腺MRI檢查的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3,3(4):117.
[9] 張培平,邱維加,戴文海,等.MRI動態增強曲線結合DWI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1,16(9):9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74
江西 332000 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 (周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