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性激素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治療觀察
王春梅
目的 探討性激素用于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青春期功血)的療效。方法 52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26),2組均予以常規治療,觀察組應用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治療,對照組予以口服去氧孕烯和乙炔雌二醇治療,比較2組的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8.5%,與對照組的84.6%無明顯差異;觀察組控制出血時間在6~29h之間;完全止血時間在20~91h之間;對照組控制出血時間在
9~25h之間;完全止血時間在21~88h之間,觀察組的控制出血時間以及止血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性激素用于治療青春期功血療效顯著,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治療控制出血及止血時間短,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應用。
功能性子宮出血;青春期;性激素;療效
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青春期功血)是臨床常見青春期女性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病程延長、癥狀加重,誘發嚴重貧血等[1-2]。目前,臨床對本病的治療方式較多,但臨床療效受個體差異以及雌孕激素代謝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應用性激素治療青春期功血,獲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沈陽市蘇家屯區婦嬰醫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52例,年齡12~20歲,平均(16.4±4.2)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17.3±4.2)個月。患者均存在缺血性貧血,其中,27例院前經常規治療無明顯療效。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26),觀察組26例患者,年齡10~19歲,平均年齡(15.0±3.2)歲,患病時間4個月~2年,平均患病時間(14.3±3.8)個月;對照組26例患者,年齡11~22歲,平均年齡(16.1±4.1)歲,患病時間2個月~3年,平均患病時間(19.5±4.5)個月。2組年齡、病程及病情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予以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劑量為2mg/12h~2mg/4h,待出血停止以后逐漸減少劑量,但不得低于前次用量的1/3,劑量維持至血紅蛋白(hemoglobin,Hb)水平恢復正常,然后予以孕激素以撤退出血。對照組予以口服去氧孕烯和乙炔雌二醇,1mg/d或者1.5mg/12h,視出血量而定,連續用藥7d,待出血停止后降低劑量至0.5mg/d維持治療,直至Hb恢復正常以后予以撤退出血。2組均根據出血量予以口服葉酸片、琥珀酸亞鐵或者維生素K1等。對于嚴重貧血并且表現為乏力、虛弱、頭暈者,可予以輸注紅細胞懸液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2組的出血控制時間(即出血量減少時間)及完全止血時間(即出血停止時間)。觀察并記錄2組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用藥6~12h內出血停止或者僅存在少量出血;有效:在用藥12~24h后,患者的陰道出血量減少>2/3;無效:用藥24~48h后患者的陰道出血量并無減少甚至增加。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對52例青春期功血患者止血情況進行對比,其觀察組患者的止血總有效率88.5%大于對照組84.6%,2組的止血總有效率無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青春期功血患者止血情況對比[n(%)]
2.2 止血時間 觀察組在6~29h內控制出血,平均為(20.4±9.2)h;完全止血時間在20~91h之間,平均為(46.9±15.5)h;對照組出血控制時間在9~25h之間,平均(22.9±9.5)h;完全止血時間在21~88h之間,平均(45.2±14.1)h。觀察組的控制出血時間以及完全止血時間均較對照組顯著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控制出血時間與完全止血之間對比(±s)

表2 2組患者控制出血時間與完全止血之間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t=23.6716,aP<0.05;t=10.6588,bP<0.05
?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4例(15.4%)輕度食欲減退以及惡性;對照組5例(19.2%)不良反應,其中,4例惡心以及食欲減退,1例血轉氨酶升高。2組均未見其他嚴重不良反應,均經對癥處理后好轉,均未影響療程,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
青春期功血多因神經內分泌失調或者功能不完善引起,多見于10~21歲人群。由于患者年齡較小,缺乏正確認識,往往延誤治療,導致病情進展。而該階段體內激素水平以及內分泌機制均尚在快速發展變化階段,如不及時診斷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4]。
臨床研究表明,青春期功血的發生以及發展過程中,多種分子生物學機制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血栓素、前列素以及前列環素等誘發螺旋小動脈異常,導致子宮內膜的微循環受到影響而發病。還有學者認為[5],在性激素水平的影響下,水通道蛋白可引起子宮內膜的血管生成障礙,從而誘發出血。故合理選擇性激素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苯甲酸雌二醇是臨床常用性激素注射劑,起效迅速且不良反應少[6-7]。本研究中觀察組以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治療,患者多在1d內控制出血,最快在6h內控制,且多在2d內終止出血,總有效率達88.5%。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雌激素與孕激素序貫治療青春期功血具有顯著療效[8]。本研究中,對照組應用去氧孕烯和乙炔雌二醇序貫口服治療,療效達84.6%,與觀察組相當。但對照組的出血控制時間以及止血時間較對照組顯著延長(P<0.05),可能與口服用藥的生物代謝等因素有關。2組不良反應均較少、較輕,安全性較好。
總之,性激素用于治療青春期功血療效顯著,其中,單用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或雌孕激素序貫治療均可獲得良好療效,不良反應少,但前者控制出血及止血時間更短,值得推廣應用。
[1] 宋成文,連俊紅.性激素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效果分析[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9,23(4):38-40.
[2] 鐘國紅,林彩菊,王雪英,等.性激素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6例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7):1038-1039.
[3] 張碧蓉.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合并重度貧血性激素止血治療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9,9(1):46-47.
[4] 張巖,羅婷.性激素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治療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7):1418-1419.
[5] 陳晶,曾為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0):88.
[6] 余玲玲.米非司酮聯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3,22(10):531-532.
[7] 曾金團.媽富隆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 17(22):50-51.
[8] 王燁.中西結合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2):90-9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99
遼寧 110101 沈陽市蘇家屯區婦嬰醫院(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