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外出務工對農村男女初婚年齡的影響

2015-08-03 22:17:36許琪
人口與經濟 2015年4期

許琪

摘要:使用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從性別差異的視角研究了外出務工經歷對農村男女初婚年齡的影響。發現婚前流動顯著推遲了農村男女的初婚年齡,而且這種推遲效應對男性農民工表現得更加明顯。除此之外,婚前流動的次數、流動距離和是否在婚前返鄉也對農民工的初婚風險具有顯著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也主要針對男性群體。研究認為,男性農民工在城市婚姻市場上的不利地位是導致上述結果的重要原因,人口流動對傳統婚育模式的沖擊是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城鄉人口流動;初婚年齡;性別差異

中圖分類號:C9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49(2015)04-0039-13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4005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農村勞動力背井離鄉,涌入城市尋求工作和發展的機會,農村向城市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人口現象之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69億[1];而在規模龐大的農民工群體中,又以年齡在18-35歲的青年人居多[2]。大量的農村青年流入城市一方面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另一方面,外出務工的經歷也徹底改變了農村青年自身的生活道路和人生的發展軌跡。

對這些進城務工的農村青年來說,“成家”和“立業”是擺在他們面前最為重要的兩件大事[2]。雖然打工掙錢和尋求職業發展的機會是他們離開農村的主要目的,但外出務工的經歷也在潛移默化中重塑著他們對婚姻和家庭的觀念,并且深刻影響了他們的戀愛、婚姻和生育行為。本文著重研究外出務工經歷對農村青年男女初婚年齡的影響。初婚不僅是個體在青年階段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而且會顯著影響生育的年齡,所以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不僅關系到每個農民工自身,而且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人口的再生產。

針對國外移民的研究發現,遷移既可能推遲移民的初婚年齡,也可能對移民進入初婚的時間產生積極影響。主張推遲效應的學者認為,遷移使個體離開了遷出地的婚姻市場,而且移民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遷移造成的不穩定的經濟狀況,所以,遷移會顯著推遲個體進入初婚的時間[3]。還有學者認為,遷移經歷有助于增強移民婚姻觀念的現代性,所以在遷移之后,移民有可能在主觀上更加愿意推遲結婚[4]。但也有研究指出,遷移對初婚年齡產生了提前效應。因為遷移使移民有機會進入更為廣闊的婚姻市場,這有助于他們尋找合適自己的配偶;而且遷移有助于積累婚姻所必須的經濟資源,從而加速婚姻的形成[5]。

在國內,隨著城鄉人口流動規模的增加,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外出務工經歷對農民工初婚年齡的影響。鄭真真利用在安徽和四川4個縣進行的調查數據發現,婚前流動顯著推遲了農村婦女的初婚年齡,而且跨省遷移對女性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更大[6]。曾迪洋利用2012年清華大學“城鎮化與勞動力移民”調查數據也發現,勞動力遷移顯著推遲了移民的初婚年齡,而且發現遷移事件發生的時機和次數也會影響初婚的時間[7]。靳小怡等人利用“浦東新區外來人口調查”數據進一步研究了女性外出務工人員在遷入地的社會交往、居住環境和滯留時間對初婚年齡的影響[8]。但是,既有的研究通常關注流動經歷對女性初婚年齡的影響,而很少綜合男性樣本考察這種影響在男女之間的差異。而筆者認為,從性別差異的視角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很多調查顯示,農村男性青年婚前外出務工的比例高于女性,雖然近年來我國流動人口的性別結構出現了均衡化的發展趨勢[9],但男性依然是農民工群體的主力。與外出務工的農村女性相同,這些年輕力壯的農村男性在流動時也大多處于婚育年齡,所以他們的婚姻問題也需要我們給予足夠多的關注。

其次,與女性農民工相比,男性農民工在城市婚姻市場上遭遇的擠壓更為嚴重[10]。因為在進入城市以后,男性農民工將不得不與城市中的男性青年競爭配偶;而對女性農民工來說,流動則增加了她們與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城市適齡男性青年的交往機會,所以總體來看流動使農村男性處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再加上城市高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男性農民工很難迅速積累到足夠多的在城市結婚所必須的經濟資源,這可能會導致他們不得不推遲結婚。所以筆者認為,流動對男性農民工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可能比女性更大。

基于此,本文將使用2010年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從性別差異的角度對流動和初婚年齡之間的關系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二、數據、變量和模型

本文分析使用的數據全部來自2010年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是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繼1990 年、2000 年第一、第二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后組織的又一次全國規模的調查。該調查采用了按地區發展水平分層的、三階段不等概率(PPS)抽樣方法,樣本覆蓋了除香港、澳門、臺灣之外的中國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調查的內容包括健康、教育、經濟、社會保障、政治、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法律權益和認知、性別觀念和態度9個方面[11]。

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的目標群體是居住在家庭戶內的年齡在18-64 周歲之間的男女兩性中國公民。在設計時,本次調查除了在全國層面進行隨機抽樣之外,還對有外出務工經歷的農村人口進行了專項調查。該專項調查的樣本一部分來自全國調查中符合條件的人員,另一部分來自對農民工群體進行的補充調查。分析時,我們將全國隨機樣本和流動人口樣本合并在一起,并剔除了其中有重復的部分,經過這一步處理的總樣本量為33043人;在去除缺失值以后,分析時實際使用的樣本量為30243人

父母教育程度和職業是導致數據缺失的主要原因。但從樣本的描述性統計結果來看,外出與非外出人員的家庭背景有明顯差異,所以分析時必須控制家庭背景。進一步的分析發現,父母家庭背景缺失的樣本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婚姻狀況等方面與樣本的描述性統計的結果大致相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刪除這些缺失案例依然可以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在所有30243人中,11454人擁有城市戶口,占總樣本量的379%;18789人擁有農村戶口,占總樣本量的621%。在擁有農村戶口的樣本中,初婚前從未流動的有15280人,占農村樣本的813%;初婚前曾經流動的有3509人,占農村樣本的187%。

圖1農村樣本在婚前的流動狀況

圖1分性別和出生隊列描述了農村樣本在婚前的流動狀況。從圖中可以發現,農村男女在婚前流動的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在迅速增加。在1970年以前出生的農村樣本中,無論男女,只有很少的人在婚前外出務工;然而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農村樣本中,男女青年婚前外出務工的比例都超過了50%。除此之外,無論在哪個出生隊列,男性在婚前外出務工的比例都高于女性,這種性別差異在“70后”群體中最大,二者相差約7個百分點。所以總體來看,外出務工對農村青年男女初婚年齡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男性的婚姻受流動影響的比例始終大于女性,這也使得本文從性別差異的視角展開分析變得更有意義。

除了分城鄉和是否流動比較不同人群在初婚時間上的差異之外,本文還研究了婚前流動的次數、流動距離和是否在婚前返鄉等流動特征對農民工初婚年齡的影響。

圖2分性別描述了農村樣本在婚前外出流動的次數。問卷調查了受訪者前三次流動的時間,我們根據第二次的流動時間是否早于初婚時間來判斷受訪者是否有過多次流動。總體來看,無論男女,在婚前僅有1次流動的比例都較高,而多次流動的比例相對較小。分性別來看,男性在婚前發生1次流動和多次流動的比例都高于女性。

圖3分性別描述了農村樣本的流動距離。問卷調查了受訪者曾經到達的最遠距離,我們根據該變量將婚前已流動樣本分為省內流動和跨省流動兩個部分。從分析結果看,無論男女,跨省流動的比例都遠遠高于省內流動。分性別來看,男性跨省流動的比例高于女性,但省內流動的比例卻低于女性。所以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可能選擇遠距離的流動。

圖2農村樣本在婚前的流動次數圖3農村樣本在婚前的流動距離

圖4婚前是否已返鄉

圖4分性別描述了農村樣本在婚前的返鄉狀況。我們根據受訪者的返鄉時間是否早于初婚時間來判斷他們是否在婚前就已返鄉。從分析結果看,大多數農民工的返鄉時間晚于初婚時間,不過女性在婚前已返鄉的比例大于男性,而未返鄉的比例則小于男性。因為從理論上看,返鄉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外出務工對初婚年齡的影響,所以男性的返鄉比例較低說明外出務工對男性婚姻的沖擊可能更大。

除了前面描述的與流動密切相關的自變量之外,在模型分析時,本文還控制了受訪者的性別、出生隊列、教育程度、初職類型、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職業。因為從以往的研究成果看,這些變量不僅對初婚年齡具有顯著影響[12-13],而且與遷移流動的決策緊密相關[14]。對這些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發現,婚前已流動的農村樣本中未婚的比例高達410%,而在婚的比例僅為581%,這與婚前從未流動的農村樣本和城市樣本都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婚前已流動的農村樣本的平均年齡明顯偏小,且男性的比例偏高;但外出務工的經歷很有可能也是導致這一結果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受訪者的社會經濟特征和家庭背景特征在城鄉之間以及在流動與未流動的樣本之間也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總體來看,城市人口的教育程度、職業地位和家庭背景都明顯好于農村人口;而在農村人口中,婚前已流動樣本的教育程度和職業地位明顯更高,而且他們的家庭背景也明顯更好。這些結果充分說明,農民在決定是否流動時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家庭背景較好和教育程度較高的農民更可能發生流動。而且,流動也會對初職類型產生顯著影響,婚前流動導致農村樣本中初職為農民的比例大幅下降,而從事各類非農職業的比例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教育、職業和家庭背景都對初婚年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城鄉之間、流動與未流動樣本之間在初婚年齡上的差異有可能是由于他們的教育、職業和家庭背景不同造成的,所以后面在模型分析時,我們都對樣本的教育程度、職業類型和家庭背景進行了統計控制。

本文關注的目標是受訪者的初婚年齡。在全部樣本中,結過婚的有26633人,占總樣本的881%;尚未結婚的有3610人,占總樣本的119%。對于結過婚的樣本,我們知道他們確切的初婚年齡;但對于尚未結婚的人,我們只知道他們在調查截止時還沒有結婚,至于未來會不會結婚以及在多大年齡時結婚都是未知的。對于這種數據刪失(censor)問題,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是目前最好的分析方法。

本文使用的是生存模型中的Cox比例風險模型。相比于其他的生存模型,Cox比例風險模型有兩個明顯的優勢[15]。首先,它是一個半參數模型(semiparametric model),也就是說,它不需要預先設定初婚風險隨年齡變化的函數分布。其次,雖然它的假定比參數模型更弱,但模型的估計結果依然具有很好的統計性質,而且統計檢驗的效率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在模型設定時,所有受訪者自13歲起就處于初婚風險當中,至2010年調查截止時依然未婚的樣本一直處于初婚風險之中,且標志事件發生與否的變量始終為0;結過婚的樣本自結婚之日起退出風險集,且標志事件發生與否的變量被賦值為1。

三、分析結果

1. 描述性統計結果

婚前外出務工是否顯著推遲了農村青年男女的初婚年齡?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分婚前流動狀況描述了不同樣本的KaplanMeier生存函數圖。圖5是男性的結果,圖6是女性的結果。綜合圖5和圖6可以發現,無論男女,婚前已流動樣本的生存曲線的位置都明顯高于婚前未流動的農村樣本。所以,與前人的研究結論相同,本文也發現,婚前流動顯著推遲了農村男女的初婚年齡。不過分性別來看,婚前外出務工對男性的影響要大于女性。從圖5可以發現,婚前已流動的農村男性的生存曲線不僅顯著高于農村未流動的男性,而且明顯高于城市男性。而在圖6中,婚前已流動的農村女性的生存曲線與城市女性無明顯差異。

我們認為,這種性別差異可能與中國傳統的婚姻梯度有關[10]。在中國,女性在擇偶時通常希望男性擁有相對較高的社會經濟條件,至少不能比自己低。所以對外出務工的女性而言,進城雖然為她們的婚姻增加了很多障礙,但也為她們接觸城市男性青年從而嫁到城市創造了機會。相比之下,男性農民工顯然處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因為進城以后,他們在社會經濟地位上的缺陷將會暴露無疑,他們不但很難娶到城市女性,而且在與同樣外出務工的農村女性交往時也要面臨城市男青年的殘酷競爭。所以總體來看,外出務工對農村男女的婚姻擠壓是不對稱的,農村男性在城市遭遇婚姻擠壓的程度比女性更大,這導致他們的初婚年齡不僅晚于農村中未流動的男性,甚至比城市男性更晚。

圖7和圖8分婚前外出流動的次數描述了不同樣本的KaplanMeier生存函數圖。總體來看,無論是婚前1次流動還是多次流動都顯著推遲了農村男女的初婚年齡。但是對女性而言,婚前1次流動和多次流動之間的差異并不明顯;然而對男性來說,流動次數的影響卻非常顯著。與婚前僅有1次流動經歷的農村男性相比,婚前多次流動的農村男性的初婚時間明顯更晚。由于頻繁的流動會導致個體的生活狀態不斷發生變動,這與建立婚姻家庭所需的穩定性要素是相悖的,所以多次流動與1次流動相比對初婚年齡的影響更大。不過從圖7和圖8來看,多次流動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在于男性,而非女性。

圖7流動次數對初婚年齡的影響(男)圖8流動次數對初婚年齡的影響(女)

圖9和圖10分婚前外出流動的距離描述了不同樣本的KaplanMeier生存函數圖。不同距離的空間流動所需的遷移成本不同,面臨的風險也各異。與省內流動相比,跨省流動會遭遇更多的文化斷裂和環境隔閡,更遠離熟人社區網絡的支持和資源,并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用以克服遷移中的各種困難,所以跨省流動對初婚年齡的影響應該更大。不過從圖9可以發現,跨省流動對男性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反而比省內流動小;從圖10來看,跨省流動對女性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也要比省內流動略小一些,這與理論預期的結果并不一致。由于圖9和圖10僅是雙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有可能受到其他變量的干擾。對于流動距離和初婚年齡之間的關系,我們在后面還會通過多變量的統計模型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圖9流動距離對初婚年齡的影響(男)圖10流動距離對初婚年齡的影響(女)

最后,圖11和圖12描述了婚前是否已返鄉對農村外出務工男女初婚年齡的影響。如果說進城務工使農村青年男女離開了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網絡,使他們不得不面對城市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各種風險,那么返鄉則使他們又重新回到了家鄉的懷抱,使他們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漂泊歷程。再加上農村結婚的經濟成本大大低于城市,所以返鄉很有可能會削弱流動對進入婚姻的不利影響。不過,生命歷程理論認為,一個重大事件終結并不會結束后續的影響,這意味著流動對婚姻的作用也不會因為流動者的返鄉而結束[7]。所以我們認為,返鄉者的初婚年齡應介于未流動者和在流動者之間。

圖11婚前返鄉對初婚年齡的影響(男)圖12婚前返鄉對初婚年齡的影響(女)

圖11和圖12的結果印證了我們的上述理論假設。從圖11可以發現,在婚前已返鄉的農村男性的生存曲線雖然高于農村未流動的男性,但是大大低于依然在城市流動的人群。

婚前返鄉也對農村外出務工女性的初婚時間產生了顯著的提前效應。所以數據分析結果與我們的理論

預期是完全一致的。

2. 模型分析結果

前面的描述性統計分析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受訪者的流動特征與初婚年齡之間的關系,但是由于沒有控制其他變量,結論也存在虛假相關的可能性。為了對外出務工和初婚年齡之間的關系進行更加深入嚴謹的分析,本文還使用了Cox比例風險模型。在模型分析時,除了受訪者的流動狀態之外,我們還控制了受訪者的個人特征及其家庭背景特征。而且為了突出初婚年齡的影響因素在性別之間的差異,我們除了對全部樣本進行回歸之外,還分別對男性和女性樣本進行了回歸。模型輸出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發現,在控制了其他變量之后,外出務工依然對初婚年齡具有顯著的推遲效應。就全部樣本來看,婚前流動使農村人口的初婚風險下降了485%

計算方法為1-exp(-0664),下同。初婚風險下降,意味著婚姻推遲。,分性別來看,婚前外出務工的經歷對男性和女性的影

響都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對男性的影響大于女性。具體來說,外出務工使男性的初婚風險下降了520%,使女性的初婚風險下降了441%,而且統計檢驗結果顯示,二者的差異是顯著存在的(p<005)。所以,模型分析結果再次驗證了之前的研究結論,即:婚前外出務工顯著推遲了農村男女的初婚年齡,而且這種推遲效應對男性更加明顯。

從表2還可以得到的另外一個結論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初婚年齡比城市人還要晚。就全部樣本來看,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初婚風險比城市人低301%;分性別來看,農村外出務工男女的初婚風險分別比城市男女低335%和258%。前面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已經發現,農村外出務工男性的初婚時間晚于城市男性,不過農村外出務工女性的初婚時間與城市女性無明顯差異。在加入控制變量之后,男性樣本的結論沒有改變,而女性樣本也出現了外出務工人員顯著超過城市人口的現象。

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城市女性的教育程度顯著高于外出務工的農村女性,而且城市女性的職業地位和家庭背景也明顯更好。從表2可以發現,教育程度對女性的初婚年齡具有非常明顯的推遲效應,而且從事非農職業和非農家庭背景也會顯著推遲女性的婚齡。所以當我們控制女性的教育、職業和家庭背景之后,農村外出務工女性的初婚風險反而變得比城市女性更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當我們將這些變量從模型中刪除以后,確實發現農村外出務工女性的初婚風險變得與城市女性沒有顯著差異,所以我們的假設得到了驗證。

上述分析結果充分說明,外出務工的經歷不僅使得農村男女的初婚年齡顯著晚于農村不流動的男女,甚至顯著晚于同等條件下

的城市男女。所以流動對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是非常大的。考慮到初婚與生育之間的密切關聯,這種推遲效應對農村男女生育數量和時間的影響也不容小視。所以,人口在城鄉之間大規模的流動不僅改變了城鄉社會的經濟結構,而且改變了農村人口傳統的婚育模式和人口的再生產過程,而這種變化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的影響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議題。

為了進一步考察婚前流動的次數、距離和是否返鄉等流動特征對初婚年齡的影響,我們又對那些婚前有流動經歷的流動人口進行了專門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首先,從模型1可以發現,在控制其他變量以后,婚前流動次數、流動距離和是否返鄉都對外出務工人員的初婚風險具有顯著影響。具體來說,與婚前1次流動相比,婚前多次流動會使初婚風險下降145%;與省內流動相比,跨省流動會使初婚風險上升207%;與婚前未返鄉相比,婚前已返鄉會使初婚風險上升598%。如前所述,婚前多次流動會使得個體的生活狀態不斷發生變動,而返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流動對婚姻的不利影響,所以多次流動會降低初婚的風險,而返鄉會增加初婚的風險,模型1的分析結果也驗證了這兩點。

但是與理論預期不同的是,模型1顯示跨省流動者比省內流動者的初婚時間更早。從理論上看,遠距離的遷移流動會使移民遭遇更多的適應性問題,所以跨省流動應該

不利于移民盡早地進入婚姻。不過,既有的研究對這一理論的檢驗結果并不一致。鄭真真的研究發現,跨省流動對農村婦女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顯著高于省內流動的婦女[6];但是曾迪洋的研究卻發現,是否跨省流動對移民的初婚年齡沒有顯著影響[7]。本文的研究甚至發現,跨省流動比省內流動更加有利于移民較早地進入婚姻。所以,該理論是否成立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驗證。

筆者認為,模型1中跨省流動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可能與模型沒有控制受訪者的戶籍地有關。因為中國的人口流動表現出明顯的從中西部落后地區向東南沿海流動的規律,所以中西部農村青年跨省流動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加上他們的婚姻觀念比較傳統,這可能導致表面上看來跨省流動的農民工結婚反而較早。進一步的分析結果驗證了筆者的這種猜測,從模型2可以發現,當我們控制受訪者的戶籍地之后,跨省流動的回歸系數有明顯的下降,但它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仍然顯著為正。所以,戶籍地的不同確實是導致跨省流動的農民工更可能早婚的一個原因,但即便在我們控制了受訪者的戶籍地之后,跨省流動對婚姻的推遲效應依然小于省內流動。

對于這個預料之外的研究發現,筆者也試圖給出一個試探性的理論解釋,即:農民工在做出流動決策時會在流動距離和潛在的經濟收益之間進行權衡取舍,所以,遠距離的流動可能意味著更高的經濟收益,而經濟資源的增加有利于婚姻的形成。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么跨省流動的積極影響應該在男性樣本中更加顯著,因為經濟資源對男性的婚姻更加重要,而數據分析結果確實驗證了我們的猜測。

從表3可以發現,跨省流動能夠顯著推遲男性農民工的初婚年齡,但是對女性卻沒有顯著影響。除此之外,各種流動特征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也不完全相同。婚前多次流動顯著推遲了男性農民工的初婚年齡,但是對女性沒有顯著影響。婚前已返鄉會降低外出務工男女的初婚年齡,但是與女性相比,返鄉的影響對男性略大一些(統計檢驗結果不顯著)。所以結合表2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外出務工經歷對男性農民工的初婚年齡的影響顯著大于女性,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女性對結婚的時間有更強的緊迫感;而另一方面,筆者認為這也與男性和女性農民工在城市婚姻市場上的相對位置有關,與女性農民工相比,男性農民工遭遇的婚姻擠壓可能更為嚴重。

四、主要結論

外出務工對農村男女初婚年齡的影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問題。以往的研究雖然對該問題多有探討,但主要關注流動經歷對女性初婚年齡的影響,而很少綜合男性樣本考察這種影響在男女之間的差異。本文使用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從性別差異的視角對該問題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比較和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結論。

首先,外出務工顯著推遲了農村男女的初婚年齡。婚前流動不僅使得農村男女的初婚年齡顯著晚于農村未流動的男女,甚至顯著晚于同等條件下的城市男女。考慮到初婚與生育之間的密切聯系,我們可以進一步認為,城鄉之間大規模的流動已經顯著推遲了農村人口的生育年齡,而婚育年齡的推遲對生育數量、生育間隔,進而對人口的再生產過程和年齡結構的影響是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問題。

其次,外出務工對男性初婚年齡的影響大于女性。一方面,男性選擇在婚前外出務工的比例高于女性,而且男性外出務工的次數更多,而返鄉的比例卻相對較低,這導致更大比例男性的婚姻受到了流動的沖擊。另一方面,無論是雙變量的描述性統計,還是多變量的模型分析都一致表明,流動對婚姻的推遲效應對男性表現得更加明顯。筆者認為,男性農民工在城市婚姻市場上的不利地位是導致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

最后,婚前流動的次數、流動距離和是否在婚前返鄉也對農民工的初婚風險具有顯著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也主要針對男性群體。具體來說,與婚前1次流動相比,多次流動會顯著推遲男性的初婚年齡;與省內流動相比,跨省流動會顯著縮短男性進入初婚的時間;與婚前未返鄉相比,婚前已返鄉會顯著削弱外出務工對農村男女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流動次數與返鄉的影響與理論預期一致,但流動距離的影響與理論預期相反。遠距離流動帶來的較高經濟收益可能是導致跨省流動更利于男性結婚的原因,但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去驗證。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 [2014-02-24].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91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午夜三级在线|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日韩在线第三页| 91系列在线观看|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91亚洲精选|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午夜不卡福利|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国产综合网站|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在线国产91|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爽爽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91麻豆国产视频|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五月婷婷综合色|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久视频免费精品6|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91娇喘视频| 成年人国产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资源站|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五月天综合婷婷| 青草视频久久|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丁香六月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