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碧琴,朱小英,金彬彬,呂會芬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浙江杭州 310013)
抑郁癥是情感性精神障礙的主要類型,是一種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綜合征[1]。抑郁癥的發病率呈急劇上升的趨勢,抑郁癥的病死率躍居各種精神疾病之首[2]。中醫治療抑郁癥有上千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了較好的療效[3],穴位按摩是中醫的護理操作技術,運用手法作用于人體穴位,通過局部刺激,可疏通經絡,調動機體抗病能力[4]。2013年1月至12月本院六病區、五病區對住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在藥物治療及一般心理干預的基礎上,增加了2周的穴位按摩,收到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入組條件:符合ICD-10抑郁癥診斷標準[5],漢 密 爾 頓 抑 郁 量 表 (HAMD)[6]評 分≥18分,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有嚴重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嚴重自殺傾向者及其他精神障礙者。符合入組條件患者83例,按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齡(33.47±11.18)歲,受教育年限(11.78±2.61)年,病程(2.9±1.3)年;對照組41 例,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齡(31.95±10.06)歲,受教育年限(12.73±2.56)年,病程(3.0±1.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及相關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語言安慰,增強患者的信心。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護理的基礎上,在患者入院后2周內由具有按摩技能的護士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
1.2.2.1 穴位按摩前準備 實施前按摩者洗手、剪指甲,患者取坐姿或平臥位,護士溫暖雙手,取坐姿時護士坐與患者的對面,取臥位時,護士站于患者的右側,雙方目光保持接觸。
1.2.2.2 按摩方法 按拿內關:操作時,護士以一手拇指羅紋面按在患者的手臂的內關穴上,其中指或食指自然按在外關穴上,以拇指先按后揉20~30次,然后再用拇指與食指或中指相對用力,按拿3~5次,對拿時的著力點應放在內關穴上,兩手輪流按拿,次數相等。按拿外關:操作同按拿內關穴,只是用大拇指按在外關穴上,對拿時的著力點應放在外關穴上,先按揉20~30 次,然后對拿3~5次。按拿合谷:操作時,護士以一手拇指端按于患者的合谷穴上,食指按在掌面相對部位,先以拇指端按揉20~30次(揉動的方向不拘),然后以拇、食指對拿3~5次。對側做法相同,每天1次,每次約30min。
1.3 效果評價
1.3.1 評價工具
1.3.1.1 HAMD 量表可反映患者病情的實際特點,并可以反映靶癥狀群的治療效果。量表共7維度24條目,分別是焦慮/軀體化6 條目、體重1條目、認識障礙6 條目、日夜1 條目、阻滯4 條目、睡眠3條目、絕望3條目。大部分條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很重4 分;少數條目評定則為0~2 分3級評分,無0分,輕度~中度1分,重度2分。分值越低,病情越輕。
1.3.1.2 生理指標監測 監測兩組患者兩周的脈搏變化。
1.3.2 評價方法 分別于入院時、住院第2周末,由2位護士對兩組患者進行HAMD 評定;護士在患者入院時對其進行脈搏監測1次,以后每次干預后在同一時間進行脈搏監測1次,統計患者2周內每天平均脈搏次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 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數據用表示,行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及住院2周末HAMD 各維度得分情況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住院2周末HAMD各維度得分比較 分
2.2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及住院2周期間的平均脈搏比較結果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住院2周期間 平均脈搏比較次/min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及住院2周期間 平均脈搏比較次/min
組別 例數 入院時 住院2周期間對照組41 95.10±8.10 84.54±3.97觀察組 42 93.81±8.12 81.43±3.68 t值 0.72 3.70 P 值 >0.05 <0.01
3.1 穴位按摩可促進住院抑郁癥患者康復
3.1.1 改善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 皮膚接觸是人天生的需要,穴位按摩是一種肢體的接觸,而肢體接觸是建立溝通的基礎,是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的基礎。由于抑郁癥患者存在述情障礙及不能識別和描述情感、不能與他人交流情感,護士對患者行按摩過程中,使患者獲得情感上的溫暖,增進雙方信任,便于溝通順利進行,進一步鼓勵患者傾訴,幫助患者改變錯誤的認知,使患者重塑信心,減少抑郁情緒。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穴位按摩2周后,認識障礙維度、阻滯維度、絕望維度在2周末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2 減輕抑郁癥患者的焦慮情緒 抑郁癥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軀體不適和焦慮,護士給予按摩穴位,轉移了患者的注意力,從而使其肌肉放松,減輕了焦慮情緒[7]。且合谷穴為手陽明經原穴,按摩合谷穴有醒腦開竅、安神定志功效[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穴位按摩2周后,焦慮/軀體化維度評分低于對照組。
3.1.3 改善抑郁癥患者的睡眠狀態 抑郁癥患者常存在睡眠障礙,主要表現入睡困難、易醒、早醒等。外關穴屬手少陽三焦經,本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交陽維脈。外關配內關可治療失眠癥[9]。這些穴位的刺激可能會增加釋放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放松身體,因此促進睡眠[10]。患者通過按摩內關穴和外關穴位后,入睡困難、早醒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在住院2周末睡眠維度評分觀察組較對照組明顯下降。
3.1.4 有利于改善患者食欲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聯絡三焦,通于陰維脈。大量的實驗和臨床實踐表明,內關穴對消化系統具有良好的調整作用[11]。本研究數據顯示,住院2 周末觀察組體重維度評分低于對照組。
3.1.5 有利于減慢脈搏 抑郁癥患者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脈搏加快、心悸等,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后,使皮膚觸覺感受器興奮,通過迷走神經作用使乙酰膽堿分泌增加[12],減慢脈搏。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入院2周內平均脈搏值低于對照組。
3.2 實施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項 穴位按摩無需材料,但實施時要注意按摩的環境,進行穴位按摩前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請家屬在場,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內外的關心和支持[13];按摩要注意按摩手法,不能過重,同時,注意患者的表情變化,當患者出現不適不配合時,及時停止,問清緣由,取得患者配合后方可繼續實施,對激越程度明顯的患者暫不予實施。
[1]郝偉.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08:103-107.
[2]Collins PY,Insel TR,Chockalingam A,et al.Grand challenges in global mental health:integration in research,policy,and practice[J].PLoS Med,2013,10(4):e1001434.
[3]修麗娟,楊玉興,俞珊,等.抑郁癥中醫研究回顧與展望[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8,6(4):416-421.
[4]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92.
[5]世界衛生組織.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M].范肖東,汪向東,于欣,等,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97-103.
[6]張作記.行為醫學量表[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225-227.
[7]Nerbass FB,Feltrim MI,Souza SA,et al.Effects of massage therapy on sleep quality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J].Clinics(Sao Paulo),2010,65(11):1105-1110.
[8]傅月珍.情志護理配合穴位按摩對產后抑郁患者康復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09,8(6):463-465.
[9]曾統軍,黃泳,張貴鋒.外關穴特異性的研究概況[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12):2982-2984.
[10]Reza H,Kian N,Pouresmail Z,et al.The effect of acupressure on quality of sleep in Iranian elderly nursing home residents[J].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2010,16(2):81-85.
[11]暨玲,葉百亮,屠金夫,等.內關穴位按摩預防膽囊切除術后疼痛及惡心嘔吐[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4(5):745-746.
[12]毛金榮.心理干預對無痛人流術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西南軍醫,2010,12(3):446-448.
[13]徐佳敏,王薇,朱蘇美,等.靜默法配合推拿在急性心肌梗死焦慮抑郁共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2,11(7):60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