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雷
“知道咋當好新型農民不?不能靠蠻力,那得懂得科學種田。俺搞的玉米多品種對比試種,肯定能成功,不信就走著瞧。”黨員沙鳳印接過了主講人的話茬兒……這是西豐縣寶豐家庭農場協會黨支部舉辦的“爭當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上的一幕。在這個農家院里聚集的這群人,坐在小板凳上,暢想著為自己美好的生活搭建一個大大的舞臺,而能夠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的,是這個家庭農場協會建立的黨支部。
引領發展,黨支部為協會凝聚人心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后,全國各地立即掀起了興建家庭農場的熱潮。僅在2014年,西豐縣天德鎮就創建了20多個家庭農場,流轉土地3000多畝。家庭農場建成后,一些農場主仍然單打獨斗,缺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今年年初,天德鎮的6位農場主自發成立了西豐縣寶豐家庭農場協會,決定把分散的家庭農場緊密聯合起來。如何讓農場主們擰成一股繩、抱團闖市場,成為了困擾協會發展的難題。農場主們找到了天德鎮黨委,鎮黨委經過調研,決定以成立黨組織的方式把分散的農場主凝聚起來,進而促進協會的發展。鎮黨委指派專人深入農場協會幫助建立黨支部,并將這項工作確定為鎮黨委書記主抓的黨建項目進行推進。黨支部成立后,幫助協會制定發展規劃,完善工作制度,并開展各類服務活動,為協會發展聚了人氣、增了活力。現在,寶豐家庭農場協會除原來6個單位會員外,又吸收了14家個體農戶入會。
規范管理,黨支部為協會發展確定航向
“黨支部要把好舵,不能讓咱們協會的發展跑偏嘍!”黨支部書記董振說。協會黨支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召開了三次支部會議和兩次黨員大會,研究制定了《協會章程》和2015年協會黨支部活動計劃,明確了協會發展的工作宗旨。在協會黨支部的領導下,協會實現了“十有”目標,即有法人資格的“營業執照”,有注冊資金和銀行賬號,有《協會章程》,有穩定的辦公場所及組織機構,有民主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有專職辦公人員,有會費支撐的經濟來源,有財會賬目,有專門的公章與財務章,有入會的單位會員證與個體會員證及會員牌匾。為了加強對協會黨員的管理,進一步發揮協會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協會黨支部結合實際制定了黨員教育培訓、活動、管理、發展黨員以及支部民主生活會等五項制度。印發了《協會黨員手冊》,明確了協會黨員的工作標準、權利義務及紀律要求。同時,要求協會黨員帶頭幫助一個入會的困難戶,帶頭搞好一個示范生產基地,帶頭培養一名優秀好青年加入黨組織,帶頭為協會的發展做一件實事。
強化服務,黨支部作用日益凸顯
協會黨支部本著助農惠民的原則,先后開展了“六大服務”。一是農資購買上的團購服務。幫助農場主通過團購的形式,購進市場同品牌的化肥、農藥、種子等。今年,協會會員以每噸低于市場200元的價格購進了市場同品牌的化肥,僅此一項就為每位會員節省2000余元。二是農機使用上的共享服務。從春種到秋收,對滅茬機、起壟機、打藥機、收割機、運輸車等農機器械全部采取資源共享,可為每位會員節省農機費用5000元。三是社員利益維權服務。在訂購農資產品過程中,如遇到假冒偽劣產品,黨支部將及時為農場主進行維權,切實保障會員權益。四是秋收后的統一銷售服務。秋收后,協會黨支部將時刻關注玉米銷售市場行情,選擇最佳時機組織農場主集中進入市場銷售玉米,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五是資金上的互助服務。由黨支部擔保,幫助遇到資金困難的農場主向其他條件較好的種植大戶給予短期無償資金借貸,以解燃眉之急。六是技術上的上門服務。結合協會黨員專長,組織種植經驗豐富的黨員深入到農場主家中,為他們提供技術服務。
當下,青蔥嬌嫩的玉米苗正覆蓋著遼北西豐這塊黑土地,在這層淡淡新綠上泛涌的那一抹紅,無比耀眼奪目。我們相信,家庭農場協會黨支部定會以它獨有的魅力悄然綻放光華,為這些新型農民帶去更多的獲得感。
(作者單位:西豐縣委組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