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明
“東方之星”的沉沒帶走了400多條寶貴的生命,也給幾百個毫無準備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突如其來的一聲巨響,驚呆了眾人,昨日還侃侃而談的住在對面的鄰居,此刻卻被壓在煤氣爆炸后的廢墟下生死未卜;馬路邊,一對行人被失控的汽車撞傷……面對著新聞媒體上報道的一幕幕天災人禍,我們的心理難免受到沖擊。
面對災難帶來的心理沖擊,我們該怎樣正確應對,以便盡快從心理陰影中走出來?
首先,用準確可靠的信息為自己營造安全感。災難發生后,各方面的信息會大量涌現,其間不乏謠言以及過度報道。不實的信息會讓人產生焦慮和恐慌,會損害人們戰勝困境的信心,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質薄弱、情緒不穩定的人更易受到影響,所以,及時準確地從正規渠道了解相關信息,減少謠言對自我的消極影響非常重要。必要的時候,可刻意減少對相關內容的關注,待權威媒體發布完整信息后,再全面解讀。
其次,了解并接受身體出現的各種反應。在災難面前,我們會出現緊張、抑郁等恐慌心理,這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有助于提高心理防御能力。根據每個人心理防護能力的不同,這些反應一般持續1周到1個月不等,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趨于平靜。不必阻抗這些情緒反應,要學著把它們轉化為熱愛生活的動力,去體驗生命的跌宕之旅。
第三,理性面對現實,避免過度防護。當身邊發生一些災難事件后,我們會出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過度防護,不敢到發生過災難的場景中去,不敢去談及相關的事件,給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大困擾。這是大可不必的。積極面對現實,并努力學習相關的防護知識,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最佳解決之道。
第四,盡快恢復個人日常生活秩序,重歸心靈平靜。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飲食,同時進行適度的鍛煉。與家人、朋友、同事多交流,轉移注意力,增強面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減少災難對心理造成的沖擊。同時,由于災難帶來的心理壓力會使注意力下降,增加意外事件發生概率,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建議一至兩個月內)減少駕車等行為,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第五,以己之力,幫助他人。在能力范圍內,為一些心理防御能力較弱的群體提供幫助,進行特殊引導,使他們盡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來。這些群體主要是:青少年兒童、老年人、心理素質薄弱的人群、既往經歷過災難事件的人群。這些人群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識別評價能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更容易受影響,應避免在這些人群面前討論和災難有關的話題。要多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必要時請具有權威形象的人給以適度引導。同時,引導他們多講講內心的感受,幫助他們尋找周圍可以提供支持的有力資源,恢復災難前的生活規律。尤其是兒童,要多提供陪伴時間,盡力將災難變成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次生命教育機會,幫助他們把危機轉化為成長機遇,更加堅強健康地成長。助人即助己,你本人也會在此過程中收獲心理上的平和。
如果經過自身調節仍然不能緩解焦慮緊張情緒,不僅不能去幫助他人,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到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這時就必須進行心理咨詢,讓專業人員幫助解開心鎖,避免引起繼發疾病。
災難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正確應對由它帶來的心理沖擊。只要應對方法得當,順利渡過災難過后的心理關,我們的生活就會和從前一樣,陽光燦爛,充滿歡欣!
相信自己,加油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