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華+慈曲



他是網警們口中的拼命三郎,網絡虛擬世界中的傳奇神探,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網安警察——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二大隊副大隊長鄭浩。
網絡販嬰的克星
25歲的賈小平,在老家有個女朋友叫小倩,剛剛16歲。2012年2月,賈小平和小倩來到北京謀生,賈小平在一家燒烤店里找到了份工作,每個月能賺4000多元。同年5月,小倩發現自己懷孕了。
在小倩懷孕7個月時,賈小平萌生了一個念頭,把孩子送人。2013年1月1日,兒子已出生,賈小平就在網上發布了20多條帖子,明目張膽地叫賣兒子,招攬買主。
賈小平承認在這樣的群里,從來沒有人去了解收養人的家庭狀況、收養目的等,他們談的只有一件事兒,就是孩子能賣多少錢。1月5日賈小平收了王女士八萬元錢,把親生兒子賣給了她,還美其名曰,民間送養,各取所需。
對于網上所謂的“送養”,群眾反映強烈。涉嫌販賣嬰幼兒的 “圓夢收養送養之家”網站,立即引起了鄭浩的高度警覺,憑借15年的刑偵工作經驗,他意識到“收送養”偽善的表象下,潛藏著販賣嬰幼兒的巨大利益鏈條,此類犯罪社會示范效應明顯,危害巨大,必須從根部徹底鏟除。
“民聲就是警情”,鄭浩很快被上級委派全面負責網絡販嬰案件的具體偵辦,偵查工作隨機展開。在“圓夢之家”的信息區,一篇名為“關于收養常見問題一覽、收養人必看”的置頂文檔中稱,“按照法不責眾的原則,我們只能和法律打一下擦邊球,只要懂得如何合理化規避法律的責任就行,法律規定不能買賣孩子。”該網絡平臺建議,關于收養、送養孩子的費用問題,“我們可尋求無償的寶寶,來規避,就不會有買賣的嫌疑,而合理的補償是必須的,我們可以給予送養人一些補償。”網站的管理員“離愁”的一篇帖文寫道,如此運作平臺有涉嫌違法的可能,在平臺內討論對嬰兒的補償費被嚴格禁止,一切與錢有關的事都由雙方私下商討。
這樣偽裝起來的網站,只表現出普通的民間收養送養關系,沒有違法犯罪的證據,根本無法打擊。一時間案子陷入僵局。
鄭浩發現自己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因為此類案件存在著交易隱蔽性高、網上線索發現難、犯罪行為定性難、無偵辦先例等問題,各地公安機關大多束手無策、少有建樹,因此可資借鑒的經驗十分匱乏。鄭浩深知他們所從事的情報專案工作偵破周期相對較長,往往都是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如果案件偵辦不成功,這幾個月、半年的時間就白搭進去了,非但沒有成績可言,還得擔上浪費警力的名聲。
“再難也不能讓失去孩子的家庭失望,要盡可能多地解救出無辜的孩子啊!”已為人父的鄭浩對于失去孩子的痛苦感同身受。他鼓勵辦案民警:“干案子,就要干別人沒干過的!”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和責任感,鄭浩反復查詢法律、歷年打擊販嬰案件,總結經驗;每天奔跑在單位、市局法制部門、檢法機關之間,匯報案情、擺出證據、拿出打擊意見和工作思路,最終開創性地研究出打擊網絡拐賣嬰幼兒犯罪的系統性偵查和打擊方法,并取得了上述單位的支持。
鄭浩敢為人先的氣魄也同樣鼓舞著他的民警們。偵辦工作周密而復雜,鄭浩帶領他的團隊各司其職,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當中。經過近半年的悉心偵查,專案組全面掌握了互聯網中涉及買賣嬰幼兒的4家網站和30個QQ群信息。
雖然這些網站乍一看還真是有點公益性質的模樣,孩子的買賣都是以收養、送養字樣代替,網站自稱不收中介費,并教其他網友怎樣預防被騙,甚至為網友解決一些法律問題。但是,經過深入網上偵查,高價買賣嬰兒的勾當暴露無遺,更重要的是網站中常出現的一些如何給買到的孩子漂白身份引起了鄭浩的關注,或許這又是個突破口!
化裝偵查,混到他們中間去,才能真正知道這些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經過近一個月的偵查,鄭浩他們發現,這幾個網站和QQ群的群主都干著一件惡劣的勾當,為孩子提供一系列證件,包括出生證明、孕產記錄等等。也就是說,買到一個孩子,如何能夠漂白身份,并成功地在當地入戶所需要的所有證件,網站都能提供,而且還能夠保真!
這就是重點,這就是突破口。偵查員們循線偵查,通過近半年的時間進行分析,一個龐大的黑色產業鏈讓鄭浩他們觸目驚心——買證、販證、辦證、制證、偽造醫院孕產記錄等等的龐大產業鏈條浮出水面。其中還夾雜著大量低買高賣的職業人口販子,專門開設待產室為賣孩子的孕婦提供生產環境,事后轉賣給第三者的“中介機構”。團伙有30余個,涉及全國30余個省市自治區,涉案人數達到近2000余人。但是絕大多數嫌疑人都是網上聯系,網上轉賬,甚至都是交易孩子時才見面一次,怎樣固定獲取證據成了接下來最困難的一件事。
逆水行舟,知難而進,不破樓蘭終不還。為破解互聯網違法犯罪證據獲取難的問題,他提出了線索偵查階段就固定犯罪嫌疑人涉案電子證據的偵查思路,并組織專案組民警奔赴深圳杭州調查取證。專案組歷時半年,對上百萬的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后形成了相對可靠的證據鏈,為后期辦案單位的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014年2月19日22時,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27個省區市警方同步實施集中抓捕解救行動。鄭浩一方面部署、指揮北京網安專案組成員根據各地抓捕、審訊工作實際進展情況,72小時不間斷做好配合和線索深挖工作,確保每一條反饋的線索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核查,每一名核查出的被拐兒童能夠得到最迅速的解救;一方面陪同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48小時內日夜兼程,赴兩省五市抓捕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在抓捕行動中,他充分發揮了公安情報部門的職能作用,為部領導決策提供了及時而詳盡的第一手情報支撐,有力地推動了抓捕工作的進展。
從最初的線索發現到最終全面收官,在公安部的統一協調和專案組歷時一年半的忘我工作下,全部涉案網站、QQ群的站長、管理員及相關犯罪嫌疑人員悉數落網。全國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69名,解救被拐賣嬰幼兒407名,數個網絡販嬰團伙成功摧毀。
網絡色情幽靈的捕手
2012年年初,家住北京朝陽區的一個母親向公安機關求助,她的兒子今年上高三,最近成績直線下降。經過詢問才知道,她的兒子近來經常上一個“MM公寓”的色情網站,看淫穢圖片和文字,導致睡眠不好,無心學習。與此同時,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在工作中也發現到這個名為“MM公寓”的淫穢色情網站,該網站注冊會員100余萬,發帖量40余萬條,大肆傳播各類淫穢色情信息,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嚴重影響網絡環境。總隊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此事介入調查,副大隊長鄭浩被任命為案件的負責人之一。
經過3個多月的調查,專案組發現,“MM公寓”的影響非常惡劣,它是建于2009年1月的一個淫穢色情論壇,服務器設在美國,受眾主要面向國內,除了版主,其他人員均在境內。該網站申請了多個域名,不斷更換,以逃避打擊。“MM公寓”下設11個總板塊,78個子板塊,如教育專區、新人學習、網站活動等。主題帖達到了40余萬個,帖子數達800余萬條,除少數是休閑板塊外,90%的發帖均涉及淫穢色情內容,以圖片、文字和視頻為主。由于一些視頻是種子文件,圖片是外掛鏈接,很難統計到底有多少內容,僅北京警方下載的圖片就達1個T的容量。
顯然,在辦案中鄭浩他們遇到了網站人員眾多、發帖內容繁雜等多個阻礙案子順利進展的絆腳石。尤其是針對案件偵辦過程中存在的網站內容獲取難、注冊會員梳理難、電子證據截取難和涉案人員處理難等四類關鍵性問題亟待解決。鄭浩很清楚,在打擊淫穢網站的過程中,對犯罪證據的認定和取證是一個繁瑣而復雜的工作,早在2010年在對有5萬多會員的“可人兒社區”開展打擊工作的時候,鄭浩就發現對一個嫌疑賬號的證據人工認定和固定就需要近3個小時的時間,可人兒社區涉及近300個嫌疑賬號,當時24小時人歇機器不歇的情況下,將近一個月才完成了工作,民警們疲憊不堪。案子偵破后,鄭浩也一直在反思,將來如果對幾十萬會員乃至幾百萬會員的網站,以這種效率固定證據是完全不現實的。
“必須避開傳統人工取證模式,使用人機結合取證,方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警力,提升取證效率!”藝高人膽大,說干就干!圍繞著證據包的匯總流程,鄭浩他們采用計算機代替民警完成大部分的取證工作,民警只需認定是否屬于淫穢照片,然后通過計算機來完成后續的證據采集和打包工作。經過了近半年夜以繼日的反復調研、研發和測試,這個以電子取證替代人工取證的首都網安系統首個“淫穢網站智能信息挖掘系統”終于完成了。在擁有近40萬會員的2011年“激情世紀網”專案中,雖然在研發過程中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是在經歷了反復測試、多次修改后,系統雛形完成,在該系統的幫助下,鄭浩和他的團隊用了1個月左右時間,最終形成1200余個證據包,在全國范圍內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00余人,這樣的成績已經讓鄭浩對進一步打擊更大規模的淫穢網站打了一針強心劑。
正是利用這套開發的系統,130萬會員的“MM公寓”才得以在短時間內擊破,5600余個證據包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得以完成。是年5月26日,在公安部的統一調度下,北京、廣州、湖南、山東、浙江等全國30個地方的公安機關對“MM公寓”網絡淫穢色情專案開展抓捕,最終2148名違法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時間,鄭浩就成為網絡世界傳說中的色情幽靈的捕手。之后公安部推廣了鄭浩打擊淫穢網站的工作經驗,在全國掀起的打擊網絡淫穢色情的高潮中,按照北京模式、北京標準,“AV狼”“東方小鎮”“色界”“拯救天使”“我愛幼幼”等一個又一個的淫穢網站被摧毀,網絡環境終于清朗起來……
變身IT戰警的緝毒精英
2010年4月,剛到網安總隊的鄭浩就發現,原來在禁毒部門常常苦于沒有毒品犯罪線索,現在從網上資源里能采集到大量毒品違法犯罪信息,卻又難以形成打擊的合力。必須走好“情報偵查”這條路,他及時撰寫分析報告將自己想要改變網絡禁毒現狀的想法向領導作了匯報,很快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全力支持。
從此,這位網絡安保的戰將和他的團隊開足了馬力,全速前行。鄭浩將多年積累的對毒品案件發案規律、案件特點和對毒品行話、黑話等知識知無不言地對民警進行傳幫帶;他帶領著民警將涉及毒品違法犯罪的重點網站、論壇和聊天群組,從千千萬萬的線頭中捋出線條,分析犯罪行為,固定犯罪證據,最終形成清晰的線索,源源不斷地轉遞給禁毒部門開展打擊工作;無論是通過互聯網買賣海洛因還是交易冰毒、大麻、美沙酮,甚至是傳授各種制毒技術,都逃不過他們這支隊伍的眼睛;在別人還在通過禁毒系統民警提供的線頭深挖破案時,鄭浩他們已經開始了“主動立線”,將在互聯網上發現的點點倪端,轉化成一條條線索,為禁毒系統的民警打擊破案提供“彈藥”。
起獲冰毒15.68公斤的“203”特大毒品運輸案,抓獲涉毒人員318人、繳獲冰毒和K粉15.5公斤的“331”特大吸販毒團伙案相機告破……2010年以來,鄭浩帶領著民警們工作形成各類轉遞線索3萬余條,牽頭網安總隊的毒品打擊專項工作,主動發起網上禁毒戰役3次,參與部署專案6起,由網安總隊形成線索協助禁毒部門破獲各類毒品案件900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800余人,繳獲各類毒品近40公斤。
為此,鄭浩和他的團隊榮獲了集體一等功,他的英勇善戰也成就了他在網絡世界里傳奇英雄的美譽。其實在同事們眼中,鄭浩不僅僅是個工作嚴謹善打硬仗的網警,也是個熱愛生活享受工作的快樂IT戰警。運動健身和熱衷各種新生事物是鄭浩喜愛的生活娛樂方式,他擁有國家一級健身指導員證書和跆拳道、籃球二級裁判的資格,只要是休息時間,他就和同事們打籃球、網球、排球、乒乓球或者游泳、滑雪。如果不是兩歲的小閨女需要照顧,休息的時間準能在健身房瞧見他的身影,而這些都幫助他保持著最佳的工作狀態。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