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雄


舉世關注MH370失聯客機的時候,不僅想起了幾天前乘坐尼泊爾小飛機的一段經歷,發出來,對赴尼的驢友似乎有所提示。
尼泊爾山脈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全世界的旅游愛好者趨之若鶩。但陸路交通落后,一路上灰塵漫天,崎嶇險峻,懸崖邊上,疾行在陰陽兩界上的車轱轆顛得你身心俱痛。于是,我們選擇坐小飛機從佛祖的誕生地藍毗尼飛往博卡拉。
飛機場簡陋得像北京城鄉接合部的一處菜市場,上飛機的手續非常稀松,用彈簧秤稱過行李后,人物分離。進入機場前,乘客分性別進入兩個布簾子圍閣,布簾子被人蹭得油亮,里面各自一名同性別的警察為你作安檢。簡易程序,像廣播體操一樣在你身體前劃過一個“上肢運動”即告完畢。事先導游已經囑咐,一應飲料和水盡可以帶上天空,不對號(入座)盡可能靠右坐,那里可以全程俯瞰宏偉的喜馬拉雅山。
一輛破舊的中型面包車改造的擺渡車走過機場縱深,來到我們的座駕旁。這是一架已經啟動的、紅黑相間的、小得令人心顫的飛機。后來在網上查知:機型多尼爾Do-228,于1981~1998年投產,共生產270架。長度16.56米,高4.86米,載客量19人。空機重量7183磅。最大起飛重量14110磅。航程1037千米。巡航速度434千米/時。
眾人登上五步旋梯,狹窄的座艙只能沿中間過道低頭蹭行,單座排布兩側。眾人坐定后,膝前行李填滿,個個如罐中之魚,心與飛機一同震顫。突然,眼前的一幕把我和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穿著玫瑰色漂亮制服的空姐去關艙門,那門因老舊竟久關不上。飛行員從駕駛艙一步跨過來,二人協力同心,又是抻,又是拽,又是用腳踹,才最終關上了艙門。聯想起曾經從電視上看到,某國大型客機就因為機艙門的閉鎖件缺陷造成飛行中艙門掉落,最終導致飛機解體、機毀人亡的慘劇,脊梁溝不覺一縷寒流掠過。偷眼左右,見身邊的一位尼泊爾人正雙手合十在禱告,看來,肝顫的非我一個啊。
駕駛艙是全開放式的,有門但是沒有關(飛行過程中始終沒有關),里面的景色乘客一覽無余。暗暗算計著,駕駛艙距第一排座椅上的乘客只一步之遙,距離我這最后面的乘客也至多需要一個三步并作兩步的運動軌跡。只要有想法,活神仙都攔不住的!直想得我順頭發絲冒涼氣。
既來之,則安之,沉住氣,尋找新奇。只見駕駛艙里面儀表層層排布,各種操縱桿猶如西洋管樂器的聲鍵,一叢叢閃著神秘的光澤。但見那飛行員給油,掛擋,兩腳離合,轟的一聲,人們便仰身而上,掛在碧藍碧藍的天空之間了。
稍許,機身拉平,漂亮的空中小姐端來一個盤子,里面除了奶糖以外還有一堆棉花球,是用來塞耳朵防噪音用的。隨后,空姐又打開一大瓶橙汁,左手橙汁,右手一摞一次性杯子走過來,杯子自取。一杯清涼的橙汁下肚,看著眼前婀娜嬌媚的異邦空姐,方才的天然恐懼漸漸趨淡。看來,漂亮女人真有一種心理平復功能,難怪全世界的漂亮女人都搶著做飛天女神啊。
小飛機向著喜馬拉雅山飛去,不久,如神般壯美的喜馬拉雅山就在眼前。機翼掠過雪峰,人人心潮澎湃!喜馬拉雅山,又稱額菲爾士峰或艾佛勒斯峰,是世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系,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綿亙于中國和印度、不丹、尼泊爾、錫金之間。西起帕米爾,東到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長25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它擁有8000米以上高峰14座,7000米以上高峰40多座。其中,位于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飛機在神奇的魚尾峰(Machhapuchhre,海拔6993米)前掠過,魚尾峰是安納普爾納山脈中的一座神秘的山峰,位于尼泊爾境內,因為形狀酷似魚尾而得名。魚尾峰在尼人心目中是一座神山,尼政府是禁止攀登該雪山的,因此該雪山至今還是處女峰。
對雪山的欣賞,有不同的角度,也可來自它的高度,如珠穆朗瑪。百年來,人們掃貨一樣地在它的身上盤桓,乘興而來,一轟而去,留下了眾多塵世間的痕跡——棄物、垃圾,甚至尸體,這些都褻瀆了神奇的世界屋脊。
魚尾峰的美麗,來自它的神秘,由于從來無人涉足,魚尾峰猶如披上了幻彩的處女神,屏息而望,人間濁塵退避三舍。于是,在塵世紛擾中,疲憊不堪的人類為自己保留了一處凈化心靈的處所。因此,我們不得不說:“尼泊爾的超前意識了得,佩服!”
你很難看到魚尾峰的全貌,即使站在尼泊爾博卡拉的最佳角度,盡管兩座角峰之間的距離不到一千米,兩峰高度相差也不過幾米。但在博卡拉通常只能看到它的南峰,除非深入安娜普納,才能看到它酷似魚尾的兩個角峰。而在飛機上,我們幸福地窺見了它的全貌。眼前的魚尾峰傲世獨立,在金色霞光照耀下,像一位披上了金色紗麗的亭亭玉立的少女。大自然的偉大來自它的震撼人心的美麗,在她的面前,人們暫時失去了世俗的判斷和追求。此時此刻,飛機中的人們激動萬分,個個興奮得像孩子似的歡呼鼓掌,幸福得無與倫比。
新奇模糊了人的感官,臨到快降落的時候才意識到,敢情這小飛機還挺穩當,全程竟然沒有一點顛簸。
飛機最終平穩降落在博卡拉機場,輪胎擦地的瞬間,人們再一次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為平安抵達,更為心靈的一次洗禮。不知為什么,當人們走下舷梯,都有點戀戀不舍,就在剛才,生活的煩擾似乎在藍天巡禮的過程中悄悄破隙而出,只留下一顆沉靜的心伴我們飛翔。想起一句話:“旅行的意義是尋找和豐富生命的體驗,是腳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目的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觸發內心深處的感受! ”
其實,在尼泊爾坐小飛機真是一件頗有風險的事情,這是回國后才在網上看到的,不禁有點后怕。
尼泊爾小飛機引發安全大擔憂
新華網加德滿都6月4日電(記者周盛平):半個多月來,尼泊爾接連發生3起小飛機安全事故,引發了人們對在尼泊爾乘坐小飛機旅行安全性的嚴重擔憂。
自5月16日以來,尼泊爾連續發生3起小飛機安全事故。與去年9月28日西塔航空公司一飛機墜毀,機上19人全部遇難的悲劇相比,這3次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的事故不算非常嚴重,但卻給經常依靠小飛機在尼國內旅行的國內外游客產生了心理陰影。因為尼泊爾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三以上為山區,坐長途汽車非常耗時,很多地方甚至根本不通公路,乘小飛機旅行很難避免。
每當尼泊爾發生重大航空災難時,尼泊爾飛行員的培養、素質問題,飛機的質量和維護問題就會遭人詬病。此外,惡劣的地理、氣候條件、糟糕的技術裝備也成為被指責的對象。
記者在常駐山地之國尼泊爾的一年半時間里,曾去過山區的多個小機場,發現這些機場的四周都是高山,經常云遮霧繞。機場本身面積都不大,不能承載大飛機起降。而且設施簡陋,沒有圍欄,沒有跑道,機場沒有鋪瀝青、布滿礫石。在通往珠峰南坡的著名的盧卡拉機場,唯一的一條跑道雖然是柏油道,但很窄而且是一條坡道,飛機降落時,滑行到最后需要轉一個急彎才能進入一個小停機坪。
除了肉眼可見的簡陋之外,技術落后也是嚴重問題。尼泊爾民航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記者,在尼泊爾偏遠山區的機場,缺少有效的氣象預報機制以及其他相應技術裝備。
尼泊爾高級飛行員和民航專家雷什沃·塔帕說:“如果安裝了預測和評估天氣、云層的相應設施,以后我們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事故的發生。”
常在尼泊爾報紙上發表評論的民航專家赫曼塔指出:“由于基礎設施缺乏,在尼泊爾鄉下機場起降飛機,對飛行員來說真是很大挑戰。”
(編輯·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