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馨+林章豪+喬丹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每天都有大量的快遞紙箱使用后被丟棄,在污染環境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因此,重新利用快遞紙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選取改造快遞紙箱為切入點,在上海地區對寵物用品市場進行了關于消費者概況、消費者購買動機、商家經營概況和產品銷售預測等方面的調查。分析表明,想要進行快遞紙箱改造寵物用品方面的實踐,就必須有大量的技術和資金投入,并加大宣傳力度。
關鍵詞:快遞紙箱;電子商務;自配送區;消費者
中圖分類號:F71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5.027
文章編號:2095-6835(2015)15-0027-02
1 快遞紙箱在我國的使用情況
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網購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據了解,我國快遞業務量在2006年全年僅為10億件,2014年快遞業務量最高日處理量已超過1億件,日均使用紙箱重達2 215 t。目前,市面上的包裝箱多為瓦楞紙制造,數據顯示,普通快遞盒的質量不會超過50 g,但制造該紙盒將消耗2 000 g的水和木材。
2 快遞紙箱回收利用措施
隨著國內《快遞服務溫室氣體排放測量方法》的通過,作為包裝材料的消耗大戶,電商和快遞企業開始實行廢舊紙箱的再利用。2014年以來,1號店、我買網等電商已率先鼓勵消費者參與快遞紙箱的回收活動。1號店的“1起環保,紙箱回收”活動通過積分的形式鼓勵消費者參與快遞紙箱的回收循環利用。目前,該計劃已經覆蓋1號店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深圳等近20個城市的自配送區。
3 我國寵物用品市場概況
我國現擁有超過6 000萬只寵物,我國寵物用品市場如今已達到了超過250億的營業額,且以每年20%~30%的增長率在增長,而寵物用品現大多數為塑料制品,會對環境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且不易回收,因此,用于寵物用品的資源是否綠色環保已成為急待研究的問題。網絡上現已經出現了一些可供寵物使用的紙質用品,這些紙質寵物用品不僅環保、衛生,且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同時,也為寵物主人自己DIY提供了空間。因此,關于快遞紙箱改造成寵物用品是否可行、是否有市場的問題,對上海中小型寵物店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4 消費者問卷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通過現場采訪、問卷發放等方式對消費者進行了隨機調查。現場隨機發放問卷300份,收回300份,其中,有效文件291份;網上隨機發放問卷,隨機抽取200份樣本;針對保溫板銷售者18份,18份全部采取現場采訪式。
4.1 寵物用品消費者概況
在家庭收入方面,有50%的被調查者的家庭收入處于每月10 000~15 000元,該年齡段的人群是寵物用品市場的主流消費者。在寵物飼養時間方面,隨機調查的分布情況為:1年以下的為24%,1~2年的為29%,2~5年的為33%,5年以上的為14%.
在飼養寵物最常見的問題方面,主要問題為寵物易破壞家中的家居和寵物大小便問題,這兩方面都可通過快遞紙箱回收制作的產品滿足其需求,側面證明了其潛在市場。
4.2 消費者購買動機分析
由圖1可知,主要的消費因素依次為安全性、耐用性、價格。這無疑顯示了寵物主人對寵物用品的消費趨勢——安全至上、性價比高,這也正好符合快遞紙箱改造的寵物用品的特色——低價、安全。從價格因素看,有74%的人群選擇了0~50元的消費區間,23%的人群選擇了50~100元的消費區間。由此可見,價格因素是影響快遞紙箱改造寵物用品銷量的關鍵因素。
5 寵物用品商家問卷數據分析
本小組就上海地區56家寵物用品商家或周邊產品進行了初步調查,同時,在淘寶網上進行了調查,并就廢舊紙箱改造寵物用品在市場終端的銷售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上海地區寵物用品的整體情況,了解該市場的現狀并分析該項目是否有可行性。
5.1 寵物用品市場的基本概況
目前,上海地區寵物用品、食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有2個:①專業性市場。多數有獨立的銷售渠道,包括寵物用品商店、寵物美容店和寵物醫院和貓舍狗舍等,通過專業渠道銷售寵物食品,銷售額不高,但廠家利潤較大,一般不需支付“門檻費”。②超市。主要為連鎖超市,銷售量大,但廠家利潤小。
5.2 寵物店寵物用品銷售情況
通過調查得知,大部分商家售賣較好的產品為中等價位的產品,大部分消費者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低價或超高品質,而是希望獲得性價比較高的產品。此外,在58家商戶中,僅有2家反映有較多顧客咨詢紙質類寵物用品。
5.3 市場現狀和預測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僅有3.57%的商家認為紙質寵物用品的銷售預期會非常好;有46%的商家認為通過快遞紙箱改造的產品的售價應在100元以內;只有7.14%的業內商家表示愿意銷售改造寵物用品。
6 結束語
寵物經濟的發展必將給寵物行業的一系列相關產品帶來發展機遇,但廢舊紙箱改造寵物用品卻并不被大眾看好。因此,要想提高快遞紙箱改造寵物用品的可行性,就必須具有大量的技術集成和雄厚的資金投入,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使消費者認識到該類產品的優點。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