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 李杜文 彭艷
摘要: 文章分析了概念性規劃的概念及其在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內容,并且對現階段國內概念規劃的發展趨勢作了簡要分析。認為概念規劃在城市規劃中發揮了指導性作用,并且其內容將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同時制度性的保障能讓概念規劃的實際操作意義更強。
關鍵詞: 概念性規劃;應用;新趨勢
1、前言
概念規劃(Concept Planning)產生于20世紀60 年代的新加坡, 也稱基礎上提出的城市在未來多種可能性下發展的整體框架和宏觀上的戰略決策。它是對城市發展宏觀目標和長遠問題進行戰略研究和整體策劃,是對適應今后發展的新思維進行構思[1]。概念規劃主要從經濟狀況、社會發展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出發,提出城市發展戰略以及發展目標方向,為其他規劃提供方向指導性作用。概念規劃最初在我國興起是2000年《廣州市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隨后這一類型的規劃在其他城市以及其他地區規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概念規劃的概念及其內容
2.1概念規劃的概念
概念性規劃主要針對城市總體規劃僵硬體系而言,能夠通過不受約束的超地域、超時空、超空間的規劃手段,其一方面強調城市規劃的實效性、時效性以及科學性進行挑戰,另一方面對現代城市規劃在戰略性、靈活性、宏觀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修正,其這種全面的改善城市傳統的僵硬設計,越來越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2]。
2.2 概念性規劃的內容及應用
( 1) 主題設計,體現文化。
每個地域、每個城市都會有各自的風俗文化,記載著各自的文明歷史[3]。概念規劃充分利用主題設計,遵循保留城市文化,體現城市特色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這樣既能保證文化文明的傳承,也能增加規劃的親和感以及當地居民對所居住城市的自豪感。
( 2) 構建協調、完善的城市體系。
概念性規劃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結合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以構建協調、完善的城市體系為出發點,建立宜居的生活環境,成為城市規劃的首要理念性規劃。
( 3) 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概念性規劃理念本著人民返璞歸真、居民游憩與休閑等的要求,同時重視城市弱勢群體的需求,并將這一理念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到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所有環節[4]。
3、概念規劃發展的新趨勢
概念規劃發展至今,受到政府以及規劃者的青睞,但在發展中概念規劃也存在表現出了其明顯的缺陷性。總結下來有如下幾點,第一,概念規劃主觀性太強,概念規劃大多取決于設計師的主觀價值取向以及個人主觀判斷,概念規劃最后成果的價值無法用客觀標準衡量,同時加上缺少法定規章制度和法定審查程序,法律制度保障型較差,導致概念規劃最后用于實際操作的成分較少;第二,概念規劃側重于戰略規劃以及宏觀層次的目標體系, 內容易“空”和“軟”,容易脫離實際,操作性以及可實現性偏低;第三,概念規劃主導創新以及開拓未來,但設計師局限于本時代以及容易忽略我國較為復雜的體制框架,因此導致規劃內容過于理想化或者其設計理念不能與時俱進,使規劃不能滿足時代進步的需求。
3.1 法律制度保障逐漸增強
概念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首要步驟之一,對城市總體規劃起著指導性作用,能夠為其他規劃設計提供方向,保證城市規劃的當前決策能夠指引城市發展,成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概念規劃影響政府決策,其法律保障受到越來越多領導者的關注,在新時期,概念規劃與法定規劃相互滲透越來越多,法律約束性也越來越強,則實際操作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3.2 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概念規劃的實際性操作能夠得到法律性約束保障則將對規劃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概念規劃多偏向于規劃師主觀性的設計理念,缺乏理論支撐以及學術研究,導致內容偏“空”“軟”,所以概念規劃內容趨于更豐富、形式趨于更加多樣是發揮對法定的城市規劃或城市發展的指導性作用的必要保障。目前,概念規劃不僅僅只局限于城市總體發展層面,在風景名勝區、工業園、城市新區、港區、鄉鎮等單獨地理單元的規劃中到了廣泛的應用。另外,概念規劃的委托單位也不僅限于規劃局規劃院等政府或管理部門,已發展到諸多市場規劃公司,同時,社會團體也可以通過概念規劃為主題商場、公園、廣場、休閑度假區等區域規劃征集創意,豐富概念規劃內容及形式。概念規劃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下,會向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
3.3 更加科學合理,實際操作性增強
概念規劃容易“空”“軟”,理論脫離實際導致概念規劃形同虛設,但隨著市場的淘汰機制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的嚴格要求,人們對概念規劃有了更清醒的認識。概念規劃的制定趨于更加科學合理,結果更加可信,實際操作性也更強。
另外, 概念規劃作為業主選擇規劃編制單位的重要的途徑之一,如國際、國內規劃咨詢或招標中, 在集思廣益, 開闊視野的同時, 也可以通過各種媒體的正面報道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資,達到宣傳的目的[5]。概念規劃的應用空間將越來越廣闊。
4、結語
概念規劃是一種戰略規劃,對其他規劃具有補充甚至指導方向的作用。在城市規劃發展當中, 概念規劃對影響城市發展方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主要內容有主題設計,凸顯城市特色,構建較為協調、完善的城市體系,以人為本,創造宜居的城市環境。概念規劃從出現到至今,表現出了法律約束性差,內容偏“空”“軟”、實用性弱的缺點,所以概念規劃未來是趨于豐富其內容和形式,理論聯系實際,增加其應用性,并建立制度性的保障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保證其能夠有效的實施,發揮其指導性作用。
參考文獻:
[1]仇保興.追求繁榮與舒適中國[M].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2.5.
[2]湯俊軍.淺談概念性規劃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建筑與規劃設計,2014[5]:31.
[3]方彭. 傳統城市規劃理念的突破[J].概念規劃現代城市研究,2003[3].
[4]韓樹偉.史春華.論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概念性規劃應用[J].工程科技, 2011[5]:339.
[5] 孫欽毅.城市概念規劃在中國的產生與發展淺析[J].廣東科技,建筑與設計,2007[11]177.
作者簡介:徐瑞(1991—),湖南益陽人,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