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鳴心
【摘要】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和不斷增長,已經引起了我國一些地區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并不容小覷,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環境問題將會嚴重的導致我國的未來發展目標和可持續戰略的實施。建設項目中的環境保護是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下面筆者將會簡單的介紹一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內容,并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體系的建設原則進行具體的分析,最后筆者會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體系架構框架進行論述。
關鍵詞: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信息化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對于建設項目環境通常采取評價制度,在調查顯示當中可以發現,我國的很多地區對于建設環境管理制度還是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為了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環境的保護力度,我國有關部門應當加大管理力度,增強對于環境工程的管理和監控。下面筆者將會對于我國現有的一些狀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內容:
1.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現如今我國對于環境管理評價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法主要包含五個部分,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公眾評價,由于不同的人對于環境的意識程度不同,所以這一點是現如今的最主要問題。所以為了保障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的穩定性,我國有關部門應當對環境保護工作加強管理和建設。
1.2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
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是環境保護工作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現如今我國在工程當中監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無論任何一個環節都是離不開監理工作的。從某些程度意義上來看,監理工作是任何一個工程當中的中心環節。在施工的過程當中以及施工的工作總結階段都是需要有項目環境監理工作人員的相關參與,由此可見項目監理工作的重要性。
1.3建設項目驗收階段
建設項目工程驗收階段的環境保護范圍主要包括工程項目有關的子項目和公共設備,以及各項生態保護設施。環境影響工作的報告說明以及一些資料文獻等。在項目驗收階段的主要工作流程是項目竣工并申請竣工驗收,如果驗收沒有合格要再次進行重新改進,然后重新驗收,工程的驗收關系到后期對環境的影響,所以工程的驗收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體系的建設原則
2.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現如今我國對于環境方面的工作已經采取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一些措施,我國在環境方面已經開始了可持續戰略的運用。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已經采取了環境的預防制度,并不是一味的注重污染過后的處理,而是更加的注重環境的預防和保護,在傳統的環境保護當中,我國很多時候都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而現如今我國在環境的保護方面則有著新的獨特之處,即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在現如今的環境保護當中應用十分廣泛。隨著科學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不僅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體系有著新的認識,也有著進一步的改進。
2.2堅持因地制宜,服務為先的原則
采取因地制宜,服務為先的原則是當代的一大發展目標,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體系并且讓其與有關部門緊密的聯合起來,堅持環境保護管理的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國有關部門在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時候一定要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政策。我國國土面積非常的廣闊,所以我國就一定要注重環境方面的保護和管理以及加大自身的執法力度。現如今是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國所以的國有企業也已經在信息化的設備當中進行信息的交流,所以提高信息文化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統一體系是當代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
2.3遵循以人為本,持續發展的原則
業務需求應該從實際需求出發,區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然后根據其程度的不同進行具體的策劃和分析。現如今我國的環境不是很樂觀,所以筆者在此建議有關部門在進行環境保護方面一定要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我國人口眾多,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目標。
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體系架構框架
3.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決策支持體系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決策體系是現如今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決策支持體系整合地理遙感和移動互聯網數據資源,在進行資源了解和掌控的同時如果能夠對每一個污染源和污染點都通過圖片的形式來進行展示和分析,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目前據有關數據顯示在數據處理方面如果能夠將檢測數據、總量指標以及排污數據等進行具體的比較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工作量。
3.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全過程管理體系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全過程管理體系應該監理橫向管理和縱向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系,信息化的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多的是需要信息的輸送和信息的管理,現如今我國的互聯網機制發展的尤為壯大,很多地區在管理方面已經采用了互聯網的管理體系。一個項目從最初的立項到施工階段在到最后的竣工階段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既要完成工程的審核,又要完成工程的項目集成和綜合評價等多個環節,所以由此可見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全過程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進行項目管理以及環境保護當中需要改進的還有很多,在這個科技發展飛速的二十一世紀當中,信息化的出現使得更多的項目需要由互聯網去完成,信息化的項目建設也為傳統的項目建設增添了很多便捷之處,更大程度上實現了綠色以及低碳環保的節能機制。我國現如今所提倡的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都是非常有必要發揚和傳承的一項工作機制,所以為了達到和諧優美的未來環境,我們應該履行自身的責任去保護環境。
參考文獻:
[1]曹曉紅,李繼文.建設項目工程環境監理中的問題和建議[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02):14——15.
[2]張志強,焦德福等.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初探[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0(07):36——37.
[3]張傳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傷害有色金屬,2010,22(03):249——254.
[4]謝華生,朱丹.環境影響評價理論體系的建設[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2,26(05):53——56.
備注: 請審核一下(反回件)中的紅字內容,看是否有語病或者掉字、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