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藝術指導即聲樂鋼琴伴奏,是一門較為年輕的鋼琴獨立藝術專業。鋼琴藝術指導作為如舞臺伴舞一樣的艱苦繁重工作,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得到足夠的藝術價值認可。本文以鋼琴藝術指導在西方樂界藝術地位的發展為引,論述其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價值體現。
關鍵詞:鋼琴藝術指導 聲樂伴奏 高校音樂專業 價值體現
雖然歐美以及俄羅斯等傳統鋼琴藝術國家將鋼琴伴奏作為獨立的專業已經開設了數十年,并且培養出了大量的鋼琴藝術指導的碩博士。但在中國,鋼琴藝術指導從接觸到進入,進而被接受,最終發展為獨立的專業門類,可以說經歷了重重的波折。如今,國外對于鋼琴藝術指導的重視已經將之提高到其應有的高尚地位。曾經享譽世界的英國聲樂鋼琴伴奏大師穆爾也要自豪又小心翼翼地問“Am I too loud”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鋼琴藝術指導在國內音樂高等教育中的價值依然有待廣大鋼琴音樂者們的認可與接受。
一、鋼琴藝術指導的藝術地位發展
(一)落寞的陪襯
鋼琴自18世紀誕生,就作為“樂器之王”而在一位又一位大師與天才的指尖下,展現著無與倫比的獨奏魅力。或許是如貝多芬這樣的大師獨奏過于強烈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使得更多時候進行伴奏的鋼琴奏者和他們的藝術成就被人們所忽視。鋼琴根據所要伴奏的音樂類型的不同,有多種區別,其中專門為聲樂演唱進行伴奏的,是為聲樂鋼琴伴奏,也是曾經最為人們所輕視的一項鋼琴伴奏工作。最初的時候,聲樂鋼琴伴奏者往往從事著最為繁重的工作,得到的回報卻最為微薄,甚至一度只有鋼琴技巧較低的奏者才被安排從事這項工作,是為鋼琴藝術指導落寞的陪襯時期。
(二)無愧伴奏家
無愧的伴奏家,是偉大的聲樂鋼琴伴奏家杰拉德·穆爾的一部鋼琴伴奏藝術著作。浪漫主義音樂在二十世紀初期發展到巔峰,而伴隨著世界范圍社會矛盾的激化,戰爭與變革的迅速交替,個性化的音樂風格的發展使得聲樂演唱越來越需要高超的聲樂伴奏。這個時期,西方的一些著名的歌唱家往往都有指定的鋼琴伴奏家,甚至一些歌唱家還表示,如果沒有某位伴奏家的合作就拒絕演唱。聲樂鋼琴伴奏的藝術地位開始越來越多地得到人們的認可,開始被人們成為鋼琴藝術指導,與其他鋼琴伴奏門類區別開來。如穆爾本人,就曾經四次以“伴奏家”的身份獲得通常只頒發給杰出獨奏家的法國唱片大獎。此后,西方的高等音樂教育領域開始開展獨立專業的鋼琴藝術指導的教育,涌現出了大批的鋼琴藝術指導的專業人才。
二、鋼琴藝術指導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價值體現
(一)聲樂教學中鋼琴伴奏的優勢
1.全能的伴奏。聲樂教學,演唱必然要有伴奏。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也有人說“鋼琴是一件等于百件的樂器”,往往一對一的鋼琴聲樂伴奏,就能與整個管弦樂隊的伴奏效果相媲美。而這在聲樂教學中,還有節省人力物力的意義,在聲樂教學需要進行獨唱類教學課程時,就顯出其優勢。
2.獨立的音樂表現力。鋼琴作為一個強勢的獨奏樂器,在作為聲樂的伴奏時,依然保留著它的這個特點。在一對一的鋼琴伴奏聲樂教學中,鋼琴既可以作為襯托與鋪墊,也可以在恰當的時候,發揮出其表現力,與演唱者進行互動,在許多聲樂作品中,鋼琴伴奏往往都相當于半獨立的鋼琴小品,只要控制不喧賓奪主,往往能大大提高聲樂表演的意境與感染力。
(二)聲樂鋼琴伴奏的藝術指導性
1.技術上的指導性。在聲樂表演中,演出場地、演出的安排、準備情況都會有所不同。演唱者的身體狀態和嗓音狀態或多或少也有波動,鋼琴伴奏在這多變的情況下,由于其自身音色的強勁表現力,不僅是托腔保調的陪襯,而是一個有力的技術指導與彌補。在演唱發生一些特殊狀況時,比如唱錯詞、跑調等情況是,有經驗的鋼琴伴奏者能夠及時利用一些即興的改編,將之掩蓋過去,從而讓表演能夠順利進行。不僅如此,在正常的演唱過程中,鋼琴伴奏通過前奏、間奏的鋪墊和襯托,能夠很大程度上向演唱者提供暗示與指引。尤其是長期配合的演唱者與鋼琴伴奏者之間,這樣的配合與交流的契合度更是遠超其他器樂伴奏。在大規模的合唱中,鋼琴伴奏還能提供和聲補充,加強多聲部合唱中的主旋律的表現。
2.心理上的支持。在聲樂表演中,獨唱者要面臨很大的舞臺壓力。可以想象,站在數十人的管弦樂團面前,面對觀眾獨自歌唱,即使身后有數十人,也覺得是獨自在面對一切。而如果是只有一位熟悉伴奏者陪伴的舞臺上演唱,卻有一種同舟共濟的感覺。這是因為承擔的演奏風險的不同所導致的心理感受的不同。管弦樂團數十人,哪怕有少數幾個人出錯,或許都被掩蓋,而獨唱者哪怕一個咬字不準也會令細心的聽眾心懷芥蒂,鋼琴的單獨伴奏,則因為承擔的演奏風險與獨唱者相同,因此相互之間的心理支持更強。
三、結語
聲樂鋼琴伴奏之所以能成為鋼琴藝術指導,是多年來西方音樂界對其藝術價值的認可,及其在聲樂藝術中重要程度的體現。在國內,鋼琴藝術指導作為獨立的音樂專業的時間并不長,高校音樂教學往往過于注重鋼琴獨奏與室內樂伴奏方面,而對于聲樂鋼琴伴奏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也是許多人受到綠葉偏見與定式思維的限制,沒有看到其獨特的藝術與教學價值內涵的表現。另外,許多人將“伴奏”視為進階的踏板,希冀從鋼琴藝術指導起步,走上獨奏家的舞臺。但是,從需求來看,鋼琴伴奏無疑更廣闊,其中也蘊含很大機會,未嘗不能以伴奏成就高超的音樂藝術。因此,廣大音樂教育者在日常教學中,要正視鋼琴藝術指導的價值,有志于此者更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與耐心。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4年中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何寧波.論合唱藝術鋼琴伴奏的地位及作用[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成莉.談音樂學科中聲樂鋼琴藝術指導的價值體現[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1,(08).
[3]余曉青.淺論聲樂鋼琴伴奏的藝術魅力[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4]連續敏.鋼琴伴奏的歷史沿革[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8,(03).
作者簡介:
王小俠,山西太原中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