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軼琳
摘要:在部分獨立學院開設的重唱與小組表演唱課程,能夠鍛煉學生們的“重唱與表演唱”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群體的集體協作能力與合作意識,這門課程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宗旨相一致。
關鍵詞:獨立學院 重唱與小組表演唱 實踐性教學
“重唱與表演唱”是一門需要進行“實際演練”的課程,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同時也是學生們學習聲樂表演的一個重要的項目。這門課程與“音樂史”等理論性質的課程有明顯的不同,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外,還是學生群體的聲樂技能、舞臺表演的綜合體現。以全體學生為主,進一步結合高校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全面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提高教師們的教學能力。
一、《重唱與小組表演唱》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聲樂教學,由于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聲樂課程體系。聲樂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脫離以訓練歌唱技巧為主的模式。因此,聲樂教學表現出了強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學生們必須要學習歌唱技能,并沒有接觸到更多的音樂美感,不得不學習枯燥無味的專業技能技巧知識。《重唱與小組表演唱》這門課程的開設,在最大程度上,豐富了聲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這門課程把民歌、戲曲與音樂劇這些元素都融到了聲樂課程的教學當中來,在最大的程度上鍛煉了學生們的演唱能力。重唱雖然沒有明確的概念,在《重唱與小組表演唱》課程中,被當成一種專有名詞作出了說明。表演唱是聲樂演唱中的一種最重要的形式,這種形式具有優越性,相對于獨唱和重唱來說,顯得更加靈活。因此,把聲音與樂器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使整個小組表演具有觀賞效果。同時,《重唱與小組表演唱》有利于培養學生群體的多個不同的聲部的演唱能力,因為多聲部的演唱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不僅僅考驗學生們的重唱表演的能力,同時也能反映出學生對合唱的演唱能力。也讓學生群體在有鋼琴伴奏的前提下,能夠快速地融入到伴奏過程當中,不至于讓伴奏問題成為影響學生們表演的重要因素。這一做法就融合了學生們的藝術表現力和綜合實踐能力。通過學生群體的“重唱與小組表演唱”課程的訓練,使學生群體的每個訓練過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強。再次,通過“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環節,幫助學生群體詮釋了不同的任務角色。尤其是重唱與表演唱這種形式,主要是借助于人物來完成音樂作品中的沖突與矛盾。每個學生都有其有演繹的角色,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演繹好,取決于學生對角色的理解程度和個人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演繹好角色也是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步驟。
二、《重唱與小組表演唱》這門課程的實施
(一)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為了充分保證《重唱與小組表演唱》這門課程具有實際的意義,有效提高學生們的樂理知識。因此對眾多一線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隊伍要深入研究其這門課程的意義。同時還要對《重唱與小組表演唱》課程的性質、課程的目標、課程內容等有清楚的認識,把理論知識的運用與表演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具備專業音樂素質的人才。但是在部分院校中,只是把《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當成一門選修課,選修課的實施過程相當復雜,一定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任何一門學科和知識的融會貫通都需要經歷相當復雜的過程,學生們對《重唱與小組表演唱》專業的理解是從陌生到理解其專業內容,最后才能熟悉知識。
(二)提高學生群體的認識程度
尤其是在學生層面,一定要能勇敢地打破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因此,學生們一定要全面了解《重唱與小組表演唱》這門課程對于提高自身的聲樂知識的重要性,即學習《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意義,以及《重唱與小組表演唱》對自身學習聲樂知識的積極作用。只有加強學生的認識,才能促進這門課程順利地在獨立院校中開展起來。
(三)設定合適的曲目
學生們學習音樂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進行舞臺實踐表演,因為重唱表演的曲目豐富多樣,各種各樣的版本為音樂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很多種選擇。由于很多學生并不具備表演基礎,演唱功底也明顯弱于其他專業的群體。因此,教師既是導演也是編導,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舞臺表演形式,進一步表現出劇中人物的矛盾和沖突。同時,它的基本功的訓練一定要借鑒課程教學的內容,通過不同聲部的練習過程,訓練學生們的聽覺能力,培養學生們的樂感和掌握音樂平衡的能力。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步驟,先從單聲部的練習轉化成多聲部。音樂是傳遞情感的語言,因為音樂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表達情感,沒有情感的音樂是蒼白空洞的。因為,重唱與表演唱是一種帶著戲劇成分的藝術形式,在整個表演的過程中,具有“戲劇成分”,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情感。具體包括宣泄人物的內心情感,表達人物之間的心理變化等。因此,在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課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們充沛的情感。同時,學生們要學會用大腦來記憶音樂,因為在重唱與表演唱的教學實踐當中,學生們通過借鑒音像資料,通過學習音像資料中的音樂,并且要在課前與課后,都要經過反復的記憶,才能逐步加深大腦的音樂理解能力。深層理解所要記憶的音樂,同時在教學實踐當中,學生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聯系生活,將學生作品中的內容,全部投放到生活當中,進行進一步理解和分析,才能真正讓音樂成為學生心中的情感。同時,強調學生群體對音樂的敏感性,因為學生們對音樂有積極的情感要求,只有把音樂當成身體中的一部分,才能把音樂當成一種自覺的行為。同樣,教學過程體現的是實踐與理論兩者之間的轉換,只有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整個教學工作。
三、《重唱與小組表演唱》這門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的實施
《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實踐性教學,是在聲樂教師研究《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基礎上開展,教師們進一步設計出這門課程的主要的教學任務。學生們要先了解到《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加深其對課程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教師們還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每個不同階段的個性化的任務。這些個性化任務主要包括:學生們的歌唱技巧、具體的歌唱作品、歌唱的主要形式、歌唱結果的評價等內容。
(一)準備環節
首先,教師們一定要認真備課,因為備課環節是保證整個課程能否順利進行的環節,尤其是教師們在備課之前,一定要根據設置的教學目標,對在一定時間內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的不同,音色與音質的不同特征。根據人物的不同特征來安排角色,同時還要進一步確定具體的表演形式,準備好上課過程中要用到的道具和服裝。
(二)課時工作
教師們根據課前準備的《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資料,合理開展課堂教學過程。在劃分完小組之后,安排同一個聲部的學生在一起識譜練習,學習先進的優秀音樂作品。或者是同一個小組成員之間共同學習一首經典的演唱作品。同時教師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人員的角色和聲部的分配情況不合理的時候,應該進行及時的調換。課堂上的音樂教學工作,主要是在教師們強有力的指導下,學習作品的內容、了解作品重要表達的內涵、分析作品的含義,直至能夠熟練地表演出作品。因為這是一項短期目標,因此教師們一定要嚴格控制好上課時間,才能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工作。
(三)后期匯報工作
《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匯報工作有利于音樂的融合,這個階段主要是考驗學生們教學成果的過程。只有學生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會后,才能從中積累豐富的經驗,才具備單獨去完成表演的能力。這個過程還能鍛煉學生們在以后,能否勝任重要的教學工作,同時,教師們也要從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不斷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提高其審美能力。以教師為主導,發揮學生們學習《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主觀能動性,最終發揮出《重唱與小組表演唱》實踐教學在音樂教學工作中的價值。
四、結語
《重唱與小組表演唱》這門課程是聲樂課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門課程的實踐過程體現出了學生們的理論與實踐的綜合能力。只有提高了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學生們才能掌握扎實的演唱技能,最終準確把握作品的內涵。經過《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實踐性教學,學生們的演唱形式也發生了改變,從以前單一的獨唱為主,經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之后,逐漸發展成為合唱的形式,因此《重唱與小組表演唱》的學習也是學生們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的重要的鍛煉階段。這門課程的開設不斷地豐富著聲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同時為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提高其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曉.外國歌劇重唱經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2012.
[2]居其宏.歌劇美學論綱[J].安徽文藝,2011,(17).
[3]胡知凡.藝術課程與教學論[J].浙江教育,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