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學生引領者,是溝通各科教師的紐帶。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學生的成長,因為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威望。班主任的魅力在很大程度是由班主任的品格所決定的。所以,探討班主任魅力品格在學生心目中產生正能量影響有其重要意義。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79-01
作為班主任,應意識到,每時每刻都是在與一個個鮮活的靈魂對話,要用涓涓細流去滋潤他們的心田,要用魅力品格不斷促使學生正能量的產生。這不僅意味著,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愛生活與人生,而且還意味著,班主任要懷著崇高的愛去傳授知識,通過水到渠成的點化和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像春雨潤物那樣的言傳身教。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啟迪,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保持健康而優(yōu)美的靈魂。
一、奉獻愛心
在人的生命基因里,早已埋藏了愛的密碼。每一位正常的父母,必然會鐘愛自己的孩子,這是每一個生命體的本能。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當盲目的激情與狹隘的世界觀結合起來,“愛”就成為一種傷害,孩子則成了“愛”的犧牲品。因此,中國素質教育積極的倡導者孫云曉老師提出了“真愛”的核心概念:“所謂真愛,就是把孩子當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fā)展,而不求利欲之利,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純粹的愛、科學的愛、理智的愛。”以此推之,作為班主任,我們也應有著慈母之心,有著慈母之愛,讓“愛”作為師生心靈之間的林蔭小道,但這種愛并非“寵愛”,并非“溺愛”。在工作中,我們愛的投資越多,教育的成果就有可能越大。我們要在生活上、學習上、思想上各方面無微不至地去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當學生在學習上碰到困難時,我們要鼓勵他,幫助他;當學生遇到家庭變故時,我們要扶助他,幫其張開生活的風帆;當學生患病無助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地送暖問寒……總而言之,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對熱情的手,一雙鼓勵的眼睛,一句親切的問候,……都會使學生如坐春風,如淋甘霖,對于這樣的班主任,學生哪能不愛之如母。
一位班主任老師曾遇到一位學生病了,他得知以后就立刻送她到醫(yī)院治療,給她送飯送菜,陪她談心,給予安慰和關懷,直到她病愈,把她從醫(yī)院帶回學校安頓好了,這位學生眼含熱淚的對班主任說“謝謝老師”!這位班主任老師聽到后倍感欣慰。事后,學生都說我們班主任是最愛學生的好老師,班主任的這一點點小事,竟能得到如此豐厚的回報,正因為班主任用心對學生付出的點滴愛,后來使得全班學生之間也是互相關愛,班級里形成了學習互幫,生活互助的良好班風。
二、操持熱心
小學班主任平時應十分注意在學生中樹立起對工作認真負責、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公證不阿的形象,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審美感。在班級工作中,堅持將班級工作的方法及目的對學生公開,在班集體的各項活動中,將自已看作是班中一員,身先士卒,親歷親為,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成為學生最直接的榜樣,用自己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
新時期還要求班主任應有體察學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學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們的真實態(tài)度,以達到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應有啟迪學生心靈的能力;應有教育和管理相結合的能力;應有較高的演講與對話能力等。具備多種能力的班主任,不僅在教學上讓學生敬佩,而且能善于協(xié)調師生之間的關系,他能用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在高雅的幽默中接近與老師的距離,增強學生的向師力和對集體的歸屬感。 這樣,學生在體味獲得成功的喜悅時,也會感嘆這樣一位老師工作的熱心,才能提高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三、持之恒心
作為班主任,必須先教會學生做人,然后再教會學生做事,塌塌實實做人,問心無愧,認認真真做事,青春無悔。做人必先律己,班主任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好榜樣,“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只有加強自身修養(yǎng),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作為班主任,還要樹立學生集體主義價值觀,要充分利用每一周班會,每一次活動,發(fā)生在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去喚醒麻醉的學生,觸及他們的心靈,對集體觀念淡薄的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定然潤物無聲。總之,班風的樹立,需從點滴做起,切不可急于求成,采取“登門檻”效應,有志者,事竟成。
班級管理必須講誠信,做一個講原則的班主任,否則,一個沒有原則的班主任,得不到學生的信任。因此,是承諾就必須實現(xiàn),是班規(guī)就必須執(zhí)行,有布置就必須檢查,嚴防死守,去強化學生紀律、時間觀念與自我修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最后,作為班主任,嚴的尺度下,要學會寬容:態(tài)度上寬容,能保護學生自尊;時間上寬容,能促進學生自省;處理上寬容,能讓學生自律。但對屢教不改的學生,決不遷就姑息,該處理嚴肅處理。總之,班級管理應做到嚴中有理,及時疏導學生,能控制好學生心理;嚴中有情,及時關心學生,能激發(fā)學生激情;嚴而有方,持之以恒才能保證班級秩序井然。
四、擁有耐心
你若對學生沒有耐心,你肯定是要被“打垮”的。做學生思想工作應耐心細致,不能急躁。所謂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面對的是個性各異的學生,特別是目前許多學生是獨生子女,相對而言,個性倔強又受不了批評,如果我們懷著“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情,對學生采用粗暴訓斥、無情數(shù)落的教育方式,就會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結果只能導致學生對我們的敬畏、怨恨心理,加劇他們的逆反行為。所以,只有對學生有耐心,才能保證我們工作既有好的動機,又有好的結果。
總之,班主任不僅要做一個“傳道授業(yè)”的師長,而且還要用一顆真誠和智慧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帶著愛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田,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擁護,才會具有親和力,才能與學生共同彈奏出真善美正能量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