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琦 涂雄
摘要:共產黨人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作為畢生追求,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我們事業的理論基礎,也是每一個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共產黨人;精神支柱
信仰是人類在精神上突破自我終極有限性,并給人類生活以終極意義或價值指導的一種精神需要。信仰的實質就是把有限生命向無限生命的提升,為有限的生命注入無限的價值追求和意義,信仰體現的是終極關懷。人生一世,若內心無一信仰,雖也可勉強終老,但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會有宿命,才算是有了根。抓住了信仰,堅守了信仰,才不會枉活一世。人們常說,人活著要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奮斗的激情,說的也是信仰的力量。支撐個人、軍隊和政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是什么?那就是篤定信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其信仰譜系的精神核心:那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追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不懈堅持,對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無限忠誠。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始終是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
一、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豐碑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正確方向,是無產階級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思想體系。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作為黨的根本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中國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成就,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今時代的時代特征和新的實踐相結合,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歷史昭示我們,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靈魂之所在、方向之所指。廣大黨員干部只有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才能有效的克服各種思想迷惘,排除各種思想阻力,從而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二、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我們黨的一貫要求。從我們黨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黨從建黨之初的幾十人的黨發展到今天的 8000多萬黨員、執掌十幾億人口國家政權的政黨,其間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克服了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曲折,之所以能如此,關鍵就在于共產黨人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因而無論條件多么惡劣,環境多么艱苦,都能夠勇敢面對,無私奉獻,拋頭顱,灑熱血都無所畏懼,正因為如此,我們黨的事業才會不斷發展壯大。1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毫無疑義,馬克思主義就是我黨的生命線,失去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失去馬克思主義信仰,就不配共產黨員的稱號,只有真正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思想和行動的,才是言行如一、知行統一、具有良好政治品德的合格黨員。
三、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追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們黨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歷經90多年發展,并形成了革命、建設、改革三個相對獨立“三個 30 年“的歷史階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 28年浴血奮戰,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在完成第一個歷史飛躍的過程中,我們黨我們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真理,反對各種力圖將中國歷史引向歧途的各種社會改造理論,包括無政府主義、改良主義、實用主義、法西斯主義等,成功將中國歷史引向革命、光明的前途。在黨內,我們克服了指導路線的右傾投降主義、左傾機會主義,解決了革命武裝斗爭中的盲動主義、冒險主義,粉粹了黨內野心家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陰謀,經歷過大革命失敗的血雨腥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苦難輝煌。在武裝奪取革命政權中,我們黨領導人民軍隊戰勝了國民黨反動派、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所秉持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情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始并完成第二個歷史飛躍。這是人民生活的飛躍,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貢獻。走到今天,回望歷史,我們更能理解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追求帶來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性變化和偉大成就,我們不由得發自內心地為我們黨倍感驕傲,為自己身為共產員倍感自豪。
雖然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人在各個時期執著信仰的表現各有側重,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不難發現,統轄中國共產黨人思想的力量,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篤定信仰。構成共產黨人信仰譜系的精神核心是,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追求,對社會主義理論的不懈堅持,對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無限忠誠。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始終是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已經走過了 90多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我們向前走,但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注釋:
1.李云鵬: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中國社會轉型期主要錯誤思潮析駁,《唯實》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