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摘要: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鍵,它不僅是為學生終生體育打好體質基礎,更重要的是用積極的心態參與活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有超越自我的信心和理念,以便于增強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可以提供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運動參與、自我鍛煉的時間和空間等,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提高終生體育意識。
關鍵詞:終身意識;運動興趣;運動習慣;主體參與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句話道出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全民體質健康的高度重視,是創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需求,更道出了終身體育是關系到每個人人生幸福的最基本保證。學校體育是促進每一個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終生發展的基礎,而運動興趣的培養以及運動習慣、參與意識的形成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下面結合我十幾年來的體育教學實踐,從以下五方面談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幾點做法:
一、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
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完全人格,首為體育”。 體育不僅強健體魄,而且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載體,是集體主義教育的極好舞臺,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極好形式。
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發展之需,明確體育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發育、審美素養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注入快樂體育的全新理念,確立合作、競爭、快樂、主動、健康發展的體育工作觀。
其次,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深刻懂得:擁有健康才能擁有明天,熱愛鍛煉就是熱愛生命。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生堅持鍛煉、熱愛運動,他們在青少年時代練就的健康體魄,為他們實現遠大的革命理想打下了基礎,伴隨他們走過艱難困苦的戰爭年代,保證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能夠承擔繁重的工作任務。青少年的健康是國家的財富,更是每一個人健康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根基。
二、學生對運動參與的滿足
學生能否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對學生參與活動的先行設計。如:學生不同程度地受到來自文化學科方面的壓力,相比之下,體育課的壓力就小得多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去精心設計課中的各項環節,能夠讓學生們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更大程度地產生快樂,得到樂趣,獲得參與的滿足感,同時還使學生們能夠把來自文化課方面的壓力在體育課中得到釋放,從而產生出積極的作用。如果體育教師能使學生在多年的體育學習中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不管現在學生有沒有意識到體育對他個人成長的真正意義,就已經不知不覺地接受體育了。那么,體育課的教學設計就應該讓體育課成為學生們渴望參與其中的空間,成為孩子們運動的樂園,多增設一些體育比賽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這樣,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就能逐漸把教師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轉化為自覺自愿的運動習慣。
三、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
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形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和能力的過程。自我鍛煉能力如何與常規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呢?我認為,應將自我鍛煉能力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有目的地把體育的力量、智慧、健美、和諧的獨特魅力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錘煉學生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
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體育知識的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教學中要特別培養學生在獨立鍛煉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自我調控能力,主動積極的鍛煉,從而使學生的鍛煉成為自己的自主活動,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為學生今后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培養、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所采取的手段,使學生能夠用多器官多角度多側面體會到體育是躍動的音符,體育是舞動的旋律,體育是運動的藝術。在體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很多。如:發現法、探究法、范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法等。體育方法的改革也隨著教育教學現代發展而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斷增加。如:在室內課、理論課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最近發生的體育事情更直觀搬上講臺;教師在一節課中交替使用講解示范,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切到多媒體平臺進行講評,演示容易出現的錯誤,甚至可以用錄像的方法把學生練習的動作錄下來進行講評。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整體功能使學生在更充分的體驗獲取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全過程中喜歡上體育,樂于體育,享受體育的價值和魅力。
五、教師素質的自我提高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無論其身體素質怎么好,技術有多么全面,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專長。而學生各有各的興趣和愛好,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的學生喜歡踢毽子;有的學生喜歡看各種體育比賽項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地找體育老師來幫助。這樣,作為體育老師的素質高低就很關鍵。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我的知識面。隨著多媒體、網絡信息化進入課堂,體育教師應不斷地自我進修,開拓信息方面的知識,才能不落后于時代。教師還要有創新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應表現出創造的天賦和好奇心,使體育教學常教常新,能把最新的體育信息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氛圍,產生極大的興趣,了解到體育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結語
總之,學生經歷的每一節體育課、每一次體育活動和競賽都在教育熏陶著他們,培養他們團結、合作、堅強、獻身和友愛的高尚情操。作為一名教師,要擔負起為學生終身負責的重任,在平凡的工作中,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而努力,讓每個學生幸福一生!
參考文獻:
[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