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
摘要:新課程要求實施全面教育,這就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要記憶大量的生字詞和文章,更要求學生能夠養成一種語言思維習慣,并具備初步的文字寫作和組織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候就必須對自身的教學方式作出改善,而這就要求老師自身能夠具備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專業素養。
關鍵詞:語文教師;專業素養
一、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新的現代教育理念
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我國課程教育體制改革的今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現代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師所要掌握的現代教育信息主要是包括兩方面。
(一)宏觀教育的認知角度
主要是要求教師具有宏觀教育認知觀,對小學語文基礎性教育的發展方向有整體認識,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小學語文教育的所要培養學生目的。根據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到發展學生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發展小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學到的語文知識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我們要了解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有針對性去備課。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性,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從小就培養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語文教育的認知角度
語文教學中有著本學科的認識角度,小學語文教學中主體認識目標就是要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當今的素質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變過去的傳統語文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素養是最重要,對于培養學生的素養,是小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教育理念的基礎。我們在進行教學課程設計過程中,要把教師的語文素養放在第一位上。小學語文教育的認識新角度,是要培養小學生掌握漢語和運用漢語的能力,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師在知識結構上更加強調多元化
(一)要向“全科型”小學教師的方向轉變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學生發展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要求除了具備自己所講授的知識,同時還要具有專門性語文知識和技能,為小學語文教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進行相互交叉做好鋪墊。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能夠對語文學科相當熟悉,具備相當語文專業知識,這是一名新型的語文教師所要具備的。同時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能夠完全掌握這些知識體系,同時也要能在教學實踐中很好的運用這些知識。做到所掌握的知識相互能夠交叉,把相互接近的知識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小學語文教學綜合化的趨勢和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綜合化的趨勢主要體現在,老師所要掌握的數學、地理、歷史、哲學等學科知識來做好鋪墊。這是新型小學語文教師的最基本要求,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師做到知識的補充,現階段我國的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知識點比較多,接觸面比較寬廣。在課堂上經常性提出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的同時要把課文中所涉及到知識點都要理解。從另一方面來看,教師對語文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能夠更好的啟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小學生去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小學語文教師注重文學素養的提高
文學素養是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提高的內在本質,注重語文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就要注重語文文學素養的深度認識。但是在我國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并不重視文學素養的培養,這一方面的培養長期的被忽視。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上過于專業化。但是,新課程教學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注重全面提高學生文學素養。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注重是學生聽、說、寫的能力,把小學語文知識進行分割講解,語文知識的內涵體系被分解,不能體現出來整體,其實,語文知識中包含很多知識體系,在文章中可能蘊含著德育、美育、智育等知識體系。所以,我們要考慮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具有文學素養,就要從小培養學生具有文學素養,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現代人。
四、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師全面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在當今知識更新較快的時代里,小學語文教師要保持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樣才能跟上教育變革的步伐。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完全掌握所講授的課程內容,同時還要不斷地填充自己,在專業技術知識上進行學習,對學生需要的知識進行分析與研究。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手段、途徑來不斷的武裝自己,讓自己在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前進。教師要轉變落后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學體系,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小學語文教師自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對新的知識體系進行追求,把學習新知識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來做。
(二)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不但具有非常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同時也要有認真鉆研科研的意識與能力,這是作為一名合格語文教師的表現。所以,我們強調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必須提到小學語文教師具備科學研究的能力。語文教師對自己的學科知識有了深刻的認識,就會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反問與總結,把所發現的問題用在科學研究上,是小學語文教師的一種素質提高的表現。教學研究主要是體現在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研究,對小學生課堂表現進行研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同時,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高中包括了教師創新與鉆研,只有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分析,同時也影響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這正是未來教育期望實現的價值。
(三)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母語的運用能力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滿腔熱情滿腔愛?!霸谡Z言文字明亮而透徹的深處,映照著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它是文化的載體,它是精神的凝結。”語言文字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包含著社會的繁榮昌盛、民族的榮辱辛酸、個人的悲歡離合。走進漢語言文字,就能擁有精神的享受、成長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的熏陶,從人生的各個方面得到教益,豐富自己的審美情趣,充實自己的靈魂。“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保◥垡蛩固拐Z)教師對母語的熱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母語的追隨,他們從教師身上感染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對文化的摯愛。這種影響是行動的影響,是心靈的牽動,不容易異化和扭曲。
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做到一專多能,盡可能地具備多方面的素質。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在工作中加強學習、刻苦鉆研,努力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具備廣泛的、較高的語文素養,這樣才能在教學實踐的天地中應用自如、得心應手、大有作為,取得良好的、積極的教學效果,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有素養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