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敏
摘要:對于高中生而言,語文是一項基礎性的學科,它的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現代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水平。所幸的是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想要發揮語文立德樹人的功能,關鍵在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然而我們也要注意到在一些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核心素養教育的進展十分緩慢,許多地方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深入的實踐。本文將結合農村高中語文課堂的現狀,對農村高中語文教育進行實質性探討,并提出幾點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素質教育;應對策略
課堂是實施核心素養教育的主要場所,充分發揮課堂在核心素養教育當中的作用,是當前高中語文教育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的農村高中語文課堂并沒有發揮它真正的作用。出現這樣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農村地區老師的水平不足,也有學生自身的問題,更有當前農村教育落后而導致各方面條件限制的問題。接下來重點探討一下農村高中語文課堂的現狀和針對這些問題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農村高中語文課堂現狀
(一)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不足
有調查顯示,農村地區七成多的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不足,教學效果達不到課程大綱的要求,難以適應今天提倡的素質教育。長期以往,會造成學生的思維與方法脫節,不能正常的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二)教學方式過于簡陋
在課堂上難以照顧到學生的感受,忽略學生的情感。師生之間沒有形成合理的關系,學生與老師淡漠疏遠,沒有合理有效的溝通方式。個別老師更是簡單粗暴,常常對學生進行冷嘲熱諷,甚至進行體罰。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得到學生認可,只會引起學生的抵觸,進而影響到語文學科,讓學生失去了對語文的興趣。
(三)教學理念落后陳舊,語文教學脫離了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初衷
目前還有很多地區包括農村的教師對素質教育缺乏基本的認識,對于素質教育的特點不甚了解,觀念落后。比如上課就只抓著教材和大綱的知識點不放,高考是教學的唯一目標,不考的知識點就放棄,功利性教學。這樣使得高中語文教學成為了考題訓練營,課堂氣氛如同一灘死水,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也是必然的結果。
(四)學生缺乏認識,被動接受知識
在農村高中,相當一部分同學對語文這門學科缺乏科學的認識,很多同學學習語文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因為老師的監督,高考的壓力,他們不得不進行應付性的學習,從來不主動思考。這顯然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相關現狀的改進措施
(一)通過培訓等方式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所謂“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到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水平直接作用于課堂教學之上,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改進教學方式,實行多樣化教學
要改變以往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尊重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地位,教師擺正位置,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而非督促者。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于改善師生關系和師生之間的溝通有莫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話劇《雷雨》的時候,可以事先讓同學們自行閱讀,然后分配角色,組織學生進行話劇表演,教師也可參與表演,并且引導學生更好的完成這個任務,然后教師再進行教學,學生總結。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的領悟《雷雨》的內涵精髓以及各個人物的性格和彼此之間復雜的關系,達到教學的目的,而且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在師生互動中改變以往的師生關系,重塑新課改要求下新型的師生成長共同體關系。
(三)更新教學理念,發揮語文人文學科的感化作用,減少功利性教學
高中語文作為基礎語言學科,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考試很重要,但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加重要,高中語文不應該淪落為高考的跳板。學習《論語》是為了領略先賢深邃的思想,豐富自己的人格,塑造自己的價值觀,而不只是為了高考那6分的古詩詞填空。所以教師在進行《論語》的教學時,應該更多的強大它對于中國歷史、中國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意義,讓學生主動領略到它的魅力,這樣不用督促也能爛熟于心,足以對付高考。
(四)深化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科學認識,轉變態度
可以通過主題課堂或者演講等經常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明白,在高中的課堂上,語文不是“雞肋”,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學科。它作為母語教學,對學生的生涯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學習《長恨歌》,可以借助影視作品以及史料書籍給同學再現當時的場景,同時讓學生思考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否和歷史相符,隨堂發表自己的看法。只有結合多樣的方式 ,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進行積極的引導性學習,學生才能逐步轉變對高中語文的態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總結:總而言之,現階段的農村高中語文課堂現狀不容樂觀,但是在素質教育日漸深入人心的今天,相信農村的高中語文課堂會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創新和改革,會更好的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借助高中語文教學,可以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引導。開展學生核心素養教學,是農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發展的一個基本出路。
參考文獻:
[1]葉凡清,《農村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現狀及其改進對策》,學術期刊《現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