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璇
摘要:基礎音樂教學是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礎教育階段進行學生美育教育的重要階段,而其教學環節的實際情況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基礎音樂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決策。
關鍵詞:基礎音樂教學;問題;對策
一、基礎音樂教育概述
學校音樂教育是指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的學校教育所實施的以音樂為媒介的教育活動,其目的在于培養人,學校音樂教育可分為專業音樂教育和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又稱普通音樂教育)。普通教育中的音樂教育,通過表達和欣賞,實現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各自目標。本文就以鄭州市某公辦小學為例,展開了調查現狀及研究,總結了以下幾項問題及提出解決的對策。
二、基礎音樂課教學中的現狀問題
(一)教學目標缺乏科學性
所謂教學目標,一般認為,一個完整并清晰明了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這幾個方面:行為主體(教學對象)、行為活動(學生的行為)、行為條件和行為標準(程度)。音樂課堂教學是教與學雙方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輸出的流動過程。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是提高這一流動過程的有效度,獲得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實現教學目標的科學性,能夠使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有科學而明確的指向性、反映教材的本質內容,有助于對每節課的教學起到良好的導向性作用,可以幫助教師抓住課堂目標的總體走向之后,細化每個教學目標,實現有效教學。
1.課時量少導致教學目標過大。教師的教學目標,僅僅通過每周平均1.74%(不到兩課時)的時間內,在一周就培養孩子形成某種情感或者深刻領悟,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比如我們要求學生們通過音樂來體驗感受與鑒賞領悟某種深刻思想含義、識讀樂譜并進行綜合性藝術表演、即興創作、探索音響與音樂、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這都是要在兩個課時內完成的內容。如果我們要利用兩課時,即80分鐘之內完成以上五到六個程序的教學目標,筆者認為,時間非常倉促的。
2.缺乏課余音樂實踐活動。教學中的合唱課程,應當放在課余時間單獨學習才能保證訓練效果和獲得審美體驗,應當讓每個孩子都參加這樣的訓練才能達到提高整體學生音樂素質的目的,但是因為學校的興趣課時間太短、效果不佳為由,停止這些安排或取消合唱訓練,就顯得過于倉促。藝術來源于實踐,如果脫離的實踐活動,一味的強調課堂中的教學,不去努力時刻從身邊感受生活中的音樂,那么就是空洞的理論。
(二)師資力量亟待加強
師資,字面理解,也就是教師的資質,包括教師的專業文化水平,教學水平,自身道德修養和其它為人之師必不可少的綜合素質。許多音樂教師的音樂知識只是原始的水平。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所導致的教學效果不明顯,經驗豐富的教師因缺少知識更新而導致教學方法固守陳舊,教學環節沒有創新意識,課堂氣氛單一乏味。這都是教學水平停滯不前或教師懈怠的表現,而教師又是教學環節的主題,他們的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基礎音樂教育的水平,所以師資力量的提升也是教學中亟待實施的。
(三)忽略音樂知識與技能教育
何謂音樂素質?首先要明白素質的含義,素質:《詞海》對素質一詞的定義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來的特點,②事物本來的性質,③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現代施行的素質教育,是針對于應試教育而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強調學生素質的基礎也包括學科內的良好素質基礎。我們的素質教育不僅僅是強調讓學生感悟音樂,感性認識畢竟要上升到理性掌握,才能更好的為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掌握音樂技能技巧提供必要的學習手段。經過實際考察,小學音樂課堂中,對于技能培養部分是比較欠缺的,音樂課的絕大多數內容是欣賞并體驗,較少涉及知識技能的學習,主要原因有幾下幾點:(1)課時有限,教師需要利用盡量少的時間讓學生學會“唱”,在講解時有些一味的“填鴨子”,而不是教導學生如何主動學習,不是學會如何識譜等。更多時候,是直接逐句的帶有歌詞彈唱,學生往往會忽略自己唱的到底是否準確,只是“湊熱鬧”,歌詞唱準了即可。課堂中大部分時間,都用音樂欣賞占用,唱游環節比較少,過于強調學生的感性認識,忽略了基本技能(比如視唱練耳、記譜)的訓練。(2)教師本身專業水平有限,自身技能掌握的不扎實,那么對學生的視唱練耳方面的實際教學,就不會有太高的要求,從而莫名其妙的因為教師本身素質較差放棄了一部分必要的教學內容。(3)欠缺講授音樂技能的教育方法,傳統的應試教育已有多年,實施素質教育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的仿佛是全新的世界,音樂教師以往掌握的知識,不能生動的講解,在音樂課堂中,缺少必要的教學方法,形成了在課堂中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狀,因為音樂課上講解技能知識時,課堂氣氛死板沉悶。
三、相應解決辦法與對策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音樂課程的課時開設,是必須按照教育系統下發文件和精神指示來安排的,這些無可厚非,但是這些教學目標是否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是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理論分不開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只是對于大多數處于基本水平線上的教師能夠達到的預期目標,那么,一旦教師不能完滿達成目標,這個提前預計的目標是不是可以說沒有完成呢?當然,這不是要求每一名教師剛剛任職就能夠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針對制定教學目標,我提出以下四點建議:1.根據課時允許的來制定適當的教學目標,盡量避免教學目標過大過寬,學生不能達到而教師一味填充的局面;2.加強規定課時之外的音樂活動與實踐,在學校內,多創造實踐機會,開設音樂知識講座,或經常舉辦師生音樂會、排練節目等,把平時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靈活運動到實踐中來,這既能考察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也能激起學生對音樂課的濃厚興趣。3.由于從不同年級不同知識層次招收進來的入校生水平也不盡相同,所以應該注意進校后的音樂考核,找到大部分學生可能會達到的中等水平線,然后根據大綱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4.著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科學考核每年級的學生水平,制定適當的教學任務,教師需要通過積累實際經驗和分析理論,能夠很好的協調理論和實際操作的過程,達到上課能夠形成充實有效的學習過程和扎實的知識構架。
(二)切實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培養優秀人才是學校辦學的主體,提高教學水平是學校實現各項目標的關鍵。近幾年鄭州市小學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今后學校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師資結構不合理、綜合實力不強等問題,仍制約著學校或教學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優良的師資隊伍是辦學的基本保證,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必要條件,是實現優秀素質教育有力保證。
關于提高師資力量的幾點建議:1.從根源上調整教師培養模式專業對口,針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進行師資培養。因為年齡層次不同,需要分清學前音樂教育、九年義務音樂教育、高中音樂教育和大學音樂教育的師資培養方向。分清音樂學院與師范音樂專業的培養方向,建立音樂專業方向與音樂教育方向各自的培養體系,著重根據職業特點建立不同培養機制,明確的認識到兩者并不等同,不能互相混淆。2.教師自身進行“再學習”。很多音樂教師實際能力不高、創新意識淡漠,因此更談不上運用和發揮學來的技能、技巧。教師對學生的要求總是高的,在要求孩子的同時,首先要提高的是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作為教師,我們滿腹經綸,我們是知識的傳遞者,須要在學到知識后,以一種潛移默化或者使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很好的傳遞出去,讓學生樂于學習,不能只會學不會表達,應當在提高自己的自身專業素質的基礎上,努力學習各種先進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滿足日益須要提高達到的教學水平。3.建議學校施行獎勵或督促機制學校應通過監管機制來鼓勵和督促教師進行再學習,柯達伊教學法是一種日益更新完善的教育體系,有些教師在長年累月的教學活動中產生倦怠心理等,缺乏上進心和責任心,其原因不完全來自于自己,其中也摻雜有學校鼓勵機制不健全的因素。筆者建議學校應采取定期進行教學技能比賽或定期公開課的形式,不斷督促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對那些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師給予鼓勵或適當獎勵,以此形成積極的再學習意識。
(三)借鑒科學教育方法訓練提升音樂素質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先進的教學方法,比如: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美國綜合音樂感教學法、日本鈴木教學法等等。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開展的比國外遲一些,目前還正處于發展中階段,為了讓我們盡快靠近世界先進基礎音樂教育水平,可以利用世界先進教學方法來改進我國基礎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下提出幾項合理建議:1.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平衡分配各部分的教學時間,有計劃的進行計劃和統籌。有效教學的實施就是要擺脫低效率的教學、無效率的教學、負效率的教學。在備課時,教師就已經預計好教學各環節的時間分配了。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通常,歌曲的學唱、歌曲的處理、學生的練唱占用的時間較多。因此,我們應該在有限的課堂內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如在學生進教室前,預備好播放本堂課學習的歌曲,可以讓學生立刻融入到音樂學習的氛圍之中,并且又讓學生預先熟悉了新授的歌曲。有效教學的實施或許會成為教師的追求,要真正實現有效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長期的努力和付出、研究和探討,因為只有教師的有效思考、有效設計、有效組織,才能真正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讓我們的教學步步為“贏”。
2.傳統的音樂教育往往把音樂課看成單純的技術課,強調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忽視素質、能力、個性的全面培養。新要求則強調教師講清概念,訓練技能,強調學生牢記知識、掌握技能,以前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教學模式,往往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主動實踐的能力。我們可以對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學習借鑒,生動的開展課堂教學,教學是一門藝術,它能產生一種迷人的力量,我們也應該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去思考怎樣進行讓學生能夠得到享受的、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
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基礎音樂教育的重要環節。教學環節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美育為目標,形成正向的美育教育,使學生從小形成愛生活、愛音樂、愛祖國的良好品德。那么從基礎音樂教育做起,從關注實際教學做起,結合各級教育部門和制度的不斷改革創新,相信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一定會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