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特別是要立足課堂營造動手的濃厚氛圍,在教學各個環節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與滲透。筆者長期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將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美術;動手能力;創新
一、小學手工課程教學在美術教育中的運用
手工制作從本質上來講可以說是一種動手型實踐活動,不僅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去制作,還需要添加自己的創意和想法,這既是一個動態的感知客觀世界的過程,也是手、眼、腦協同合作的過程。有研究表明,當人類的雙手在進行一些精細的動作時,會相應地激發腦部一些區域的活力,手工制作在手、腦結合的過程中讓兩者相互刺激并巧妙結合,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有利于智力的開發和腦部功能的增強。
二、手工制作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
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透過現象捕捉到事物的本質,從而激發創造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他們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從不同角度和方位進行觀察并深入思考,在這種創造性觀察的過程中激發動手的靈感。在手工制作中,學生就可以通過仔細而全面的觀察,明白制作材料的特征,掌握制作的方法和程序,從而制作出充滿創意的手工藝品。例如講解“掛歷紙拼貼設計學生裝”一課時,可以先帶領學生欣賞范作,然后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觀察,比如“這兩款服裝在款式上有什么區別?”那這樣學生的注意力自然會集中在款式這種細節方面;然后開始制作,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演示,學生仔細觀察,其中可以穿插各種有效的方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提高動手意識。
(二)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動手的源泉,也是人類在進行藝術、科學、文學等方面研究時不可或缺的,想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然也離不開想象力的塑造。小學生的思維往往比較活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更好地發展動手思維。比如在講解課程“橡皮泥神話人物”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思維活躍、愛幻想這一特征,通過聯想的方式合理利用再造假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在電腦上展示出不同的動物形象,然后跟學生一起以某個動物為基礎創造出一個神話人物。
三、我國小學美術課程中手工制作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方式落后
新課改雖然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教學中的弊端,但是由于思想意識沒有及時轉變,小學美術教學仍然采用落后的教學方式,美術的手工制作課設計得如同其他文化課一般,只有理論和技巧,缺乏討論和動手。同時教學拘泥于以往的結構,基本得不到動手,教師講解學生聽講,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引發思考,更不用說培養動手意識和實踐能力了。在為數不多的手工課程中制作材料單一,像“漂亮的胸飾”“牽牛花”等課程都是用紙質材料進行制作,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材料,如果能更多地利用那些常見的生活廢品,比如可樂瓶、碎布等與其他材料結合,結果往往會出人意料。
(二)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美術不是考試的科目,很多時候不僅是學生,教師自己都認為美術課是可有可無的,那么學生自然也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教師單一刻板地進行灌輸式教學或者直接不管學生,由他們自由安排學習其他課程,這樣一來學生對于手工制作的興趣就被消磨殆盡,甚至產生厭惡感。
(三)教材落后嚴重
很多時候美術課的教材都不是嚴格地跟著教學進度走的,教師可能會拿著小學3年級的課本去教6年級的學生,這樣自然會打擊學生創作的興趣,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小學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效開展手工制作的對策
(一)重視課程的設置
在手工制作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通過教學設計和內容的呈現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積極地參與到制作中的同時,得到啟發和思考;同時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地位,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和支配者,學生才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僅僅為了維持秩序而喪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得不償失的。
(二)從內容出發積極開展活動
我們的美術課程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可以結合起來的,比如“紙拖鞋”和“剪花邊”就可以組合起來進行,既新穎有趣,又讓學生嘗試到組合的奇妙;同時如上文說的,制作材料其實有很多種,在一堂課中我們可以將它們結合起來使用,這樣不僅會達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還能讓學生開闊眼界,了解更多的材料有什么特征,做出來的手工藝品也是多種多樣。
(三)更新教學方法
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扶著學生前進的,這樣其實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教是為了不教,我們應該真正地將課堂交給學生,比如“面具制作”這一課,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形式自由討論要用什么材料,做成什么樣式,在做好后戴著面具來演戲,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揮空間。其次是通過各種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跳出以往模仿和臨摹的局限,美術活動應該凸顯出自身個性和創意來,千篇一律的作業并不是想要的結果,比如“小動物蓋房子”這一課,傳統的都是使用橡皮泥來制作,但是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木板、掛歷紙等其他材料,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房子來,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同時,也打破了思維的桎梏。
小學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效開展手工制作,可以更好地促進美術教育的深入開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具有很高的教育效益,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質,雖然現如今還存在很多不足,但是通過努力克服,一定可以發揮出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