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給農民們帶來了實惠,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率,搶抓了農時,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筆者從事農機化工作多年,看到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進步,認為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將面對更大的挑戰,因此,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做好農機化工作十分關鍵。
關鍵詞:農機化;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19
農機化工作繁瑣,內容多,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協作,比如農機安全監理、農機推廣、農業技術推廣等部門,也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考驗的是部門和工作人員的戰斗力和責任心。新的歷史時期,對于農機化工作者而言,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作為一名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人員,從事農機化工作多年,通過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機化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對策分析,僅供大家參考。
1農機化工作發展現狀
回顧過去一段時間,我國農機化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為農業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并在農業發展進程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機化事業的發展乃至我國農業發展能有今天的成果,這與國家的正確領導和農機工作者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農機化工作者,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新的歷史時期已經到來,我們在對取得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時,還應積極總結和分析農機化工作發展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機化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筆者總結當前農機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1農機化工作者團隊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農機化工作團隊整體綜合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原因有二。一是目前工作在一線的工作者年齡偏高,業務能力很強,但是創新意識比較弱,同時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有待提高,知識結構也過于老化,不利于當前農機化發展進程的進一步推進;二是農機化團隊伍沒有及時注入新鮮血液,造成整體創新意識不高,工作熱情低,而且計算機能力普遍欠缺,制約了新機具和新技術的傳播。
1.2農機裝備老舊,利用效果不好
在農機化工作開展過程中,涉及到演示教學,而一些部門的農機設備過于老舊,已經不能發揮功能,這一點也嚴重制約了農機化工作的發展。很多部門的農機裝備都跟不上,有的過于老舊,有的甚至不能使用。同時還存在部分地區盡管有農機裝備,但是利用率卻不高,甚至形同虛設。
1.3農機與農藝結合度有待提高
農業機械不能離開農業技術而存在,二者要相互協調,相輔相成。但是當前存在農機化部門與農業技術部門溝通欠缺,農機與農藝結合度不好的現象,制約了農機化的發展。
1.4政策扶持有待提高
盡管國家在農機購買上已經出臺了相應的補貼政策,但是補貼力度還不夠。同時在農機化發展的其他方面,也亟需政策和資金扶持。
2農機化發展對策分析
農機化發展對策要基于農機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加客觀,有的放矢。農機化部門要經常開會研討破解農機化發展瓶頸的對策,各抒己見,為農機化發展出謀劃策。筆者總結農機化發展對策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加大農機化團隊培訓力度
要定期組織脫產培訓,給大家提升和進步的機會。培訓不但可以提升大家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還可以增強大家的團結協作能力,給大家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農機化培訓有利于促進農機化發展。
2.2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高農業機械技術水平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必須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把優化農機裝備結構當作“重點工程”來抓。解決當前農機裝備失衡的現狀,使之向高質量、現代化、多用節能方向轉變。同時,需加強農機化技術水平建設,加快創新步伐,農業機械產品需與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相結合,推動農業機械設備向智能一體化方向發展,提高整體綜合作業水平。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機械裝備生產商的監理力度,使之研發生產更安全、更舒適、易操作的機械生產設備。
2.3加大農機與農藝融合力度
農機部門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多溝通,多交流,包括和一些農業院校、農業機械研究所、農業機械化公司等單位,都要建立密切合作的關系,共同探討農機與農藝的融合。農業機械離開農業技術其功能性就會變得極其單一,不利于農業發展。所以加大農機與農藝的結合力度,勢在必行。
2.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應加強農機補貼力度,以農機購置補貼為向導,使農業機械向經濟作物機械化、畜牧養殖機械化方向發展。同時結合當地農業需求及農業生產自身特點,調整大中型機械與小型機械比例,調整動力機械與配套機械比例,努力做到農民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發什么類型機械,使整體農業生產力及生產質量提高一個層次。
3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及支柱產業,決定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加快,生產力水平也進一步提高。但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也應緊張起來,把遇到的問題總結起來,逐一解決,才能進一步促進農機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翟雪峰,李妍,張靜.對長春市雙陽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4,(22) .
[2] 任翔軍.提升農機監理“三率”保障農機化安全發展[C].2012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國際學術年會論文集[A].2012:45-48.
作者簡介:金哲,中專學歷,龍井市農機安全監理站,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推廣、農機農藝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