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財++姜海

摘要:本文選用6種不同的殺菌劑在水稻葉瘟病發(fā)生初期使用,進行了田間試驗,結果表明40%稻瘟靈EC1500倍、40%異稻·稻瘟靈EC800倍、40%咪鮮·稻瘟靈EC800倍、75%三環(huán)唑WP1000倍噴霧,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的發(fā)生。
關鍵詞:藥劑;水稻稻瘟病;防治
基金項目:吉林市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計劃項目[201452003] ;吉林省財政廳科研育種項目[2013001]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32
水稻是北方地區(qū)主要種植的作物之一,水稻稻瘟病是常見病害之一,為探討優(yōu)秀的防治藥劑,做本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驗藥劑
司
1.2試驗方法
供試水稻品種:綠達177。
試驗于2014年7月15日~8月15日,在吉林省舒蘭市吉舒鎮(zhèn)水稻田進行,在稻葉稻發(fā)生初期進行藥劑防治試驗,試驗設7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30平方米,各處理分別為75%三環(huán)唑WP1000倍,40%稻瘟靈EC1500倍,75%戊唑·肟菌酯WG1200倍,40%異稻·稻瘟靈EC800倍,40%咪鮮·稻瘟靈EC800倍,18%三環(huán)·烯唑醇SC700倍,以清水為對照。使用工農-16型背負式噴霧器人工噴霧。藥后25天進行防效調查,每小區(qū)五點取樣法,每點15株,每株調查 上部6片葉,進行病害分級調查,然后計算病情指數(shù)。
病情指數(shù)=100×∑(各級病葉數(shù)×各級代表值)/(調查總葉數(shù)×最高級代表值)
附水稻葉瘟分級標準:
0級:無病;1級:僅有小的針尖大小的褐點;2級:較大褐點;3級:小而圓以至稍長的褐色的壞死灰斑,直徑1~2毫米;4級:典型的稻瘟病斑或橢圓形,長1~2厘米,常限于兩條葉脈間,病斑面積不足葉面積的2%;5級: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積小于10%;6級: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積為10%~25%;7級: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積為26%~50%;8級: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積為51%~75%;9級:全部葉片死亡。
2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見,40%稻瘟靈WP、40%異稻·稻瘟靈EC、40%咪鮮·稻瘟靈EC、75%三環(huán)唑WP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說明四種藥劑防效相當;75%戊唑·肟菌酯WG、18%三環(huán)·烯唑醇SC與40%稻瘟靈WP、40%異稻·稻瘟靈EC、40%咪鮮·稻瘟靈EC、75%三環(huán)唑WP處理間差異顯著,但未達到極顯著水平,75%戊唑·肟菌酯WG與18%三環(huán)·烯唑醇SC處理間無差異,說明防效相近。
綜上所述,防治水稻稻瘟病時可以選擇40%稻瘟靈EC1500倍、40%異稻·稻瘟靈EC800倍、40%咪鮮·稻瘟靈EC800倍、75%三環(huán)唑WP1000倍在發(fā)病初期使用,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的發(fā)生。
3 小結與討論
選用6種不同的殺菌劑在水稻葉瘟病發(fā)生初期使用,田間試驗結果表明選擇40%稻瘟靈EC1500倍、40%異稻·稻瘟靈EC800倍、40%咪鮮·稻瘟靈EC800倍、75%三環(huán)唑WP1000倍噴霧,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的發(fā)生。
作者簡介:劉希財,農業(yè)推廣碩士,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植物科學學院,農藝師,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及作物育種;姜海,中專學歷,榆樹市農機技術推廣站,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