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紅 李志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目前教師在教學課堂上還是很注重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引進,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創設情境教學其中的一種教學方法之一,已經被很多教師引入進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在初中階段,歷史算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將創設情境教學方法帶入至歷史課堂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然而目前由于各種原因的存在,我國初中歷史課堂上對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現狀并不樂觀,因此本文將會對如何創設初中歷史課堂的歷史情境實踐做一個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情境;實踐
雖然在教育改革的這種大環境下,歷史教師已經有意識地將創設情境教學方法引入至歷史課堂上。但是由于意識的不夠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總是不能使情境教學實踐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情境教學的認識,選擇科學的合理的情境教學實踐引入初中歷史課堂中,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水平。
一、在課堂中情境創設的必要性
(一)知識經濟時代對課堂教學提出的挑戰
隨著信息和科技的發展,此前已經步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第一生產力,其自然對教育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育工作的質量提上去了,才能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才能跟上知識經濟時代的步伐。由于目前我國的教學現狀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情緒不高的現象,其自然就無法使教育質量有所保障。而推動情境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熱情,正好可以改善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問題。
(二)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
在新課標的要求中明確指出,在教學課堂上要建立三維教學目標。除了在知識和技能以及過程和方法上提出了具體要求,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兼顧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引導。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才能確保課堂教學效率。而情境教學方法就是依據學生目前的身心發展特點來展開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引導其主動學習,從而確保學生在一個主動狀態中進行學習。
二、怎樣創設初中歷史課堂的歷史情境實踐
(一)結合生活創設情景實踐
雖然歷史書上的知識所講的都是比較久遠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但是卻都是來源于當時的生活環境,所以和我們的現實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適當地結合生活中的現象和例子。例如當涉及到講古代的農耕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給學生展示,目前我國現階段的農耕是怎樣的一個狀態,農具又是什么樣的。展示完了之后,再開始過渡到歷史知識上去。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之中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他們的熱情,也能拉近學生和歷史知識之間的距離。
(二)扮演角色創設情景實踐
初中階段的學生還停留在比較愛玩的階段,對一切新的事物都感到好奇也是他們目前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采取扮演角色創設情景實踐。例如,在講解商鞅變法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新興地主階級,奴隸主貴族以及農民,就這個變法發表自己的看法。首先,通過分角色扮演歷史人物,對學生而言就像在玩分組游戲一樣,可以吸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其次,扮演角色就需要深知有關于該角色的歷史背景和相關知識,從而可以加強學生對這個歷史知識的掌握。最后,在班上再現歷史情景,學生可以加強對這個知識的記憶。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實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工具也開始漸漸地引進教學課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工具,讓學生在視覺上再次感受歷史情境,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例如,在講解甲午中日戰爭這個知識點上,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有關于中日抗戰的視頻或電影片段。當然,這個視頻必須是真實的,課堂上需要尊重歷史事實。透過這個視頻,學生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對我們中國所做的種種惡行。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想更多地了解日本帝國對我們中國所做的罪行,推動后續教學知識的吸收。
(四)運用語言和情感創設情境實踐
教師作為教學課堂的指導者,引導者,其作用非常重大。如果教師在講課的時候聲音在一個語調上,沒有升降變化,缺乏氣勢,必然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反而會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用語言創設一個和歷史知識內容想對應的情感氛圍,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歷史情境之中。例如在講解鄧世昌黃海海戰一事時,教師應該帶著悲痛和敬佩的心情講出鄧世昌在“志遠號”沉沒之后,拒絕被救,決心為國捐軀的那種愛國情懷。教師那充滿著情感、那抑揚頓挫的語氣可以使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感受當時的歷史情境,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也掌握得更加牢固。
結束語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展者,作為情境教學的實踐者,應該加強對各種不同情境教學方法的認識和了解。根據歷史課程內容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相應的情境教學實踐,重要的是,情境教學實踐要在學生的理解范圍之內,不可出現超綱現象。這樣才能發揮出情境教學實踐的最大作用,才能最終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建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42
[2]趙琳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