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提問教學策略,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與教師形成有效的互動,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對提問教學策略的合理使用,充分發揮出提問教學法的作用。文章基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提問教學法,突破傳統課堂的限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必須掌握提問的藝術,懂得如何提問、怎樣提問、提問什么,才能夠構建學習氛圍良好、課堂活躍度高的教學課堂,充分發揮提問的有效性。針對目前語文教學課堂上存在的提問問題,筆者將探討“教師應該如何改進提問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一主題。
一、創設問題情境,打造高效化的初中語文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增加提問教學的趣味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很多課本教材都涉及到了課外的歷史故事、文化背景等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材設計具體的教學情境,然后在情境中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能夠吸引學生進入情境中思考,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地展開。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會對所學知識、所提問題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結合情景回答問題。
例如,在學習《愛蓮說》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蓮花形象的象征,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這個世界上有萬千種花卉,你們最喜歡的花是什么呢?”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喜好可以自由地回答問題,教師匯總學生的答案后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偏愛的花,也有不同的偏愛的理由。毛澤東喜歡梅花,因為它高潔傲岸;陶淵明喜歡菊花,因為它淡薄隱逸;周敦頤喜歡蓮花,他又是喜歡蓮花的什么呢?讓我們打開課本,共同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生活化的、具體化的問題情境中,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問題的核心,然后帶著關鍵性問題一邊學習文章一邊找尋答案。
二、引導學生提問,打造高效化的初中語文課堂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想要發揮提問教學的有效性,就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關心學生學習情況、回答問題的狀態,還要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只有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疑問,教師才能夠針對疑問進行“對癥下藥”的教學,幫助學生克服障礙、解決問題、提高成績。提問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多思考、多探究、多觀察、多交流,遇到想不通的問題時及時向教師求助,然后共同談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質疑,教師才能夠獲得有效的信息反饋,改進課堂教學手段。
例如,在學習《再別康橋》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一邊誦讀文章一邊標注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與同學一起交流、討論、思考。“同學們,在學習完整首詩歌后,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我們可以一起來解決。”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積極提問,“老師,為什么這篇詩歌重點寫了康橋旁邊的柳樹,沒有選擇描寫其他樹呢?是因為康橋邊只有柳樹嗎?”教師要耐心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不是。柳樹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是一種特別的象征……”
三、注意提問梯度,打造高效化的初中語文課堂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在設計提問問題、掌控問題梯度、把握問題層次性時,應該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盡量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課堂問題的思考,提高班級整體的學習效率。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并且促進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學習《世間最美的墳墓》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分析文章結構,教師可以設計三個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請你們思考三個問題。第一:為什么托爾斯泰的墳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第二:托爾斯泰墓樸素美表現在哪里?第三:為什么最美是樸素的?”學生在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感情時,就能夠找到相關問題的答案,并且進一步讀懂作者的意圖。這樣的層次鮮明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深入思考、拓展思維深度,提高個人學習效率。
四、關注提問效率,打造高效化的初中語文課堂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充分發揮出提問教學法的作用,就需要設計具有層次性、針對性的問題,確保提問教學的效果,利用提問教學環節,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由淺入深的學習內容,逐個克服不同難度的學習阻礙,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要預設提問教學結果,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提問教學環節,明確問題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如此才能夠實現問題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打造高效率、秩序化的問題式課堂。
例如,在《桃花源記》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為學生設計幾個具有針對性的課堂問題:“全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桃花源美在何處?”“作者在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借助這些與文本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確保提問教學法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提問的方法和技巧,發揮提問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引導學生注重語言積累和感悟,拓寬視野,提升語文素養。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用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情境提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研究問題、獲取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提出自己的問題。只有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教師的提問教學才能實現價值。
參考文獻:
[1]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趙娜.課外語文(初中). 2012(10)
[2]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探析[J]. 王麗麗. 學周刊. 2012(35)
[3]激發語文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學習效果[J]. 趙毛海.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