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彬
摘要:目前,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于各項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本文中,筆者根據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理論知識,通過對框架結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質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根據這些問題來分析提高工程質量的對策和方法,期望能夠為我國框架結構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框架結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施工方法和技術
一、引言
在我國,建筑工程的安全問題在建設內容上就直接等價于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國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在這個基礎上,原有的建筑企業的建筑理念和思維顯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們對建筑建設觀念的要求。所以,目前提高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施工質量是建筑企業首當其沖的目標。在住房問題上,房屋的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會直觀的體現出一個房屋工程的質量與使用安全。這樣,如何有效的進行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提高施工質量就成為了當前政府和企業所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框架結構建筑工程中施工質量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材料和設備出現問題
由于框架結構建筑的工程量較大,所用到的建筑材料不管是種類還是數量都非常繁雜,這就使得材料不可能逐個的進行檢查,但是用抽樣檢查的方式又不可能保證每一個材料都沒有問題,這就為安全問題的產生埋下了伏筆。在我國,有部分建筑公司在工程的招標環節以較高的質量標準和較低的報價中標之后,為了節省經濟成本,使用一些與招標文件不符的原材料進行施工,或者自身的技術人員素質不合格,最終導致整個框架結構出現問題。除此之外,施工單位的監管部門如果沒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對工程的材料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核。甚至在工程的驗收階段偷工減料,這樣框架結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框架結構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工程設備流動性很大,這樣就給檢查帶來了很多麻煩。很多監管人員都沒有逐個盤查,這樣就可能會有不合格的設備入場施工,加大了安全隱患。還有就是施工單位并不注重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在施工時可能會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轉,導致了安全問題的發生。
(二)安全責任沒有明確到位
權利義務劃分清楚、責任明確到個人是一個工程開展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在工程開始前沒有明確的將工程的各方面責任劃分到個人,那么施工的時候肯定會出現“你推我、我推你”的情況,如果出了安全問題,肯定找不到具體的負責人?,F在大部分工程要么就是沒有指定詳細的責任規劃,要么就是流于形式的制度,沒有人遵守。這就讓整個工程混亂不堪,甚至出現各種安全問題。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現場會缺少監管人員,。這樣就造成了工程沒有一點計劃,每個人各行其是。甚至會出現一些違法安全的違章工程、簡化工程,大大加深了事故的發生概率。而有些施工現場雖然有監管人員,但是自身素質層次不齊,關于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足,不能及時的發現每個細小的漏洞就會致使之后的巨大安全問題,更無法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
(三)施工階段的管理程度較低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建筑行業帶來了發展的機會。但是一些建筑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對工程材料偷工減料,或者是縮短工期。這樣房屋在質量問題上有著很大的隱蔽性,在建設過程中可能一直到竣工驗收階段都不會發現。但是后期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而且后期就算發現了,處理起來的人力、經濟、時間成本也相當大。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不全面,管理體系不科學導致了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的過程中沒有科學的管理,這樣整個工程就會雜亂不堪,沒有整體性。質量更不可能會達到工程初期設計的標準。管理體系方面的不足,會嚴重的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的質量。
三、提高框架結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具體舉措
(一)完善施工材料和設備的管理機制
在材料挑選方面,要嚴格的進行把關,在選擇廠家時,要選擇規模較大、信譽較高的廠家進行合作。對采購人員要對其專業技能進行培訓,并且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同時還要聯系廠家,采用多種方式檢查員工采購的材料是否與廠家給出的信息一致。如果發現信息不一致的情況,應當及時對員工進行處理。除了采購人員,還要挑選相應的驗收人員,驗收人員最好與采購人員沒有直接聯系。在材料使用之前,要進行抽檢,對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時處理。等確定原材料沒有問題之后才能入場使用。在工程完工后,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驗收,對于不合格的工程堅決不驗收,并至少由兩人以上的工作人員進行,防止行賄行為的發生。
機械設備在施工之前,必須檢查其合格證、質量證明書、說明書是否有效,一些需要實際安 裝的大型工作設備,如起重器,在安裝時要請專門的人員進行指導。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設備的維護問題應當有相應的人員負責并建立相關的制度,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以及一段時間的全面整修,減少設備出現問題所帶來的安全問題。
(二)建立起權責統一機制
建立全責統一的管理機制,第一步就是要明確各個部門經理的責任和權利,明確項目經理部、公司和施工隊之間權力與責任的關系。在協商制定好相應的權責之后,簽訂相應的協議,各方按照協議內容對自己所負責的工程進行實施。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讓各方都嚴格遵守協議內容進行工作。施工現場也應當落實機制,每個項目的工作人員和監管人員必須同時到位才能開始進行施工。對于現場工作情況,監管人員都要進行實時記錄,同時要對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一段時間的施工情況應該有總結和反饋,以便上層管理者及時了解工程情況而進行計劃的調整。
(三)規范框架結構施工的管理體系
在一個工程的施工任何階段,都應該配有一套完整、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在個管理體系應當落實到各個部門,不能淪為一個流于形式的擺設。嚴格的按照制定的管理體系進行工程。嚴格規范內部施工環境,加大監管力度。一套系統的管理體系,就要對整個工程的的負責人權責、施工所用資金的使用流向、人員的管理派遣、施工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囊括。在體系設計的過程中,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不能完全按照理論知識,更不能照搬其他企業的管理體系。在管理過程中還要對施工中的一切行為進行備案,以便日后的檢查。只有完善了房屋建設施工管理體系,才能為一個房屋建設工程提供國家層面的質量保障。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提高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不僅僅事關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也是企業立足于社會競爭的根本,所以說不管從哪個角度,企業都應該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房屋建設施工管理體系,不是追究責任,而是為了減少事故的發生。加強防范措施,使建設工程更加安全合理。
參考文獻:
[1]侯小芳. 淺議小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A].《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5年8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5:2
[2]劉水英. 探究當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J/OL].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