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一、中法間的廣泛合作
為理工科留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環境
《世界教育信息》:請您結合法國的就業形勢,談一談留法理工科學生和文科學生相比,在創業方面的優勢是什么?
谷志峰:我想說一下我的體會。我在法國讀書兩年,工作兩年,一共待了四年。我是理工科專業出身,接觸的理工科同學較多,但也接觸過一些文科專業的同學。就我了解的情況來說,理工科留學生在就業方面還是更有優勢的。法國是一個工業大國,有很多較大的工業公司,在那里,可能有更多的與理工科專業對口的職位。中法之間的合作領域廣泛,如核電、高鐵、航空等。這為留法理工科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對于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也有幫助。
一般而言,理工科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比較注重實踐,這非常有助于創業。理工科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想法能否實現,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和資金成本,投入產出的比例是多少。這對于創業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法國工程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
《世界教育信息》:您畢業于巴黎高等礦業學校,曾供職于多個法國企業。從中法對比的角度看,您認為,法國的工程教育在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國借鑒的?
谷志峰:法國的工程教育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能,學校會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我在法國讀書期間,每個學期都有半年的時間到公司實習。在公司,學生需要處理很多細節的事情,和管理層、教授等都有深層次的接觸,中國在這方面是較為缺乏的。法國的工程教育能夠把學校、公司、社會進行較好的連接,讓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前,就可感受公司的氛圍,了解公司內部運作的流程,接觸公司內部的各個階層。
《世界教育信息》:您認為,留學生擁有什么樣的留學生涯才能算是成功留學?
谷志峰:首先,留學生要把本職學業學好;其次,要了解、融入當地文化,能夠與外國人共處、合作。能做到以上兩方面,就業就不成問題。在我看來,這就是成功的留學。
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留學計劃
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世界教育信息》:現在,國內高校都比較注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在讀書期間,您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怎樣的?
谷志峰:我是在大四的時候確定去法國深造的,當時還沒有像國內學生那樣規劃畢業之后做什么。到了法國之后,我讀的是工程師學校,接受的是為法國跨國公司培養職業經理人的教育。在那種教育體系之下,我的職業規劃是非常清晰的。在學習期間,可以去未來想要發展的領域的公司實習,將自己和企業連接起來,也就對于自己將來的發展有了清晰定位。
《世界教育信息》:您認為,留學生涯對于您的創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谷志峰:我的求學和工作經歷是比較連貫的,即無論是在國內讀書,還是出國留學、工作,或者回國創業,一直置身于工業領域。我認為,之前所學和在法國公司的實習經歷,對于我的創業都有很大的幫助,包括專業知識、經驗積累、人脈資源等。
《世界教育信息》:創業的道路非常艱難,而核電企業發展之路更難,是怎樣的契機讓您選擇了這個行業?
谷志峰:在核電領域,中法之間有30多年的合作歷史。我在法國工程師學校讀書的過程中,逐漸對核電領域有了較多的接觸。于我而言,創業的動因、合作伙伴等因素是比較偶然的。回國之后,我產生了把法國的工業技術帶到中國的想法,而我的合作伙伴徐靖策先生也有這樣的想法。徐先生是法國核工業協會的駐華代表,漢語、法語都說得非常好,對法國的技術研究也比深入。我們有共同的想法和目標,隨后進行了合作。創業僅憑一個人單打獨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合作伙伴,有相互支撐的人。同時,我也非常感謝留法學友俱樂部為我們提供的幫助,能夠支持像我們這樣的小眾創業項目,推動項目的實施。此外,校友提供的資源和平臺也對我們的創業項目具有一定的幫助。
《世界教育信息》:您認為,您的項目有哪些特質吸引了專家團隊,而獲得了“留法學友創業獎”?
谷志峰:首先,我們的項目屬于國內首創,產品技術國際領先,產品給國內核電站帶來的附加值較高。我們的產品既可以為核電站增加收益,還可以減少核輻射,保護工作人員。這兩點對于國內核電站的經濟效益和安全運行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我們的項目更加契合中國留法學生的發展背景。核電是中法之間的傳統合作領域,因此,我們的項目自然會得到兩國的支持。這個大背景也是助力我們獲獎的因素。
四、留學生應在兩國技術交流中發揮橋梁作用
《世界教育信息》:您認為公司遇到的最大難題是什么?需要各界給予哪些方面的幫助?
谷志峰:目前,工作當中的一些審批流程較為繁瑣。我們從事的是核電行業,對于安全性的要求特別高,要讓國內較大的核電公司接受一項新的技術需要漫長的過程。對于他們來說,接受新的事物面臨一定的風險。讓國內的行業慢慢消化、接受、信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繼續支持創業,不斷完善創業環境。誠然,無論哪個行業,讓人們接受新事物是比較困難的,讓人們轉變觀念是需要過程的,而這里就有了留學生的用武之地。留學生了解國外的情況,對國外的一些技術、產品等更加信任,同時又有本土背景,可以發揮橋梁的作用,幫助國外的企業在中國推廣產品或幫助國內的企業引進新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留學生可以提供比較實際的服務,促進雙方對接,如提供咨詢、技術支持等,以國內能夠理解的方式把國外先進技術呈現在用戶面前。
編輯 吳婷 校對 李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