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群霞,吳尚純*,葉漢風,崔念,榮增紅,袁彥玲,劉曉章,馬占海,叢捷,王晨,劉慶
(1.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81;2.云南省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昆明 650021;3.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 610041;4.青海省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指導中心,西寧 810000;5.青海省樂都縣計劃生育服務站,樂都 810700)
在當前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農村地區龐大的老年女性數量與相對稀缺的生殖健康服務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而這一問題在我國西部農村地區可能更為突出。為深入系統地了解我國西部地區農村老年女性面臨的生殖健康現狀,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研究組于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國西部三省部分農村地區進行了抽樣調查和臨床檢查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干預,本文分析數據屬于調查的一部分。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我國云南省龍陵縣、青海省樂都縣和四川省龍泉驛區參與課題研究的農村老年女性。
研究納入標準為:年齡60~75歲;能夠理解本次調查的內容;當地常住戶(戶籍在當地農村的現居當地者;非本地戶籍,但在當地居住半年及以上者)。
由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調查對象。由經統一培訓的人員通過自制調查表并使用統一的標準進行問答式調查。
問卷調查收集內容包括基本情況、老年女性及家人對生殖健康的認知、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狀況自評、生活質量自評等內容。本次分析是研究一系列分析的一部分,涉及的內容包括:(1)老年女性的基本情況: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家庭年收入、本人可支配收入、是否與子女同住、子女數等;(2)其它因素:與醫療機構的距離等。同時收集老年女性對于出現下身不適后是否就診的信息作為評價老年女性對于生殖健康相關疾病就診意愿的指標。調查在獲得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后進行。
調查工具由專家組進行多次討論形成;所有調查員經項目組統一培訓;調查員及課題組分別對收集的調查問卷經進行內容完整性和邏輯審查;現場調查結束后,由經統一培訓的錄入員以雙人獨立錄入的方式錄入數據,錄入結束后進行核查和清理。
使 用EpiData 3.1 軟 件 建 立 數 據 庫。采 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首先,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由于本文涉及的均為分類變量,因此,采用卡方檢驗比較各變量在地區間的分布差異。在此基礎上,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模型對數據進行影響因素分析。本文涉及的檢驗均為雙側檢驗,檢驗水準設為0.05。
云南的龍陵縣、四川的龍泉驛區和青海的樂都縣共1 626名調查對象接受了調查,回收合格問卷1 557份(合格率為95.3%)。剔除本文所涉及主要變量中的缺 失 記 錄 后,共1 474 人 進 入 分 析(完 整 率94.7%),其中云南457人,青海476人,四川541人。
總體而言,受調查的老年女性平均年齡(65.7±4.5)歲,以漢族為主(98.2%)。其中76.0%的人在婚,23.3%的人已喪偶;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文盲/半文盲占70.8%,小學占22.9%;從事體力勞動者比例較高,占51.4%,同時11.6%的人失去勞動能力;絕大多數人與子女同住,獨居或2人居住的比例僅25.0%;經濟狀況普遍較差,35.9%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萬,僅2.1%的家庭年收入超5萬;15.9%的人無可支配收入,僅0.6%的人可支配收入超2萬。
此外,在問及“下身出現不適”愿意立即就診的比例為57.5%。經卡方檢驗,調查對象的年齡、子女數、民族、文化程度、職業、是否與子女同住、年收入、本人可支配收入、與醫療機構距離及下身出現不適后就診意愿等變量的分組在三個省的構成比均有統計學差異(P 均<0.05)(表1)。
以“老年婦女在下身出現不適后是否有立即就診意愿”作為因變量,以地區、年齡、婚姻狀態、文化程度、職業、是否與子女共同居住、子女數、家庭年收入和個人可支配收入及與最近醫療機構的距離等為自變量。選擇單因素分析時對因變量的影響有統計學意義的自變量擬合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模型。其中,地區、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子女數及家庭年收入等均以啞變量形式納入模型。
1.單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地區、調查對象的年齡、職業、子女數、文化程度、個人可支配收入及與醫療機構的距離等均為影響老年女性下身出現不適是否立即就診的因素(表2)。
2.多因素分析:經多因素校正后,與四川的受調查老年女性相比,云南和青海的受調查對象在下身出現不適后有立即就診意愿的可能性較低;與初中及以上者相比,文盲/半文盲的就診意愿較低;與醫療機構距離較近者(步行≤10分鐘或距離3公里以內)相比,與醫療機構距離較遠者立即就診意愿低;個人可支配收入≥5 000 元的調查對象比收入<5 000 元者立即就診意愿高;與子女同住者比未與子女同住者立即就診意愿高(表3)。
老年女性生殖健康問題是近年來生殖健康領域的熱點研究問題之一[1]。但目前,我國針對該人群的系統研究不多見[2]。2006年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3]指出,我國人口老齡化呈城鄉倒置,女性多于男性等特點,我國農村地區老年女性已逾4千萬。1994年的世界人發大會上提出了“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目標[4]。在我國當前老齡化背景下,如何解決生殖健康弱勢群體—農村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所面臨的問題是實現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關鍵之一。既往有調查顯示,我國部分農村地區老年女性的生殖系統患病率超47%[5]。而西部農村地區的老年女性所面臨的相關問題更值得關注。既往為數不多的關于農村老年女性的研究對于了解農村老年女性生殖健康狀況的了解有一定的幫助,但缺乏一定的系統性[5-9],目前尚未見關于西部農村地區老年女性對于生殖系統疾病的就診意愿分析相關數據。
本研究選擇了我國西部地區的云南、青海和四川省部分農村地區60~75歲老年女性為調查對象,收集了與該人群生殖健康相關的綜合信息。納入本次分析的1 474名調查對象以漢族為主,平均年齡65.7歲,約3/4在婚,近1/4喪偶。其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文盲/半文盲約占總人數的7成。該人群中超一半的人仍從事體力勞動,同時超1/10的人已失去勞動能力。調查對象絕大多數與子女同住,獨居或2人居住的比例僅1/4。其經濟狀況普遍較差,約36%的家庭總收入不到1萬,僅2.1%的家庭總收入超5萬;同時,近16%的人無可支配收入,而<1%的人超2萬。除婚姻狀況外,其余因素在三個省調查點分布均有統計學差異。

表1 受調查老年女性基本信息構成比(%)

表2 影響老年女性下身出現不適后立即就診意愿的單因素分析
該人群中表示“下身出現不適愿意立即就診”的比例近58%,且存在地區差異,四川受調查對象表示立即就診的比例最高,超3/4;青海相對最低,<40%。據王芬等[10]對鄂州市583名農村老年女性的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該人群及時就診比例為近83%,比本研究高。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調查中僅涉及生殖健康相關疾病,隱私性較其他疾病強,導致老年婦女就診意愿低;另一種可能原因為,相比其他疾病,生殖系統疾病未引起老年婦女的足夠重視。本研究就該問題進行影響因素分析,經多因素校正后,結果仍顯示了地區差異,與四川的受調查老年女性相比,云南和青海的受調查對象在下身出現不適后有立即就診意愿的可能性較低。本研究中四川省選擇的調查點龍泉驛區較其他兩省調查點距離省城近,具有一定的地域綜合優勢。本研究結果提示,在控制其他可能混雜因素的情況下,不同的地區經濟、傳統文化、自然環境等形成的地域綜合因素不同仍可能會影響老年女性在出現下身不適后的及時就診意愿。但本研究中缺乏對傳統文化等信息的收集,上述推測需要相關數據進一步證實。

表3 影響老年女性下身出現不適后立即就診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受調查者的文化程度也是影響其是否及時就診的因素之一,文化程度較低的人,比如文盲/半文盲比初中及以上者就診意愿較低。說明文化程度高的人可能對生殖健康的認知相對較高。這在既往的同類分析中也得到了證實[11]。既往研究顯示醫療可及性的差異會影響老年女性就診滿意度[12]。在本研究中,與醫療機構距離較近的調查對象立即就診的意愿相對較高,說明醫療可及性還可能是影響老年女性就診積極性的一個因素。既往研究表明,個人經濟收入水平會影響其健康及健康自我管理[13-14]。本研究中,老年女性的個人的經濟水平也與其是否有立即就診意愿呈正相關,個人可支配收入高(≥5 000元)的人在下身出現不適后立即就診的意愿高。子女在農村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網絡中占核心地位[15],家庭中子女的關懷也會影響老年人的健康[16]。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與子女同住的老年女性比未與子女同住者立即就診意愿高,說明子女對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意識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研究結果提示:(1)制定對西部農村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促進策略和措施時應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形成因地制宜的策略和措施;(2)進一步有效增強西部農村地區生殖健康相關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可有效提高農村老年女性對生殖健康相關疾病的就診意識;(3)注重老年女性的子女參與將有利于幫助老年女性提高其生殖健康意識;(4)重點應加強對低收入老年女性的干預。
[1] 華嘉增.生殖健康的進展與挑戰[J].中國公共衛生,2002,18:257-259.
[2] 茅群霞.我國老年女性生殖健康流行病學現狀、主要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0,1:306-308.
[3]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 究 報 告2006[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134589.htm(下載時間:2010年10月14日)
[4] 華嘉增.老年婦女的生殖保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705-706.
[5] 陳志敏,周國模.農村老年婦女生殖健康狀況調查[J].當代醫藥衛生,2006,22:1575-1576.
[6] 辜欽婭,劉俊,景秀,等.農村老年婦女生殖健康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5830-5832.
[7] 張麗華,辜欽婭,劉俊,等.重慶市農村老年婦女生殖健康現狀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692-694.
[8] 景秀,嚴坤,何楊,等.重慶市農村絕經后婦女生殖健康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06,2:345-347.
[9] 韋艷,張美玲.農村老年女性生殖健康影響因素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28:24-29.
[10] 王芬,閔松林,高曉霞,等.鄂州市農村老年期婦女健康狀況調查與健康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64-167.
[11] 茅群霞,崔念,朱彩蓉,等.四川省部分農村地區60~75歲老年女性生殖健康知識現狀調查[J].生殖醫學雜志,2014,23:861-865.
[12] 周偉,崔穎,徐顯娣,等.我國中西部農村老年人的衛生服務可及性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472-4474.
[13] 姜晶梅,林玲.京津滬老年人經濟收入對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衛生統計,1998,15:14.
[14] 宋瓊,陳長香,李淑杏,等.社區老年人經濟收入與支出情況對自我健康管理的影響[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10-11.
[15] 張文娟,李樹茁.子女的代際支持行為對農村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73-80.
[16] 陳長香,李淑杏,趙雅寧,等.老年人生存質量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257-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