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中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抓基層、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重要指示精神,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多年實踐證明,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的做法在加強基層黨建、推動精準扶貧、促進科學發展上成效明顯,已經成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解決一些村“軟、散、亂、窮”等突出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和改進機關作風、培養鍛煉干部的有效途徑。隨著通知的下發,一批經過精挑細選的第一書記們已陸續奔赴廣闊農村,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具體實踐中勇挑重擔,一展身手。
貧困地區第一書記要勇挑重擔,必須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的重要戰略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處于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與中國夢已經成為凝聚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時代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時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必須看到,當前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已取得重大進展,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全國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指出:“現在,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只有五、六年了,但困難地區、困難群眾還為數不少,必須時不我待地抓好扶貧開發工作,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再次指出:“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思想,必將進一步增強貧困地區“第一書記”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心和信心,進一步增強團結帶領廣大村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勇氣和力量。
貧困地區第一書記要勇挑重擔,應當著力在推動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上下功夫
作為第一書記,要幫助村黨組織找準工作的切人點,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推動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上,具體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帶領農民增收致富。怎么帶領群眾致富?關鍵是發展現代農業,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民合作社,積極推動合作經營、聯戶經營、規模經營。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想辦法,理清發展思路,對本村地理位置、資源狀況、班子現狀等進行綜合分析,看看適合發展什么,干什么能賺錢,最終確定既符合實際又可操作的發展思路和主導產業;另一方面,要統籌各類資源。作為第一書記,要善于整合資源,引領協調服務。要整合項目資金,及時了解中央、省、市、縣的政策動向,及時對接政策,對上級下撥的各類涉農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效用。要整合派出單位資源,獲得派出單位支持。多向派出單位請示匯報,多請派出單位領導入村看看,幫助理思路、想辦法,幫助解決農民增收致富的實際困難。
(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第一書記剛到村里任職,千方百計為群眾大辦好事實事,是取得群眾信任的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徑。作為第一書記,要真心關心關注群眾,對群眾的事情主動過問、對群眾的困難想辦法解決,要真正通過辦實事、解難事來凝聚人心。要經常聯系走訪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或當走讀干部遙控指揮。要通過全面推行干部駐村聯戶制度,切實加強干部與群眾的經常聯系,在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過程中提升能力和水平。
(三)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幫助農村發展經濟、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要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一要注重村班子建設。下大力氣做好村“兩委”干部的教育引導,引導村“兩委”干部開闊思路,制定好農村的發展規劃,增強戰斗力和帶領致富的能力。二要提升農村干部素質。從實際出發,調動干部和農民的積極性,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培訓和生產經營項目培訓。要把農村黨員、干部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農村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三要注重發展年輕黨員。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源源不斷地把優秀分子吸收到黨組織中來。在農村,要重點把符合入黨條件、年紀輕、具有帶富致富能力的優秀青年作為培養對象。第一書記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突出發展、培訓、管理、服務四個環節,抓好全村黨員這支基本隊伍。
貧困地區第一書記要勇挑重擔,應當正確把握和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第一書記到村工作后都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建議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后應當注意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處理好短期任職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第一書記身擔組織信任、群眾期待到村里工作,誰都想在農村這個舞臺大干一場,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須明白,在謀劃和開展工作時,一定要“圖大”但不要“貪大”,更不能“只撿西瓜不要芝麻,或者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要正確處理短期任職和長遠發展的關系,既不能因為時間短,有些工作見效慢,任期內成績顯示不出來就不愿意干,更不能因為短時間顯示效益、長時間損害利益有些工作就愿意干。要切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要為了快出成績而忽略客觀規律,搞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把眼光放長遠,做到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統籌兼顧,保持村莊持續協調發展。
二是處理好加快發展與因地制宜的關系。各地發展不平衡,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也有差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起點有差距、水平有高低,不能強求一個模式、一種方法、一個標準。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不能搞“齊步走”和“一刀切”。要從客觀實際和現有條件出發,注重立足每個村特點,充分考慮當地財力和群眾的承受能力,區別情況,分類指導,注重實效。制定每一項政策、開展每一項工作、解決每一個問題,都要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需要不需要為基本出發點。要堅決避免無規劃、亂建設,有新房、沒新村,輪番拆建、大興土木,搞“花架子”、求形象工程等現象。
三是處理好敢于擔當和依靠群眾的關系。基層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各種問題絡繹不絕,當好第一書記,首先要有擔當意識,要敢于碰硬、敢于負責,不怕批評,不怕矛盾,敢擔事、能頂事。當然,我們強調敢于擔當,不是亂拍胸脯、亂作主張,更不是飛揚跋扈、盲目蠻干。而是要勇于面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乃至失誤,甚至是村組干部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村組干部從失誤中總結經驗教訓,在吃一塹中長一智,使他們感到一種溫暖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從而形成自身強大的非權力影響,放大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廣大村民的信任與信服。敢于擔當的底氣來自于充分相信和依靠群眾。毛主席說過:“只有領導骨干的積極性,而無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相結合,便將成為少數人的空忙。”第一書記在村里開展工作,不能單打獨斗,很多工作最終還是要依靠村干部、全體黨員、全村人民群眾來組織開展和實施。還是那一句老話,所有工作都是為了群眾,也都要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
廣闊農村是一個大舞臺。衷心祝愿“第一書記”們能夠肩負起改變所在地農村面貌的歷史使命,為扶貧工作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