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杜會中+戴恒利
安徽省長豐縣義井鄉紅橋村樓崗村民組9歲女孩袁云云,出生幾個月后父母就離婚了,戶籍也各自遷出并成家,成了父母不管不問的孩子。多年來,她一直隨祖父母生活,生活貧困,并患有兒童糖尿病。由于政策原因,戶籍、學籍一直無法辦理,無法享受相關政策。
縣房產局駐村干部陶虎了解到袁云云的情況后,充分調動自身資源,積極聯系公安等相關部門,作為特事特辦實例,解決了她的戶籍問題,隨后又聯系民政、社保部門,及時為她辦理了低保、醫保,并聯系幫扶單位給予慰問,為她解決了實際困難。
如今,一直不茍言笑的袁云云,快樂無憂,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袁云云命運的改變得益于長豐縣實施的扶貧到戶到人精準扶貧工程。
長豐縣啟動實施扶貧到戶到人精準扶貧工程以來,充分發揮駐村扶貧工作隊作用,堅持“五抓”,見到了成效。
抓管理。長豐縣確定市直單位13家、縣直單位71家共包聯45個貧困村,同時84個單位的1848名黨員干部包聯1773戶貧困戶。每個貧困村由市縣選派干部(駐村隊長)、縣直單位駐村聯絡員、鄉鎮包聯干部、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員共計340人,組成45個駐村工作隊。在此基礎上,該縣加大對駐村干部在崗情況,駐村幫扶工作進展情況、信息報送工作、駐村幫扶標準化管理工作、扶貧項目管理等工作通報督查。為了便于工作聯系,縣扶貧辦還編印了“駐村扶貧工作隊通訊錄”發到每一位隊員手上。
抓培訓。長豐縣以培訓為抓手,發揮好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滴灌”管道作用。縣委組織部、縣扶貧辦圍繞農業結構調整、縣域經濟發展、信訪穩定、村級黨組織工作以及長豐20年的扶貧工作歷程、當前駐村扶貧工作重點任務等對駐村工作隊隊長進行了為期3天的系統集中培訓。通過“入門教育”,為駐村工作隊隊長開展好工作奠定了思想和業務基礎。
抓宣傳。長豐縣推進工作中,多種渠道宣傳駐村單位和個人的先進典型,以宣傳引路。相繼宣傳的典型有:市房產局駐陶樓鄉石集村的衛治國多途徑扶貧的事跡以及縣委宣傳部、縣紀委組織干部到貧困村調研、開展慰問活動等。
抓協調。在駐村幫扶工作中,駐村扶貧隊員在縣扶貧辦的支持下,強化協調工作,主動出擊,求得支持。如,市衛生局選派干部、吳山鎮薛店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關澎充分發揮原單位業務特色,他針對村內留守兒童多由老年人照顧的情況,積極協調市婦幼保健所到村為1~6歲留守兒童開展健康體檢,把關愛送到他們的心坎上。
抓服務。長豐縣把為扶貧工作隊做好服務擺上重要位置。縣扶貧辦主動與扶貧工作隊員交朋友,定期到村看看,了解一下工作生活情況,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難及時幫助,做好工作、搞好服務。工作上,給工作隊員安排任務,使之有事可做,尤其是實施好貧困村項目工作,駐村工作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市場發展形勢,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編制、申報項目,同時抓好項目實施和監管,做到項目申報和檢查驗收須經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簽字。
據統計,一年來市直13個幫扶單位認領項目15個157.5萬元,到位資金72萬元。廬陽區、新站區認領項目6個、到位資金250。縣直71個單位認領項目71個386.5萬元,到位資金343.5萬元。市、縣領導和縣直單位干部走訪慰問貧困戶1280人次,為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和面條、食用油折合款物65萬元。